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02,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龟寿
龟老
龟支
龟裂
龟列
龟湖
龟告
泥龟
龟手药
绿龟
龟灼
龟泉
占龟
生龟
龟尾
《漢語大詞典》:龟寿(龜壽)
旧传龟有千年之寿,故用以称长寿。 宋 叶适 《资政殿学士参政枢密杨公墓志铭》:“瞻彼 何山 ,言树之麓;豹文而隐,龟寿而伏。”
分類:千年长寿
《骈字类编》:龟老(龟老)
白居易诗毛龟蓍下老陆罗隐刘尊师院诗支床龟纵老取箭鹤何慵 游幽居初夏诗松枯宜倒壑龟老惯支床卧又荆门冬夜诗常饥龟老欲无肠 听寒更自短长
《骈字类编》:龟支(龟支)
明 释妙声 张仲和放白龟 君不见以龟支床足,南方老人寿千岁。
《國語辭典》:龟裂(龜裂)  拼音:jūn liè
1.皮肤因太冷或乾燥而生裂痕。
2.裂缝。如:「天气乾旱日久,稻田都龟裂了。」
《漢語大詞典》:龟列(龜列)
佩龟绶者的行列。指品官之列。 宋 范成大 《胡长文给事挽词》之一:“行矣超龟列,终然鬱驥程。”参见“ 龟袋 ”。
《漢語大詞典》:龟袋(龜袋)
唐 武后 时官员的一种佩饰。新唐书·车服志:“ 天授 二年,改佩鱼皆为龟。其三品以上龟袋饰以金,四品以银,五品以铜; 中宗 初,罢龟袋,復给以鱼。”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一:“ 久视 元年十月,职事三品已上龟帒,并用金饰。”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鱼袋所起》:“ 三代 以韦为筭袋,盛筭子及小刀磨石等。 魏 易为龟袋。 唐 永徽 中,四品官并给随身鱼, 天后 改鱼为龟。”
《骈字类编》:龟湖(龟湖)
明一统志龟湖山在武昌府嘉鱼县西南三十里近山有水名龟湖故名
又龟湖山在南雄府城东南一百二十里山上有湖云有五色灵龟出其中祷雨有应
《骈字类编》:龟告(龟告)
左传见龟兆下之温庭筠为人上裴相公启永言龟告 期遂在蝈鸣之月
《漢語大詞典》:泥龟(泥龜)
曳尾于污泥中的乌龟。比喻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语本庄子·秋水:“吾闻 楚 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一庙堂之上。此龟者,寧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寧其生而曳尾於涂中乎?” 唐 钱起 《巨鱼纵大壑》诗:“倾危嗟幕燕,隐晦誚泥龟。”
《漢語大詞典》:龟手药(龜手藥)
可治手上皮肤冻裂的药。龟,通“ 皸 ”。语本庄子·逍遥游:“ 宋 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清 钱谦益 《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之三:“寒瘃颇思龟手药,百金安敢覬封侯。”
《骈字类编》:绿龟(绿龟)
玉海祥符三年四月宜圣殿池获绿龟上作七言诗五年七月玉清宫获绿龟作七言诗
《國語辭典》:龟灼(龜灼)  拼音:guī zhuó
比喻才智之士容易遭损。元。马祖常〈都门一百韵用韩文公会合联句诗韵〉:「有兴即骑行,无疑岂龟灼。」
分類:龟卜
《骈字类编》:龟泉(龟泉)
宋 苏轼 上巳日,与二子迨、过游涂山、荆山,记所见 龟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
《漢語大詞典》:占龟(占龜)
视龟兆以测吉凶。周礼·春官·占人:“占人,掌占龟。”
分類:龟兆吉凶
《韵府拾遗 支韵》:生龟(生龟)
志林王安石欲使俞清老为僧清老曰生龟脱筒恐难堪忍后数年儒冠自若
《骈字类编》:龟尾(龟尾)
庄子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子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