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玉瑱
(1).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器。诗·鄘风·君子偕老:“玉之瑱也,象之揥也。” 毛 传:“瑱,塞耳也。”周礼·夏官·弁师:“诸侯之繅斿九就,瑉玉三采,其餘如王之事,繅斿皆就玉瑱玉笄。” 郑玄 注:“玉瑱,塞耳也。”
(2).引申为耳边。旧唐书·后妃传下·代宗贞懿皇后:“遗音在於玉瑱,陈迹留於金戺。”
(3).美石制的柱础。文选·班固〈西都赋〉:“雕玉瑱以居楹,裁金璧以饰璫。” 李善 注:“言彫刻玉礩,以居楹柱也。”
《漢語大詞典》:裘冕
衣大裘而冠冕。古代天子祭祀所定的六种冕服之一。大裘,黑羔裘。周礼·夏官·节服氏:“郊祀裘冕,二人执戈。” 郑玄 注:“裘,大裘也。”《文选·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裘冕类禋郊,卜揆崇离殿。” 李善 注:“《周礼》曰:王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 唐 贺知章 《太和乐章》:“裘冕而祀,陟降在斯。”宋史·舆服志三:“夫大裘而冕,谓之裘冕,非大裘而冕,谓之衮冕。”
《漢語大詞典》:追师(追師)
(1).古官名。主掌冠冕。周礼·天官·追师:“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追衡笄。”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追,冠名。《士冠礼记》曰:‘委貌, 周 道也;章甫, 殷 道也;牟追, 夏后氏 之道也。’追师,掌冠冕之官,故并主王后之首服。”
(2).雕匠。追,通“ 雕 ”。 唐 欧阳詹 《石韫玉赋》:“ 荆山 之石兮,玉在其中; 和氏 未异兮,追师不攻。” 宋 欧阳修 《送孙屯田序》:“良金美玉,藏乎矿石,而追师冶工,莫不孜孜攻且鍊焉。”
《漢語大詞典》:环瑱(環瑱)
(1).两种玉制的耳饰。环,耳环。瑱,冠冕上的塞耳之玉。国语·吴语:“鼓而行之,至於军,斩有罪以徇。曰:‘莫如此以环瑱通相问也。’” 韦昭 注:“环,金玉之环。瑱,塞耳也。”
(2).泛指首饰。战国策·齐策四:“ 北宫 之女 婴儿子 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於孝情者也。”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幽怪一·汉宫老婢:“后自守寡以来,撤环瑱,去簪珥,屏脂粉。”
《漢語大詞典》:平冕
古代天子郊祭及临轩,皇太子侍祭,王公、大臣等助祭时戴的冠冕。晋书·舆服志:“天子郊祀天地明堂宗庙,元会临轩,黑介幘、通天冠、平冕。”晋书·舆服志:“平冕,王公、卿助祭於郊庙服之。王公八旒,卿七旒。以组为缨,色如其綬。”隋书·礼仪志六:“皇太子……其侍祀则平冕九旒。”隋书·礼仪志六:“凡公及位从公、五等诸侯,助祭郊庙,皆平冕九旒。”
《漢語大詞典》:衣冕
衮衣和冠冕。古代帝王与上公的礼服和礼冠。北史·蠕蠕传:“寻封 阿那瓌 朔方郡公 、 蠕蠕王 ,赐以衣冕,加之軺、盖,禄从仪卫,同于戚藩。”
《漢語大詞典》:释冕(釋冕)
(1).脱去冠冕。书·康王之诰:“羣公既皆听命,相揖趋出,王释冕,反丧服。”
(2).引申为辞官。 晋 石崇 《思归叹》诗:“舒篇卷兮与圣谈,释冕投紱兮希 彭 聃 。”
《國語辭典》:貂蝉冠(貂蟬冠)  拼音:diāo chán guān
以貂尾和蝉装饰的帽冠,为古代达官贵臣所戴。《宋史。卷一五二。五舆志四》:「貂蝉冠一名笼巾,……上缀玳瑁蝉,左右为三小蝉,御玉鼻,左插貂尾。三公、亲王等祠大朝会,则加于进贤冠而服之。」也称为「蝉冠」。
《漢語大詞典》:采旒
指古代帝王冠冕上的玉饰。语本礼记·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 孔颖达 疏:“藻谓杂采之丝绳,以贯於玉,以玉饰藻,故名玉藻。”后以“采旒”指帝王。 宋 苏舜钦 《闻京尹范希文等谪官因成此诗以寄》:“大议摇巖石,危言犯采旒。”
《漢語大詞典》:充纩(充纊)
冠冕两旁的绵制饰物,用以塞耳。晋书·刘颂传:“冕而前旒,充纊塞耳。”
《漢語大詞典》:纮紞(紘紞)
古代垂于冠冕两旁悬瑱的带子。《孔子家语·入官》:“古者圣主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紘紞充耳,所以掩聪也。”
分類:冠冕带子
《漢語大詞典》:组冕(組冕)
组绶和冠冕。借指官位。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诗:“差池分组冕,合沓起蒿莱。” 明 王嗣奭 《杜臆》卷九:“‘分组冕’‘起蒿莱’者纷然,不必 伊 周 之地,皆登 屈 宋 之才。”
《漢語大詞典》:带冕(帶冕)
大带和冠冕。借指高官尊位。汉书·叙传上:“今吾子幸游帝王之世,躬带冕之服。” 颜师古 注:“带,大带也;冕,冠也。”
《漢語大詞典》:荣冕(榮冕)
华贵的冠冕。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甄命授三:“荣冕之盛陈矣,犹非贵也。采艳之芬华矣,犹非真也。”
分類:华贵冠冕
《漢語大詞典》:瑱紞
古代冠冕上悬系塞耳玉的带子。《诗·齐风·著》“充耳以素乎而” 汉 郑玄 笺:“我视君子则以素为充耳,谓所以县瑱者,或名为紞,织之,人君五色,臣则三色而已,此言素者,目所先见而云。” 唐 李商隐 《祭韩氏老姑文》:“冕紘瑱紞,山蕨涧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