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二毛子  拼音:èr máo zi
1.黑龙江一带的土话。指两岁的羊。清。西清《黑龙江外记》卷八:「羊一岁谓之库尔布子,二岁谓之二毛子。」
2.清末义和团团员讥称信耶稣教或办理洋务的中国人。《恨海》第七回:「只见街上往来的,没有一个不是义和团,拥挤的不堪。口中乱嚷:『烧教堂!烧使馆!杀毛子!杀二毛子!』」
《漢語大詞典》:八一建军节(八一建軍節)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节日。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影响下的北伐军三万余人,在 周恩来 、 贺龙 、 叶挺 、 朱德 、 刘伯承 等领导下,于 江西 南昌 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从此,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1933年7月1日,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作出决议,规定“八一”为我军建军节。
《漢語大詞典》:第四野战军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由抗日战争时期进入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及东北抗日联军发展而成。1945年10月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1月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8月整编为东北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委。1949年3月改为第四野战军。曾举行辽沈战役,参与发动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东北全境和华北、中南、华南广大地区。1950年4月,第四野战军番号被撤销,并入中南军区。
《漢語大詞典》:第三野战军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由抗日战争时期华中新四军大部和山东八路军一部发展而成。1945年10月和11月分别组成津浦前线野战军(19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1947年1月合编为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1949年2月改为第三野战军。曾参与发动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了整个华东大陆及沿海大部岛屿。1950年4月,第三野战军番号被撤销,8月并入华东军区。
《漢語大詞典》:三八作风(三八作風)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养成的优良作风。 毛泽东 同志把它概括为三句话八个字。三句话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八个字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通称三八作风。
《漢語大詞典》:三大纪律(三大紀律)
从红军时代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就要求普遍遵守的三条主要纪律。内容前后稍有不同,最终定为: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 朱德 《一九四七年十大任务》:“严格执行和经常检查三大纪律,随时随地为民兴利除弊。”
《國語辭典》:军徽(軍徽)  拼音:jūn huī
军队的标志。
《漢語大詞典》:抗美援朝战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援助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保卫本国安全而进行的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7月,以美国军队为主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并把战火引向中国边境。10月8日,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并于19日开赴朝鲜前线,与朝鲜人民军共同抗击美国侵略军。同时,在国内掀起了抗美援朝的群众运动。1950年10月25日至次年6月10日为运动战阶段,经过五次战役,将“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由鸭绿江边赶回“三八线”。1951年6月中旬至1953年7月27日为阵地防御战阶段,粉碎敌军的多次进攻和“绞杀战”、细菌战等,迫使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漢語大詞典》:抗日军政大学
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军事、政治干部的学校。1937年1月由“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改称。校址在延安。抗战胜利后,总校迁往东北,改称“东北军事政治大学”。
《漢語大詞典》:拒俄运动
清末中国人民反对沙俄侵占东北的爱国运动。1902年清政府与沙俄订约,规定侵占东北的俄军分三期撤走。次年沙俄违约不撤,反而提出七项无理要求,激起中国人民的愤慨。留日学生成立拒俄义勇队,准备上前线抗击沙俄。上海民众召开拒俄大会,北京等地学生也纷纷集会抗议。后遭到清政府镇压。
《漢語大詞典》:辽沈战役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条件已经成熟。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制定的作战方针,东北解放军在林彪、罗荣桓指挥下,于1948年9月12日发起了辽沈战役。这次战役历时五十二天,解放军歼敌四十七万人,解放了东北全境,并为解放平津和华北准备了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