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嘿识(嘿識)
默默地记住。陈书·顾野王传:“﹝ 顾野王 ﹞长而遍观经史,精记嘿识,天文地理、蓍龟占候、虫篆奇字,无所不通。”
《漢語大詞典》:默求
默默思求。 元 张养浩 《过长春宫》诗:“默求诗句为相答,半醉挥出毫端虹。”
分類:默默默思
《漢語大詞典》:瞑然
(1).模模糊糊地。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 班 出,瞑然,忽得还舟。”
(2).闭目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丐僧:“﹝丐僧﹞忽出南城,卧道侧,如僵,三日不动。居民恐其饿死,貽累近郭,因集劝他徙,欲饭,饭之;欲钱,钱之。僧瞑然不应。”
(3).指默默地若有所思的样子。 曹禺 《原野》第二幕:“盲人睁大一双不见眸子的眼眶,凝望前面,瞑然不知思念什么。”
《國語辭典》:瞑想  拼音:míng xiǎng
闭著眼睛想。如:「坐在车上,我默默瞑想著: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漢語大詞典》:默视(默視)
默默而视。多指对该管的事故意不管或漠不关心。 鲁迅 《华盖集续编·记谈话》引 向培良 文:“不免觉得他稍微有一点过于冷静,过于默视的样子,而其实他是无时不充满着热烈的希望,发挥着丰富的感情的。” 杨大群 《东北王世家》第五三回:“因战斗骚乱之故,致使帝国之权利、利益有遭致危害之虞时,本司令官不能默视。”
《漢語大詞典》:默吟
默默吟诵。 唐 孟郊 《寄陕府邓给事》诗:“孤省痴皎皎,默吟写绵绵。”
分類:默默吟诵
《漢語大詞典》:默告
默默申告。 明 张居正 《答按院陈公文衡核事实书》:“僕以菲薄,谬膺重寄,事无大小,必默告於天地祖宗列圣而后行。”
分類:默默
《國語辭典》:洵涕  拼音:xún tì
默默流泪。《国语。鲁语下》:「二三妇之辱共先者祀,请无瘠色、无洵涕、无搯肤、无忧容。」
《漢語大詞典》:默送
默默地相送。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 凌 妻置婴儿草地上,随众人步往林边默送。”
分類:默默
《漢語大詞典》:酒慈
谓人酒后神情默默,如有所感。朱子语类卷一一九:“ 长孺 、 叔权 皆是为酒所使,一箇善底只是发酒慈;那一箇便酒颠。”
《国语辞典》:潜神默记(潜神默记)  拼音:qián shén mò jì
聚精会神,默默记诵。《文选。班固。答宾戏》:「潜神默记,縆以年岁。」
《国语辞典》:为善不欲人知(为善不欲人知)  拼音:wéi shàn bù yù rén zhī
默默行善而不希望别人知道。多指真心行善的人。如:「他每个月用无名氏的名义,捐款给慈善机关已达二十年。为善不欲人知,真令人敬佩。」
《国语辞典》:阴德必有阳报(阴德必有阳报)  拼音:yīn dé bì yǒu yáng bào
默默做善事将来一定获得有目共睹的好果报。如:「所谓『阴德必有阳报。』你今日行善,来日必得乐果。」
《國語辭典》:含情脉脉(含情脈脈)  拼音:hán qíng mò mò
形容默默的用眼神表达内心的感情。唐。李德裕 二芳丛赋:「一则含情脉脉,如有思而不得,类西施之容冶。」
《漢語大詞典》:闇当(闇當)
默默承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王夷甫 问 遐 ( 裴遐 ):‘当时何得颜色不异?’答曰:‘直是闇当故耳。’”
分類:默默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