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秬黍
(1).即黑黍。左传·昭公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楚辞·天问》:“咸播秬黍,莆雚是营。” 清 阎尔梅 《游太平庵》诗:“石田收秬黍,山稼剥胡桃。”
(2).古时选其中形作为量度标准。汉书·律历志上:“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本起黄鐘之长。以子穀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鐘之长。”《魏书·乐志》:“谨即广搜秬黍,选其中形,又採 梁山 之竹,更裁律吕,制磬造鐘,依律并就。” 清 赵翼 《观西洋乐器》诗:“鸑鷟肇律吕,秬黍度寸尺。”
《國語辭典》:累黍  拼音:lěi shǔ
1.古人用黍粒作为计量的基准。以一定方式排列黍粒,使其相连系,而成为长度、容积或重量的标准。
2.比喻微小的分量。如:「不差累黍」。
《漢語大詞典》:黍酒
(1).见“ 黍米酒 ”。
(2).犹觚酒。吕氏春秋·权勋:“临战, 司马子反 渴而求饮, 竖阳穀 操黍酒而进之。” 陈奇猷 校释引 朱骏声 曰:“黍,假借为觚。”一说,“黍”指受酒三升的酒器。 高诱 注:“酒器受三升曰黍。”
分類:朱骏声
《漢語大詞典》:黍米酒
用黍米酿制的酒。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粟米酒﹞气味香美,不减黍米酒。贫薄之家,所宜用之。黍米贵而难得故也。”亦省称“ 黍酒 ”。 宋 陆游 《老景》:“黍酒时留客,菱歌或起予。”
分類:黍米酿制
《漢語大詞典》:黍田
种黍的田亩。 唐 王绩 《游北山赋》:“酒瓮多於 步兵 ,黍田广於 彭泽 。” 唐 皇甫松 《大隐赋》:“灌 於陵 之药圃,耕 彭泽 之黍田。”
分類:田亩
《骈字类编》:黍稻
唐 韦庄 早发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
《骈字类编》:百黍
宋史律历志黄钟之长者据千二百黍而言也千二百黍之施于量则曰黄钟之长今遗千二百之数而以百黍为尺此尺非是也用玉海范镇乐书曰凡尺量权衡皆起千二百黍而今 百黍为尺故于律容有不合者通唐无名氏权衡判三两为一大两未爽于 规百黍以为一铢颇合于古制
《漢語大詞典》:黍累
亦作“ 黍累 ”。
(1).古时极轻的重量单位。通常以十黍当一絫。汉书·律历志上:“权轻重者,不失黍絫。”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十黍为絫,十絫为一銖。”《文选·陆倕〈新漏刻铭〉》:“测表候阴,不谬圭撮,无乖黍累。” 吕延济 注:“六粟曰圭,十抄曰撮,十黍曰累。” 唐 刘禹锡 《平权衡赋》:“黍累无差,毫釐必究。”
(2).比喻极其细微之处。 唐 白居易 《省试性习相远近赋》:“积艺业於黍累,慎言行於毫釐。”
分類:细微重量
《骈字类编》:黍麦(黍麦)
诗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传苗嘉榖也疏黍麦指榖实言之是鼠之所食苗之叶茎以非鼠能食之故云嘉榖谓榖实也烂苏轼月华寺诗我愿铜山化南亩 熳黍麦苏茕鳏
《漢語大詞典》:铢黍(銖黍)
一铢一黍。比喻微小之物。 宋 苏轼 《贫家浄扫地》诗:“德人抱衡石,銖黍安可庾。”明史·丘橓传:“苞苴或累万金,而赃止坐之銖黍。” 清 黄宗羲 《郑兰皋先生八十寿序》:“先生泊如恬如,而其中之确如者,又未尝少踰乎銖黍。” 梁启超 《新民说》十六:“此中消息,殆如 铜山 西崩, 灵 鐘东应。感召之机,銖黍靡成。”
分類:一铢微小
《分类字锦》:啄黍
李白 南陵别儿童入京诗 黄难啄黍秋正肥。
分类:
《漢語大詞典》:黍尺
古代用黍百粒排列起来,取其长度作为一尺的标准,叫做“黍尺”。横排的称“横黍尺”,纵排的称“纵黍尺”。旧制营造尺就是纵黍尺。横黍尺一尺等于纵黍尺八寸一分。泛指较小的度量单位。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十:“五都黍尺无人校,抢攘廛间一饱难。”
《漢語大詞典》:抟黍(摶黍)
(1).黄莺的别名。“黄鸟于飞” 毛 传:“黄鸟,摶黍也。” 陆玑 疏:“ 幽州 人谓之黄鸎…… 齐 人谓之摶黍, 关 西谓之黄鸟。” 宋 陆游 《农家歌》:“二月鸣摶黍,三月号布谷。”
(2).捏饭成团。仪礼·特牲馈食礼:“佐食摶黍,授祝,祝授尸。”
(3).指捏成的饭团。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驾宿明堂斋殿行禋祀礼:“凡大祀,差太祝一员,进摶黍及肺,祭奠玉册。”
分類:黄莺
《漢語大詞典》:稌黍
稻谷等粮食。 清 唐孙华 《进呈御览诗一百韵》:“稌黍家家足,壶浆处处盛。”
分類:稻谷粮食
《骈字类编》:黑黍
尔雅芑白苗秬黑黍秠一稃二米注汉和帝时任城生黑黍 宋史哲宗纪元祐三年七月癸酉忠州言临江涂井镇雨黑黍藏本草稷与黍一类二种也粘者为黍不粘者为稷陈 器独指黑黍为稷亦偏矣提又见白黍下粱
苏轼与毛令方尉游西菩
寺诗黑黍黄 初熟后朱柑绿橘半甜时
分类:黑黍
《骈字类编》:宜黍
周礼食医见上而又淮南子渭水多力 宜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