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白鼻子
指鼻子上涂抹白粉的京剧脸谱,属丑角。借喻狡诈的性格。 鲁迅 《且介亭杂文·脸谱臆测》:“在实际上,忠勇的人思想较为简单,不会神经衰弱,面皮也容易发红,倘使他要永远中立,自称‘第三种人’,精神上就不免时时痛苦,脸上一块青,一块白,终于显出白鼻子来了。”
《漢語大詞典》:鼻子底下
比喻很近的地方。 李国文 《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她说:‘就要在鬼子的鼻子底下,才让他们明白石湖支队的厉害。’”
分類:地方
《漢語大詞典》:鼻子管
鼻孔。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阿伯三个鼻子管,不曾捻着你的碗。”
分類:鼻孔
《國語辭典》:鼻子头(鼻子頭)  拼音:bí zi tóu
替死鬼、倒楣虫。《醒世姻缘传》第五三回:「嫂子说的好话。我真扯淡!我是为儿是为女,干这们营生,替人做鼻子头!列位,我待家去哩。」《红楼梦》第五五回:「若不拿著你们作一二件,人家又说偏一个,向一个,仗著老太太、太太威势的就怕他不敢动,只拿著软的作鼻子头。」
分類:追究对象
《漢語大詞典》:鼻子下面
犹言鼻子底下。 刘波泳 《秦川儿女》第四六章:“他们跟着闹腾,无非还是为了鼻子下面那么一点点利益。”
《漢語大詞典》:鼻子眼儿(鼻子眼兒)
鼻孔。《金瓶梅词话》第二三回:“你大娘当时和他一个鼻子眼儿里出气,甚么事儿来家不告诉我!”红楼梦第四六回:“这不是拿草棍儿戳老虎的鼻子眼儿去吗?”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 张姑娘 见公子狂得章法大乱,只低了头抽了口烟,从两个小鼻子眼儿里慢慢的喷出来,笑而不语。”
分類:鼻孔
《漢語大詞典》:吊鼻子(弔鼻子)
方言。鼻疽。
分類:方言
《漢語大詞典》:抽鼻子
指反复有声地抽动鼻子
反复吸鼻子不让鼻涕从鼻孔流出(如发生于感冒)
《國語辭典》:串鼻子  拼音:chuàn bí zi
串通、勾结。如:「你要是有良知,就别老是和那帮人串鼻子,专干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
分類:串通一气
《漢語大詞典》:牵着鼻子走(牽着鼻子走)
比喻任人操纵。 沙汀 《闯关》十二:“我为什要由他牵着鼻子走呢?” 刘克定 《胡适侦破一桩剽窃案》:“我很赞成他的侦破式的治学态度,于无疑处存疑,不被名人、宏著牵着鼻子走。”
分類:任人操纵
《國語辭典》:牛鼻子  拼音:niú bí zi
1.讥称道士之词。说法有二:一、道士头上的高髻很像牛鼻子。二、相传道教始祖李聃骑牛出函谷关,后世乃以牛鼻子称道士。《醒世姻缘传》第一三回:「似这臭牛鼻子、秃和尚,就是万年没有汉子也不养他。」《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三九回:「你这个牛鼻子,我也不奈你何。」
2.指关键、要害。如:「这下可抓到了城市改革的牛鼻子。」
《漢語大詞典》:捻着鼻子
忍气吞声貌。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朝奉带着舵工到 汤少爷 船上磕头,谢了説情的恩,捻着鼻子,回船去了。”
分類:忍气吞声
《漢語大詞典》:捏着鼻子
亦作“揑着鼻子”。 强行忍受的样子。《醒世姻缘传》第二二回:“人有説声不依的,立逼着本利全要,没奈何的揑着鼻子捱。”
分類:强行忍受
《國語辭典》:碰一鼻子灰  拼音:pèng yī bí zi huī
比喻被拒绝而感到难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帐房先生碰了一鼻子灰,只得回去告诉龙光。」也作「撞一鼻子灰」。
《漢語大詞典》:老鼻子
方言。极多。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四:“二十天,二十宿,没有睡觉,一天吃两顿橡子面,吃了肚子胀,连饿带冻,死的人老鼻子啦。”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三:“你说缺啥补啥,咱缺的玩艺,可老鼻子呐。” 峻青 《秋色赋·火光》:“嗬,老鼻子啦,全是大队长,官儿不小哩!”
分類: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