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63,分51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争鹿
卧鹿
巨鹿
鹿冠
鹿径
鹿田
隍鹿
扑鹿
禽鹿
麛鹿
鹿心
鹿奔
分鹿
鸡鹿塞
鹿为马
《國語辭典》:争鹿(爭鹿)  拼音:zhēng lù
比喻争夺政权。参见「逐鹿」条。
分類:争夺政权
《漢語大詞典》:卧鹿
宋 时的一种饼食,用作吉庆礼品。以形作卧鹿状,“鹿”与“禄”谐声,故名。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凡孕妇入月﹞用盘合装送馒头,谓之分痛。并作眠羊、卧鹿、羊生菓实,取其眠卧之义。”宋史·礼志十八诸王纳妃定礼中有眠羊、卧鹿、花饼、银胜、小色金银钱等物。
《漢語大詞典》:巨鹿
1.古湖泽名。在今河北省巨鹿县北。又称广阿泽。
2.秦代县名。项羽破秦军处,在今河北省平乡县。
3.郡名。秦置,汉因之。唐名邢州,其地约当今河北省南自平乡任县至晋县藁城一带地区。
《漢語大詞典》:鹿冠
见“ 鹿皮冠 ”。
《國語辭典》:鹿皮冠  拼音:lù pí guān
鹿皮做的帽子。古代隐士所戴的帽子。《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令彪著布单衣、鹿皮冠,杖而入,待以宾客之礼。」
《骈字类编》:鹿径(鹿径)
宋 陆游 夏日杂咏四首 其一 幽寻穷鹿径,静钓杂鸥群。
《漢語大詞典》:鹿田
即鹿场。 宋 谢翱 《和方四隐君》:“鹿田在其颠,肺石来风雨。”参见“ 鹿场 ”。
《國語辭典》:鹿场(鹿場)  拼音:lù chǎng
养殖鹿只的场所。如:「现代鹿场经营者必须更注重环境卫生与疾病防治。」
分類:休息场所
《漢語大詞典》:隍鹿
列子·周穆王:“ 郑 人有薪於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之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后因以“隍鹿”喻梦幻虚无。 宋 文天祥 《挽龚用和》诗:“名利无心付隍鹿,诗书有种出烟楼。”亦作“ 隍下鹿 ”。 王德钟 《十九岁述怀》诗之二:“得失浑忘隍下鹿,餐眠应笑栅中豚。”参见“ 覆鹿寻蕉 ”。
分類:梦幻虚无
《國語辭典》:覆鹿寻蕉(覆鹿尋蕉)  拼音:fù lù xún jiāo
郑国有樵夫打死一只野鹿,用蕉叶把它覆盖藏起来,后却忘记所藏地方,以为是一场梦。典出《列子。周穆王》。后比喻把真实的事情看作梦幻。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三一出:「鸊鹈寒莎鸡动,乌轮兔驾迅长空,覆鹿寻蕉恍梦中。」也作「覆鹿遗蕉」、「覆蕉寻鹿」。
《國語辭典》:扑鹿(撲鹿)  拼音:pū lù
拟声词。形容鸟拍翅的声音。宋。杨万里 昭君怨。偶听松梢扑鹿词:「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也作「扑漉」。
分類:象声词
《漢語大詞典》:禽鹿
犹禽兽。鸟兽。史记·李斯列传:“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彊行者耳。” 司马贞 索隐:“禽鹿,犹禽兽也。言禽兽但知视肉而肉之。”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由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羈,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清 唐甄 潜书·贞隐:“于是以富贵为陋,贫贱为高;卿相为污,野人为洁;乱不出,治亦不出; 桀 紂 招之不来, 尧 舜 招之亦不来。若此者,禽鹿之类也。”
分類:禽兽鸟兽
《骈字类编》:麛鹿
桯史王义丰赋馆娃曰悉陂池于台榭倏一变而梵宇入笙歌于海云令声钟而转鼓俨麛鹿之容与瞰僧仪而观睹
《骈字类编》:鹿心
北梦琐言江陵松滋枝江村射鹿者率以淘河鸟胫骨为管以鹿心上脂膜作簧吹作鹿声有大号小号呦呦之异或作麀鹿声则麚鹿毕集茥为牝声所诱人得彀矢而注之
《骈字类编》:鹿奔
诗鹿斯之奔维足伎伎鹤皇甫松大隐赋山鹿奔而草低野 飞而桂袅
《漢語大詞典》:分鹿
(1).列子·周穆王谓: 郑 人有薪于野者,毙奔鹿而藏诸隍中,覆以蕉叶。俄而忘其藏处,遂以为梦。而沿途诵其事。傍人有闻者,因其言而取之。薪者是夜真梦藏鹿之处及得鹿之人。次日晨按所梦往索,及涉讼。士师遂中分其鹿予此二人。后因以“分鹿”喻将真作梦,将梦作真,错乱颠倒。 宋 黄庭坚 《和刘景文》诗:“分鹿谁觉梦,亡羊路南北。”
(2).犹逐鹿。谓国家政权瓦解之时,群雄乘机起而争夺天下。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题蒲涧寺》词:“歷歷 汉 初 秦 季事,山下瓜犹未熟。过眼见、羣雄分鹿。”参见“ 逐鹿 ”。
《國語辭典》:逐鹿  拼音:zhú lù
语本《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鹿为猎取的对象,比喻帝位,逐鹿意指争夺政权。如:「逐鹿中原」、「群雄逐鹿」。也作「争鹿」。
《國語辭典》:鸡鹿塞(雞鹿塞)  拼音:jī lù sài
地名。位于今蒙古境内磴口西北的哈萨格峡谷口。是古代贯通阴山南北的交通要冲。也称为「鸡塞」。
分類:西北
《漢語大詞典》:鹿为马(鹿爲馬)
“指鹿为马”的略语。 宋 王安石 《桃源行》:“ 望夷宫 中鹿为马, 秦 人半死 长城 下。”参见“ 指鹿为马 ”。
《國語辭典》:指鹿为马(指鹿為馬)  拼音:zhǐ lù wéi mǎ
本指赵高献给秦二世一只鹿,故意指称是马,并问臣子是鹿或马,而将答鹿者暗中杀害,使群臣畏惧自己,以谋篡位。典出《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后比喻颠倒是非。《周书。卷一。文帝纪上》:「欢威福自己,生是乱阶,缉构南箕,指鹿为马。」《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东床已招佳选,何知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也作「指鹿作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