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麻案
即麻制。 唐 裴廷裕 东观奏记卷下:“时中元休假,通事舍人无在馆者。麻案既出, 孜 受麻毕,乃召当直中书舍人 冯图 宣之。”参见“ 麻制 ”。
分類:麻制
《漢語大詞典》:麻制
唐 宋 委任宰执大臣的诏命。因写在白麻纸上,故称。 唐 康骈 剧谈录·刘相国宅:“是时 昇道 郑相国 在内庭,夜草麻制。” 宋 曾巩 《英宗实录院申请札子》:“乞下中书编机房,合要 嘉祐 八年四月至 治平 四年正月八日已前,除改麻制文字照会。”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五:“至 唐 置翰林学士,以文章侍从,而本朝因之。翰林学士司麻制、批答等,为内制。中书舍人六员,分房行词,为外制。”
《國語辭典》:不借  拼音:bù jiè
1.不愿意将物品给他人使用。如:「这样的物品仅剩一个,我不借给任何人。」
2.草鞋。说法有二:一说为以其轻贱易得,人人自有,不必假借,故称草鞋为「不借」。见晋。崔豹《古今注。卷上。舆服一》。一说为仙人凤子有草鞋一双,不相假借,邻人怒詈之,凤子即以草鞋掷与,化鹤而去,故称草鞋为「不借」。见元。伊世珍《琅嬛记。卷上》。
《國語辭典》:大布  拼音:dà bù
1.古指麻制粗布。《庄子。山木》:「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
2.新莽时的货币。《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上至大布,长二寸四分,重一两,而直千钱矣。」
《漢語大詞典》:毛褐
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二:“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被毛褐之森森,振金策之铃铃。” 明 方孝孺 《适意斋记》:“毛褐不完者行於途,虽锦衣狐裘不能知其温。”
分類:麻制短衣
《國語辭典》:麻绳(麻繩)  拼音:má shéng
细麻搓制成的绳索。《三国演义》第三八回:「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也称为「麻绳子」。
分類:麻绳麻制
《漢語大詞典》:首绖(首絰)
古丧服,以麻制成,环形,戴于头上。仪礼·丧服“苴絰” 汉 郑玄 注:“麻在首在腰皆曰絰……首絰象緇布冠之缺顶,要絰象大带。”
《國語辭典》:麻线(麻線)  拼音:má xiàn
用麻搓成的线。《说郛。卷三四。漫笑录》:「老姥自言,病痁求药。公随行偶有药,取以遗之。姥酬以麻线一缕。」
《漢語大詞典》:麻索
麻制绳索。墨子·备蛾傅:“以木为上衡,以麻索大徧之,染其索涂中。”元史·河渠志三:“逆流排大船二十七艘,前后连以大桅或长桩,用大麻索,竹絙绞缚,缀为方舟。”《水浒传》第三二回:“把 宋江 捉翻,一条麻索缚了。”
分類:麻制绳索
《漢語大詞典》:薄借
即不借。一种麻制的草鞋。周礼·夏官·弁师“王之皮弁,会五采玉璂,象邸,玉笄” 汉 郑玄 注:“璂读如薄借綦之綦。綦,结也。” 贾公彦 疏:“ 汉 时有薄借綦之语,故读从之,亦取结义。”参见“ 不借 ”。
《國語辭典》:不借  拼音:bù jiè
1.不愿意将物品给他人使用。如:「这样的物品仅剩一个,我不借给任何人。」
2.草鞋。说法有二:一说为以其轻贱易得,人人自有,不必假借,故称草鞋为「不借」。见晋。崔豹《古今注。卷上。舆服一》。一说为仙人凤子有草鞋一双,不相假借,邻人怒詈之,凤子即以草鞋掷与,化鹤而去,故称草鞋为「不借」。见元。伊世珍《琅嬛记。卷上》。
《漢語大詞典》:白麻纸(白麻紙)
用苘麻制造的纸。 唐 制,由翰林学士起草的凡赦书、德音、立后、建储、大诛讨及拜免将相等诏书都用白麻纸。因以指重要的诏书。 唐 白居易 《杜陵叟》诗:“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三:“学士制不自中书出,故独用白麻纸而已。” 瞿蜕园 《历代职官简释·翰林学士》:“凡詔书皆用黄麻纸,概由中书省颁布,惟翰林学士所撰以上各种詔书则用白麻纸。”亦省称“ 白麻 ”。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白麻云色腻,墨詔电光粗。”新唐书·百官志一:“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 宋 张孝祥 《浣溪沙·刘恭父席上》词:“万旅云屯看整暇,十眉环坐却娉婷。白麻早晚下天庭。” 清 钱谦益 《六月廿七日舟发潞河书事感怀寄中朝诸君子》诗之二:“紫阁虚传闻禁漏,白麻遽欲下 延英 。”
《漢語大詞典》:麻带(麻帶)
麻制的腰带。古丧礼服饰。礼记·少仪:“葛絰而麻带。” 孔颖达 疏:“妇女尚质,所贵在要带,有除无变,终始是麻,故云麻带也。”
《国语辞典》:大麻中毒  拼音:dà má zhòng dú
吸食大麻制剂后会有迷幻现象。过量则导致晕眩、虚脱,甚至中毒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