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36,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幼齿
齿根
角齿
齿学
啮齿
余齿
齿龋
齿稚
瓠齿
收齿
相齿
高齿
同齿
齿龈
不足齿
《國語辭典》:幼齿(幼齒)  拼音:yòu chǐ
1.幼年。《隋书。卷七二。孝义列传。徐孝肃》:「唯孝肃性俭约,事亲以孝闻。虽在幼齿,宗党间每有争讼,皆至孝肃所平论之,为孝肃所短者,无不引咎而退。」《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一四。唐僧邕》:「幼齿上庠,年十有三,违亲入道于邺西云门寺,依止稠公,即授禅法。」
2.年幼、年轻。如:「他幼齿的外表下,实际上在业界已经有相当的资历。」
3.指各行各业中缺乏经验的生手。如:「我学弟新来乍到,在这行还是个幼齿,请大家多多指教。」
4.特指遭受性剥削的儿童或少年。
分類:幼年
《國語辭典》:齿根(齒根)  拼音:chǐ gēn
牙齿嵌入齿槽骨的部分,本体为牙本质,外覆牙骨质,以牙周韧带与齿槽骨相连。
分類:牙齿根部
《漢語大詞典》:角齿(角齒)
(1).犀角与象齿。吕氏春秋·季春:“是月也,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无或不良。”
(2).比喻珍奇的宝物。 宋 苏轼 《汉鼎铭》:“嗟夫,孰知九鼎之为 周 之角齿也哉。”
《漢語大詞典》:齿学(齒學)
语本《礼记·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其齿於学之谓也。”因以“齿学”指太子入学,不敢居人之前,与公卿之子依年龄大小为序,以示谦卑。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尊敬师傅:“臣闻郊迎四方,孟侯所以成德;齿学之让,元良由是作贞。” 宋 曾巩 《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虽甫逮胜衣,习为容於趋拜;而方思就傅,赖齿学之渐磨。”明史·黄凤翔传:“绎《世子》篇陈保傅之教,齿学之仪,则可见皇储之当早建豫教。”
《漢語大詞典》:啮齿(嚙齒,齧齒)
咬牙切齿。形容怒极。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四年:“﹝ 赵立 ﹞视 金 人如仇,每言及,必嚙齿而怒。”
齧齒:1.咬牙切齿。表示极其愤恨。语本南史·韦叡传:“初, 胡景略 与前军 赵祖悦 同军交恶,志相陷害, 景略 一怒,自啮其齿,齿皆流血。”《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太子共 胡嵩 啮齿,仗剑来杀 费仲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其啮齿受玷,由力不敌,非节之不固也。”
(2).咬。佛说灌顶经卷二:“昔有比丘名 般若提婆 ,诵习经法,中诸寒冷,遂为虫所啮齿。”
《漢語大詞典》:余齿(餘齒)
馀年。 晋 皇甫谧 高士传·挚峻:“徒欲偃仰从容,以游餘齿耳。” 唐 王维 《偶然作》诗之二:“且当放怀去,行行没餘齿。” 明 高启 《送许先生归越》诗:“乞还山林养餘齿,歌颂圣德传无疆。”
分類:馀年
《国语辞典》:齿龋(齿龋)  拼音:chǐ qǔ
病名。因口腔感染某些产酸性细菌,使牙齿周围残留食物中的糖类分解成乳酸,酸蚀牙齿,因而引起牙齿脱钙,产生窝洞的一种牙病。参见「龋齿」条。
《漢語大詞典》:齿稚(齒穉)
年幼,未成年。 唐 刘长卿 《哭张员外继公及夫人相次没于洪州》诗:“抚孤怜齿穉,叹逝顾身衰。”《花月痕》第六回评语:“ 秋香 齿穉, 福奴 色衰。”
《高级汉语词典》:瓠齿
整齐、洁白的牙齿
《漢語大詞典》:收齿(收齒)
录用;接纳。《北史·李谔传》:“学必典謨,交不苟合,则摈落私门,不加收齿。”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名字不列於荐书,不得比数於下士,以望主上之休光,而尚获收齿於大贤之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女:“既加收齿,何必復盘察?”
分類:录用接纳
《漢語大詞典》:相齿(相齒)
谓依据某种标准排列序位。庄子·天下:“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君主之国,有代议则贵贱不相齿;民主之国,有代议则贫富不相齿。”
《骈字类编》:高齿(高齿)
颜氏家训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无不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
《漢語大詞典》:同齿(同齒)
同岁,年龄相同。 宋 王安石 《酬冲卿见别》诗:“同官同齿復同科,朋友昏姻分最多。” 清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芸 与余同齿而长余十月,自幼姊弟相呼。”
分類:年龄
《國語辭典》:齿龈(齒齦)  拼音:chǐ yín
覆盖在齿槽突及围绕齿冠周围的口腔黏膜,即牙床齿茎的部分。可分为不动的附著齿龈,及可动的游离齿龈。也称为「牙龈」、「牙床」。
《國語辭典》:牙床  拼音:yá chuáng
1.齿龈的别名。参见「齿龈」条。
2.语音学中称发音部位在上颚的为「牙床」。
3.上有象牙雕刻装饰的床。南朝梁。萧子范 落花诗:「飞来入斗帐,吹去上牙床。」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八出:「承众位雅意,让我两个并坐牙床,又吃一回合卺双杯,倒也有趣。」
《国语辞典》:不足齿(不足齿)  拼音:bù zú chǐ
不值得一谈。含鄙视之意。《晋书。卷八○。列传。王羲之》:「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士,非道也。失是二者,不足齿之伧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