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9,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黑道
绿黛
黻衣
兔褐
夜蛾
江珧
灰黑
青晕
黑牛
盐卤
玄狐
黑质
黑蛇
墨车
黛烟
《國語辭典》:黑道  拼音:hēi dào
1.夜间没有照明的路。也作「黑路」。
2.从事非法活动的秘密组织。如:「年少时不懂事,入了黑道,如今后悔已来不及了。」也称为「黑帮」、「黑社会」。
3.凶日,不吉祥的日子。《红楼梦》第一回:「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
《國語辭典》:黄道日(黃道日)  拼音:huáng dào rì
适宜办事的好日子。元。汤显祖《牡丹亭》第四一出:「黄道日,传胪祇侯,众多官在殿头,把琼林宴备久。」也称为「黄道吉日」。
《漢語大詞典》:绿黛
(1).青绿色。 宋 陆游 《中溪》诗:“緑黛染晴嶂,白云如玉城。”
(2).指女子的眉。古代女子以青黛画眉,呈青黑色。 南朝 陈 徐陵 《杂曲》:“緑黛红颜两相发,千娇百念情无歇。”
《漢語大詞典》:黻衣
古代礼服名。绣有青黑色花纹。《诗·秦风·终南》:“君子至上,黻衣绣裳。” 毛 传:“黑与青谓之黻,五色备谓之绣。”尸子·君治:“人之言君天下者,瑶臺九纍,而 尧 白屋;黻衣九种,而 尧 大布。” 汉 张衡 《思玄赋》:“袭温恭之黻衣兮,被礼义之绣裳。” 清 凤韶 《凤氏经说·终南》:“然五衣皆章服也,章以衣为重,故亦得以绣之裳名其衣曰黻衣。”
《漢語大詞典》:兔褐
(1).兔毛布。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宣州 以兔毛为褐,亚于锦綺,復有染丝织者尤妙,故时人以为兔褐真不如假也。” 宋 陆游 《新裁短褐接客以代戎服或以为慢戏作》诗:“虽云裁兔褐,不拟坐渔扉。”
(2).黄黑色。以其色似褐兔,故名。 宋 黄庭坚 《煎茶赋》:“亦可以酌兔褐之甌,瀹鱼眼之鼎者也。” 宋 杨万里 《丁酉初春和张钦夫榕溪阁五言》:“愿携龙文璧,去瀹兔褐甌。”
《國語辭典》:夜蛾  拼音:yè é
动物名。鳞翅类,出游概在夜间,前翅有内缘脉二,在外方者短,第二脉从中室之半途支出,第十二脉颇长,后翅亦有内缘脉,第五脉从中室外侧之半支出,亦有缺之者。
《國語辭典》:江珧  拼音:jiāng yáo
动物名。软体动物门斧足纲,蚌类。壳薄而呈直角三角形,前端很尖,表面苍黑,有重叠状的鳞片纹。里面稍呈黑色,有光泽,生活于海岸的泥沙中。也称为「马颊」、「马甲」、「江瑶」。
《漢語大詞典》:灰黑
浅黑色。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鸭跖草:“豆中有细子,灰黑而皱,状如蚕屎。”
《漢語大詞典》:青晕(青暈)
中心较浓周围渐淡的青黑色圆形斑痕。 宋 林逋 《墨》诗:“青晕时磨半砚云,更将书帖拂秋尘。” 茅盾 《子夜》十二:“他那尖利的眼光钉住了 刘玉英 的粉脸,钉住了她那微带青晕的眼睛。”
《漢語大詞典》:黑牛
(1).黑色的牛。列子·说符:“家无故黑牛生白犊,以问 孔子 。 孔子 曰:‘此吉祥也。’”韩非子·解老:“ 詹何 坐,弟子侍,有牛鸣于门外。弟子曰:‘是黑牛也,而白在其题。’ 詹何 曰:‘然。是黑牛也,而白在其角。’”
(2).草花名。 清 黄宗羲 《小园记》:“因买瓦盆百餘,以植草花。水僊、艾人……金灯、银合、黑牛、紫燕。”
(3). 李逵 体黑力大,故有“黑牛”之称。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你看 黑牛 这村沙样势那。”
《國語辭典》:盐卤(鹽滷)  拼音:yán lǔ
制盐工业的废液。含有硫酸钙及硫酸镁,味苦有毒,然可用以凝结豆腐。也称为「盐胆水」。
《國語辭典》:玄狐  拼音:xuán hú
动物名。哺乳纲食肉目。毛色深黑,长毛的尖端白色。产于东北,皮可为裘,甚珍贵。
《漢語大詞典》:黑质(黑質)
黑色物体;黑的底色。《淮南子·修务训》:“ 蔡 之幼女, 衞 之稚质,梱纂组,杂奇彩,抑黑质,扬赤文, 禹 汤 之智不能逮。”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说》:“ 永州 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宋史·仪卫志六:“矟,长矛也。木刃,黑质,画云气。”
《漢語大詞典》:黑蛇
(1).黑色的蛇。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一:“有老僧斋罢,见一黑蛇上刹前李树,食其子焉。”
(2).比喻铁杖。 宋 苏轼 《铁拄杖诗》:“ 柳公 手中黑蛇滑,千年老根生乳节。”
分類:黑色
《漢語大詞典》:墨车(墨車)
不加文饰的黑色车乘。 周 制,大夫所乘。周礼·春官·巾车:“大夫乘墨车。” 郑玄 注:“墨车,不画也。”仪礼·士昏礼:“主人爵弁,纁裳緇袘,从者毕玄端,乘墨车。”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摘注〈论语〉:“诸侯乘墨车以朝,而囚服以见天子。偏驾者在旁之副车也。”
《漢語大詞典》:黛烟(黛煙)
青黑色的颜料。 明 刘兑 《娇红记》:“眉间,黛烟描双翠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