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黄冶变化(黄冶變化)
古时炼丹家所谓化丹砂为黄金的方术。《汉书·郊祀志下》:“黄冶变化,坚冰淖溺,化色五仓之术者,皆奸人惑众,挟左道,怀诈伪,以欺罔世主。”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黄者,铸黄金也。道家言冶丹砂令变化,可铸作黄金也。” 明 唐顺之 《陈封君六十寿序》:“封君年六十,而 王君 懋中 为説以赠之,其论黄冶变化非 老子 事,信矣。”
《漢語大詞典》:黄戚
黄金装饰的斧子。后汉书·班彪传下:“乘其命赐彤弧黄戚之威,用讨 韦 、 顾 、 黎 、 崇 之不格。” 李贤 注:“黄戚,黄金饰斧也。”
《漢語大詞典》:黄金储备
金币或金块的基金
美国国库所存的黄金基金
中央银行所持有的黄金和国家的稳定基金
《漢語大詞典》:炒金
作黄金买卖。如: 阿正 怎么去炒金?
《漢語大詞典》:玚琫(瑒琫)
即璗琫。上端以黄金装饰的刀鞘。瑒,通“ 璗 ”。汉书·王莽传上:“於是 莽 稽首再拜,受緑韍袞冕衣裳,瑒琫瑒珌。” 王先谦 补注:“此‘瑒’盖‘璗’之借字。説文:‘璗,金之美者,与玉同色。’:‘佩刀,诸侯璗琫而璆珌。’案 毛 传亦云:‘诸侯璗琫而鏐珌。’与説文同。尔雅·释器:‘黄金谓之璗,其美者谓之鏐。’是诸侯饰刀上下纯用金…… 孟 ( 孟康 )以瑒为玉名,又非也。”
《漢語大詞典》:玚珌(瑒珌)
末端以黄金为饰的刀鞘。瑒,通“ 璗 ”。参见“ 瑒琫 ”、“ 璗琫 ”。
《漢語大詞典》:比勒陀利亚
南非首都。人口108万(1995年)。附近多金刚石、白金、黄金、铬、煤等矿产开采。有大型钢铁厂、机器厂,还有化工、纺织等工业。铁路枢纽和国际航空站。全国最大的文化中心,有南非大学以及科学和工业研究机构。
《漢語大詞典》:璗琫
上端以黄金装饰的刀鞘。诗·小雅·瞻彼洛矣“鞸琫有珌” 毛 传:“鞸,容刀鞸也。琫,上饰;珌,下饰。天子玉琫而珧珌,诸侯璗琫而璆珌。”
《國語辭典》:点铁成金(點鐵成金)  拼音:diǎn tiě chéng jīn
1.用手指或灵丹,将铁块点化成黄金。《景德传灯录。卷一八。杭州龙华寺真觉大师》:「还丹一粒,点铁成金。」
2.比喻善于运用文字,能演化出新的意境,或化腐朽为神奇。宋。黄庭坚 答洪驹父书三首之三:「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國語辭典》:佩紫怀黄(佩紫懷黃)  拼音:pèi zǐ huái huáng
紫,紫色的印绶。黄,金印。佩紫怀黄形容位高权重。南朝梁。丘迟 与陈伯之书:「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佩紫怀黄,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埸之任,并刑马作誓,传之子孙。」
《漢語大詞典》:砂里淘金(砂裏淘金)
从砂子里淘出黄金。比喻从大量材料中选取精华。《诗刊》1977年第9期:“他曾经废寝忘食捞砂样,砂里淘金喜见一组一组新油层。”参见“ 沙里淘金 ”。
《國語辭典》:沙里淘金(沙裡淘金)  拼音:shā lǐ táo jīn
从沙砾中淘黄金。比喻费力多但功效不大。元。杨讷《刘行首》第三折:「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捞月。」亦用于比喻从大量材料中撷取精华。
《漢語大詞典》:卡剌特
(1).[英carat]今译作“开”,表示黄金纯度的单位。
(2).[英carat]今译作“克拉”,宝石的重量单位。
《漢語大詞典》:金图书(金圖書)
黄金制的印记。 宋 沈括 《梦溪补笔谈·艺文》:“ 江 南府库中,书画至多,其印记有‘建业文房之印’、‘内合同印’、‘集贤殿书院印’,以墨印之,谓之‘金图书’,言惟此印以黄金为之。”
分類:黄金印记
《漢語大詞典》:金气通(金氣通)
一种黄金首饰。插于髻中,可使空气流入发际。 徐珂 《清稗类钞·服饰·金气通》:“金气通,妇女之饰於首者也。 光绪 初, 上海 盛行之。似簪而中空,两端贯气以达。横於髻,可使空气输入髮际。”
《漢語大詞典》:金指甲
一种黄金饰品。妇女套于大指外之四指,使其修长美观。 徐珂 《清稗类钞·服饰·金指甲》:“金指甲,妇女施之於指以为饰,欲其指之纤如春葱也,自大指外皆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