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砂土  拼音:shā tǔ
砂与黏土的混合土壤。如:「砂土排水快,最适合用来铺设田径场地。」「砂土地质适合种植西瓜。」也作「沙土」。
《國語辭典》:泥灰  拼音:ní huī
一般称泥灰岩,为含石灰质很多的黏土、泥与粉砂组成的松散沉积物。
《漢語大詞典》:菫荼
植物名。菫和荼。诗·大雅·緜:“ 周 原膴膴,菫荼如飴。” 唐 刘禹锡 《天论上》:“霆震于畜木,未尝在罪;春滋乎菫荼,未尝择善。” 清 唐孙华 《次韵酬宫恕堂》:“两穷因依竝臭味,菫荼二草偏相点。”一说,菫,“堇”之讹,黏土;荼,“涂”之讹,泥。参阅 清 王夫之 诗经稗疏
《漢語大詞典》:挻埴
揉和黏土。老子:“挻埴以为器。” 陆德明 释文:“挻, 河上 云:‘和也。’《声类》:‘柔也。’” 唐 孙过庭 书谱:“詎若功定礼乐,妙拟神仙,犹挻埴之罔穷,与工炉而并运。”
分類:黏土
《漢語大詞典》:范埴
以模子浇制黏土。借指仿效。 黄人 《〈清文汇〉序》:“笵埴有文,而自然无文;则虽谓之无文可也。”
《國語辭典》:地砖(地磚)  拼音:dì zhuān
铺置在地面的建材,早期多以坚硬的砖块为材质,近期则以大理石或各式的磁砖为主。如:「她家客厅的地砖花色素雅,获得亲朋好友一致的赞赏。」清。金安清《水窗春呓。卷下。豪富二则》:「惟大厅地砖纵横数尺,类行宫之物。」
《漢語大詞典》:谨涂(謹塗)
和有穰草的黏土。谨,通“ 墐 ”。礼记·内则:“涂之以谨涂,炮之。” 郑玄 注:“谨,当为墐,声之误也。墐涂,涂有穰草也。”
分類:黏土
《國語辭典》:瓦圈  拼音:wǎ quān
人力车、自行车等车轮周围的铁圈。
《漢語大詞典》:瓦埴
把细黏土制成瓦器。埴,细黏土。荀子·性恶:“夫陶人埏埴而生瓦,然则瓦埴岂陶人之性也哉!工人斲木而生器,然则器木岂工人之性也哉!”
《漢語大詞典》:松花蛋
用石灰、黏土、盐水、稻壳等搅匀,包在鸭蛋或鸡蛋的壳上,使之凝固变味而制成的蛋。因蛋清上呈现松针形的花纹,所以叫“松花蛋”,亦称“ 松花彩蛋 ”。省称“松花”。俗称“皮蛋”、“变蛋”。
《漢語大詞典》:陶管
用黏土制成的管子,内外涂釉,经高温烧制而成。主要用做排除废水的管道,通称缸管。
《国语辞典》:水泥熟料  拼音:shuǐ ní shóu liào
在水泥炼制过程中,将开采而来的石灰石、黏土、铁渣、细砂等研磨成粉的生料,放进窑里锻烧成半成品,称为「水泥熟料」。
《国语辞典》:制坯(制坯)  拼音:zhì pēi
制作陶瓷器时把黏土作成固定形状的坯体,称为「制坯」。有拉坯、铸浆或使用全自动机器等制造方法。
《国语辞典》:窑业(窑业)  拼音:yáo yè
陶、瓷制品的原料都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矽酸盐矿物(如黏土、长石、石英),而所有矽酸盐制品,都须要在窑炉中,以高温烧制而进行物理及化学反应,故陶、瓷、玻璃、水泥、珐琅、耐火材料、研磨材料等矽酸盐工业又称为「窑业」。
《国语辞典》:油土  拼音:yóu tǔ
一种塑造用的材料。为人造加工而含有油质的黏土,搁放久而不乾,便于从事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