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麦穗(麥穗)  拼音:mài suì
1.麦子所结的果实。唐。张谓 别睢阳故人诗:「夏雨桑条绿,秋风麦穗黄。」唐。戴叔伦 崇德道中诗:「暖日菜心稠,晴烟麦穗抽。」
2.武器名。即三截棍。《六部成语注解。兵部》:「麦穗流星:麦穗者,俗名三截棍,坚木短棍三根,以铁练成一处。」
《漢語大詞典》:金麦穗(金麥穗)
古时系帷帐用的形如麦穗的金黄色绳子。 北周 庾信 《梦入堂内》诗:“幔绳金麦穗,帘钩银蒜条。” 倪璠 注:“言金绳如麦穗……象其形也。”亦省作“ 金麦 ”。 宋 杨万里 《题吴梦古乐府》:“金麦褰帷银蒜钩,水光殿后月华楼。” 清 陈维嵩 《海棠春·闺词和阮亭原韵》词:“春闺金麦微微响,青凤脛轻移银网。”
《漢語大詞典》:麦穗两岐(麥穗兩岐)
(1).一麦两穗。旧时以为祥瑞,以兆丰年。亦用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后汉书·张堪传:“﹝ 堪 ﹞乃於 狐奴 开稻田八千餘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 张君 为政,乐不可支。’”亦作“ 麦穗两歧 ”。
(2).比喻相像的两样事物。《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麦穗两歧,农人难辨。”
《國語辭典》:麦穗两歧(麥穗兩歧)  拼音:mài suì liǎng qí
一麦生出双穗。为丰年的徵兆。语出《后汉书。卷三一。张堪传》:「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后比喻相像的两事物。《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麦穗两歧,农人难辨。」也作「麦秀两歧」。
《國語辭典》:麦穗两歧(麥穗兩歧)  拼音:mài suì liǎng qí
一麦生出双穗。为丰年的徵兆。语出《后汉书。卷三一。张堪传》:「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后比喻相像的两事物。《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麦穗两歧,农人难辨。」也作「麦秀两歧」。
《漢語大詞典》:麦穗两岐(麥穗兩岐)
(1).一麦两穗。旧时以为祥瑞,以兆丰年。亦用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后汉书·张堪传:“﹝ 堪 ﹞乃於 狐奴 开稻田八千餘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 张君 为政,乐不可支。’”亦作“ 麦穗两歧 ”。
(2).比喻相像的两样事物。《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麦穗两歧,农人难辨。”
《漢語大詞典》:麦头(麥頭)
麦穗。 宋 苏轼 《五禽言》诗之四:“壠上麦头昂,林间桑子落。” 宋 范成大 《刈麦》诗:“麦头熟颗已如珠,小阨惟忧积雨餘。”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一三章:“他把场板上的麦鱼子、麦秸打扫干净,又用杈子沿着垛根清理着散碎的、被雨水冲泡过的麦头,把它们归到一堆儿晒。”
分類:麦穗
《漢語大詞典》:青鬣
指新抽的麦穗。因其色青绿而有芒,故称。 明 袁宏道 《和王以明山居韵》之七:“近郊多麦陇,青鬣好柔丰。”
分類:麦穗青绿
《國語辭典》:麦芒(麥芒)  拼音:mài máng
麦穗上的芒。如:「只见一大片的麦芒在风中摇动。」
分類:麦芒麦穗
《国语辞典》:笠帽  拼音:lì mào
用竹叶、麦穗等编成,用以防晒遮雨的帽子。清。徐珂《清稗类钞。隐逸类。图鞳布筑墓宇傍》:「短裘笠帽,望之如神仙中人。好吟咏,有靖节、放翁之风。」
《漢語大詞典》:捃刀
拾取麦穗的农具。
《漢語大詞典》:麦鱼子(麥魚子)
麦子脱粒扬场后剩下的秕粒、麦穗等。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一三章:“他把场板上的麦鱼子、麦秸打扫干净,又用杈子沿着垛根清理着散碎的、被雨水冲泡过的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