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9,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麦收
麰麦
菽麦
陇麦
荞麦
大麦
米麦
蚕麦
麦禾
秋麦
新麦
麦黄
荠麦
麦花
收麦
《漢語大詞典》:麦收(麥收)
收割麦子。《人民文学》1981年第1期:“今年麦收,一人准备三把镰刀。”
《漢語大詞典》:麰麦(麰麥)
大麦。孟子·告子上:“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於日至之时,皆孰矣。” 赵岐 注:“麰麦,大麦也。”亦泛指麦。梁书·元帝纪:“麰麦两穗,出於 南平 之邦。” 宋 曾巩 《喜晴》诗:“眼明意豁万事快,预喜来年麰麦丰。”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三:“岁漕五等,曰正兑,米入京仓……曰麰麦,入京仓,供内府之用。”
分類:大麦
《國語辭典》:菽麦(菽麥)  拼音:shú mài
豆与麦。比喻容易分别的东西。《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三国志。卷四○。蜀书。彭羕传》:「先民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咽喉,愚夫不为也。况仆颇别菽麦者哉!」
分類:识别事物
《骈字类编》:陇麦(陇麦)
唐 虞世南 发营逢雨应诏 陇麦沾逾翠,山花湿更然。
《國語辭典》:荞麦(蕎麥)  拼音:qiáo mài
植物名。蓼科荞麦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原产中亚,温带各国广为栽培。茎高六十至九十公分。叶互生、三角形、具长柄、鞘状托叶。夏至秋开花,总状或伞房花序,花被裂片五枚,白色或淡红色。瘦果卵状三角形、有棱、黑色,可磨粉供食用或用以制酱油,也可供药用。由于瘦果具三棱,也称为「棱子」。
《國語辭典》:大麦(大麥)  拼音:dà mài
植物名。禾本科大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约三尺,中空有节。叶片长九至二十公分,平行脉。初夏开花,聚于茎顶成穗,小穗稠密,颖尖端有长芒。颖果可供食用,磨碎后作为动物饲料,麦芽为制造酒、糖的原料。麦秸可编织草帽。也称为「三月黄」。
《漢語大詞典》:米麦(米麥)
米与麦。亦泛指米麦之类的粮食。《书·费誓》“峙乃糗粮” 唐 孔颖达 疏:“説文云:糗,熬米麦也。 郑玄 云:糗,擣熬穀也。谓熬米麦使熟,又擣之以为粉也。” 元 睢景臣 《哨遍·高祖还乡》套曲:“春採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 唐玄宗 自 姚崇 、 宋璟 为相,米麦不过三四钱,千里不馈行粮。”
分類:米麦粮食
《漢語大詞典》:蚕麦(蠶麥)
指蚕与麦的收成。 唐 韩愈 《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伏乞特勑 京兆府 ,应今年税钱及草粟等,在百姓腹内徵未得者,并且停徵,容至来年蚕麦,庶得少有存立。” 宋 范成大 《田家留客行》:“好人入门百事宜,今年不忧蚕麦迟!”
分類:收成
《骈字类编》:麦禾(麦禾)
宋 苏轼 次韵范淳甫送秦少章 十年淮海人,初见一麦禾。
元 泰不华 陪幸西湖 麦禾连野迥,桑柘出林长。
《韵府拾遗 歌韵》:宋史五行志史官多记奇祥异瑞谓麦禾为常事不书惟宣和末郭药师言嘉禾合穗以新收复特书之
《漢語大詞典》:秋麦(秋麥)
(1).成熟的禾稼。穆天子传卷四:“献马三百,牛羊五千,秋麦千车,膜稷三十车。” 郭璞 注:“秋麦,禾也。” 唐 沈佺期 《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诗:“芃芃秋麦盛,苒苒夏条垂。”
(2).犹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 孙犁 《白洋淀纪事·光荣》:“可是 原生 那个媳妇渐渐不安静起来。先是常常和婆婆吵架,后来就是长期住娘家,后来竟是秋麦也不来。”
《漢語大詞典》:新麦(新麥)
新收的麦子;新熟的麦子。《左传·成公十年》“不食新矣” 晋 杜预 注:“言公不得及食新麦。” 唐 裴庭裕 东观奏记卷上:“臣恐新麦未登, 徐 师必乱,乞速命良将,救此一方。”
分類:麦子
《漢語大詞典》:麦黄(麥黄)
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多为麦子、麸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块状物,用来酿酒或制酱。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四·黄蒸:“黄衣,麦黄。此乃以米、麦粉和罨,待其薰蒸成黄,故有诸名。”
《骈字类编》:荠麦(荠麦)
唐 韩愈 琴操十首 其二 猗兰操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宋 苏轼 访张山人得山中字二首 其二 荠麦馀春雪,樱桃落晚风。
《漢語大詞典》:麦花(麥花)
麦类的花。语出 唐 杜甫 《为农》:“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宋 范成大 《初夏》诗之二:“永日屋头槐影暗,微风扇里麦花香。”
《韵府拾遗 陌韵》:收麦(收麦)
陆游诗山村处处晴收麦邻曲家家午晒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