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君求,桐城人。天启壬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维基
齐心孝(?—1629年),字君求,号未孩,直隶安庆府桐城县人。少敏惠,以神童称,与人角艺,一读其篇章,人皆咋舌汗流,退避三舍。每得题,瞬目少许,伸纸疾书,文不加点,至今制举业传颂之者,犹惊奇绝艳,后学叹为不可企及。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乡试第三,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会试一百二十九名,二甲八名进士。户部观政,考选翰林院庶吉士,与黄道周、倪元璐等齐名都下。及选翰林院编修,崇祯二年(1629年)卒于官,所著诗文若干卷,多散佚。
《國語辭典》:携手(攜手)  拼音:xī shǒu
1.手拉手。比喻感情亲密。《诗经。邶风。北风》:「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富翁便指点移船到庄边来,自家同丹客携手步行。」
2.比喻合作无间。《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3.聚会。晋。赵至 与嵇茂齐书:「悠悠三千,路难涉矣。携手之期,邈无日矣。」
《國語辭典》:一心  拼音:yī xīn
1.同心。如:「万众一心」。《书经。泰誓上》:「予有臣三千,惟一心。」
2.专一其心、全心全意。如:「他一心想上大学。」《孟子。告子上》:「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文明小史》第三三回:「县官盛筵相待,说了无数的恭维话,一心要来笼络。」
《國語辭典》:协心(協心)  拼音:xié xīn
一致同心。《书经。毕命》:「三后协心,同底于道。」唐。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诗:「协心辅齐圣,致理同毛輶。」
分類:同心齐心
《漢語大詞典》:齐勇(齊勇)
齐心奋勇。孙子·九地:“齐勇若一,政之道也。”
分類:齐心奋勇
《國語辭典》:齐截(齊截)  拼音:qí jie
1.整齐。如:「他的字写得相当齐截,所以老师派他去参加书法比赛。」也作「齐结」。
2.齐全。《红楼梦》第一一○回:「我上头挨了好些说,为的是你们不齐截,叫人笑话。」
《漢語大詞典》:同心毕力(同心畢力)
齐心尽力。东观汉记·任隗传:“ 永元 初,外戚秉权,朝臣畏悚,莫敢抗者,惟 隗 与 袁安 同心毕力,数犯颜諫。”
分類:齐心尽力
《漢語大詞典》:一心同归(一心同歸)
齐心趋向同一目的。《淮南子·泰族训》:“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
《国语辞典》:各怀一心(各怀一心)  拼音:gè huái yī xīn
各自怀著不同的想法。意指不能同心、齐心。《三国演义》第二回:「英雄聚会,各怀一心: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
《漢語大詞典》:狼上狗不上
比喻不齐心。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大家也想到,虽然 黑虎星 手下有几百人,临时还可以联络本地土匪一两千人,但毕竟是乌合之众,打起仗来狼上狗不上的,只须去三百多骑兵一冲,就可以把他们冲得溃不成军。”
分類:不齐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