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48,分250页显示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6  37  38  3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龙朔
龙移
龙趋
龙应
龙耳
龙缠
龙腰
接龙
螭龙
龙奔
龙场
龙腹
龙麟
龙目
时龙
《漢語大詞典》:龙朔(龍朔)
见“ 龙荒朔漠 ”。
《漢語大詞典》:龙荒朔漠(龍荒朔漠)
北方塞外荒漠之地。亦指在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国家。《宋书·武帝纪中》:“遂乃三俘伪主,开涤五都,雕颜卉服之乡, 龙 荒朔漠之长,莫不迴首朝阳,沐浴玄泽。”亦省称“ 龙朔 ”。 唐 殷尧藩 《送景玄上人还山》:“地横 龙 朔连沙暝,出入 乌桓 碧树重。”
《骈字类编》:龙移(龙移)
南北朝 张正见 赋得风生翠竹里应教诗 翻花疑凤下,飏水似龙移。
《漢語大詞典》:龙趋(龍趨)
如龙奔趋。形容迅疾。文选·张衡〈西京赋〉:“千乘雷动,万骑龙趋。” 张铣 注:“雷动龙趋,言迅疾也。” 唐 王勃 《拜南郊颂序》:“金箱玉匱,司空凭百胜之威;鶚视龙趋,将军仗万全之畧。”
《骈字类编》:龙应(龙应)
唐 刘禹锡 武昌老人说笛歌 商声五音随指发,水中龙应行云绝。
《漢語大詞典》:龙耳(龍耳)
旧时堪舆家称风水特好的葬地。晋书·郭璞传:“ 璞 尝为人葬,帝微服往观之,因问主人何以葬龙角,此法当灭族。主人曰:‘ 郭璞 云此葬龙耳,不出三年当致天子也。’帝曰:‘出天子邪?’答曰:‘能致天子问耳。’”
《骈字类编》:龙缠(龙缠)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宋次道学士紫宸早谒 耽耽玉宇龙缠栋,蔼蔼金铺兽齧环。
《漢語大詞典》:龙腰(龍腰)
(1).借指龙身。 宋 苏轼 《同王胜之游蒋山》诗:“龙腰蟠故国,鸟爪寄层巔。” 施元之 注:“ 庾仲雍 《九江记》: 建业 宫城, 孙权 所筑,昔 诸葛亮 劝都之,云:‘ 钟山 龙蟠, 石城 虎踞,有王者气。’ 权 从之。”
(2).琴名。 明 陶宗仪 《琴笺图式》:“龙腰, 鲁 谢涓子 作,腰间作半月形,三絃如七絃之音。”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下·琴心曲》:“﹝ 陈云伯 ﹞赋《琴心曲》云:‘此时珠斗影阑干,囊住龙腰不再弹。’”
分類:琴名龙身
《國語辭典》:接龙(接龍)  拼音:jiē lóng
依数字次序或文字相同者排列的游戏。如:「骨牌接龙」、「成语接龙」。也称为「顶牛」。
《高级汉语词典》:顶牛儿
骨牌的一种玩法。也叫接龙
《漢語大詞典》:螭龙(螭龍)
(1).传说中无角的龙。荀子·赋:“螭龙为蝘蜓,鴟梟为凤皇。”后汉书·张衡传:“伏灵龟以负坻兮,亘螭龙之飞梁。” 李贤 注引广雅:“无角曰螭龙。” 三国 魏 曹操 《精列》诗:“愿螭龙之驾,思想 崑崙 居。”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功名欲望》:“拾遗和补阙,所用的印信是盘着螭龙的。”
(2).传说中的鸟名。文选·枚乘〈七发〉:“螭龙德牧,邕邕羣鸣。” 李善 注:“螭龙、德牧,并鸟。形未详。”
《骈字类编》:龙奔(龙奔)
元 王恽 宿仙山朝元观题示 仙山西峙如虎踞,石岭东抱犹龙奔。
《骈字类编》:龙场(龙场)
拾遗记方丈之山一名峦雉东方龙场地方千里玉瑶为林云色皆紫
《漢語大詞典》:龙腹(龍腹)
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歆 与 北海邴原 、 管寧 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 歆 为龙头, 原 为龙腹, 寧 为龙尾。”后以“龙腹”为跻身贤人之间的典故。 清 曹寅 《和秋谷见寄韵》:“世许娥眉供调笑,士求龙腹配高閒。”
分類:贤人
《漢語大詞典》:龙麟(龍麟)
(1).龙和麒麟。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若令士之易别,如鷦鷯之与鸿鵠,狐兔之与龙麟者,则四凶不得官於 尧 朝, 管 蔡 不得几危 宗周 。”
(2).骏马名。
《國語辭典》:龙目(龍目)  拼音:lóng mù
1.帝王的眼睛。
2.龙眼树果实的别称。参见「龙眼」条。
3.湖泊名。在江苏省镇江县。
分類:龙眼桂圆
《國語辭典》:龙眼(龍眼)  拼音:lóng yǎn
植物名。无患子科龙眼属,常绿乔木。树皮茶褐色或灰褐色,偶数羽状复叶,小叶二至六对。四月开花,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密被星状毛,花为杂性,小形。果实也称为「龙眼」,呈球形,黄褐色,外具不规则而不显明的浅龟甲纹,假种皮味甜,供食用。也称为「骊珠」、「荔枝奴」、「龙目」、「桂圆」。
《漢語大詞典》:时龙(時龍)
指良马,骏马。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其王者受命,信有符乎?不然何以能乘时龙而御天哉。”《文选·班固〈东都赋〉》:“登玉輅,乘时龙,凤盖棽丽,龢鑾玲瓏。” 李周翰 注:“时龙,随方色之马。凡称龙者,美马之言也。” 唐 张说 《舞马词》:“綵旄八佾成行,时龙五色因方。”
分類:良马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