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83,分53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水鹤
鹤头
鹤过
鹤子
鹤野
鹤形
梅鹤
鹤翔
凫鹤
鹤雏
鹤经
调鹤
瘗鹤铭
云中鹤
鹤市
《國語辭典》:水鹤(水鶴)  拼音:shuǐ hè
铁路旁供水给蒸汽机车的装置。其弯下的管子可左右旋转,形状如鹤头。
《漢語大詞典》:鹤头(鶴頭)
(1).书法笔法名。 唐 王履贞 《太学壁经赋》:“垂露悬鍼,鹤头蚊足,酌前修之楷模,为后来之轨躅。”
(2).诏书。古时征辟贤士的诏书用鹤头书体写。 清 沈皞日 《庆清朝·赠别黄俞邰用张玉旧韵》词:“柳暗鶯帘,雨飞花幔,鹤头催渡 桑乾 。”
(3).指鹤嘴锄。 清 郭麟 《买陂塘·题种水图用原韵》词:“随身但有閒渔具,那用鹤头鸦觜?”参见“ 鹤嘴锄 ”。
《漢語大詞典》:鹤嘴锄(鶴嘴鋤)
亦作“ 鹤觜锄 ”。 即鹤嘴镐。 清 曹寅 《可亭过访即事口占》:“药囿閒抛鹤觜锄,亲情还摘雪畦蔬。” 沙汀 《凶手》:“从庙门口望出去,已经看不见一只尖底背篼,也听不见一声鹤嘴锄掘土的声响了。”参见“ 鹤嘴镐 ”。
分類:鹤嘴锄
《骈字类编》:鹤过(鹤过)
唐 张说 游洞庭湖湘 岩坛有鹤过,壁字无人识。
《漢語大詞典》:鹤子(鶴子)
(1).幼鹤。文选·木华〈海赋〉:“鳬雏离褷,鹤子淋渗。” 李善 注引西京杂记:“ 太液池 ,其閒鳬雏鹤子,布满充积。离褷淋渗,毛羽始生之貌。” 唐 杜审言 《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之四:“鹿麛衝妓席,鹤子曳童衣。” 清 吴伟业 《包山寺赠古如和尚》诗:“咒鉢蛟人听,弹棋鹤子惊。”
(2).鹤卵。旧题 三国 魏 曹丕 《列异传》:“ 吴 时 长沙 邓卓 为神,遣马卬之。见物在下,纷纷如雪。 卓 问持马者,曰:‘此海上白鹤飞也。’一人便取鹤子数枚与 卓 。”
(3).以鹤为子。参见“ 鹤子梅妻 ”。
《漢語大詞典》:鹤子梅妻(鶴子梅妻)
指 宋 隐士 林逋 以鹤为子、以梅为妻事。 清 董以宁 《河满子·同程村闲话》词:“若比 孤山 林处士 ,但非鹤子梅妻。”亦喻指妻子儿女。 清 复侬氏 等《都门纪变百咏》之六四:“健儿拥护出京都,鹤子梅妻又橘奴。”
分類:隐士林逋
《骈字类编》:鹤野(鹤野)
诗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函阎长言丁氏思祖亭诗见凫 下
《漢語大詞典》:鹤形(鶴形)
鹤的形态。形容人形体清瘦。 唐 李翱 《赠药山高僧惟俨》诗:“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宋 刘克庄 《木兰花慢·渔父》词:“海滨蓑笠叟,驼背曲,鹤形臞。” 明 林兆珂 《病起漫成》诗:“鹤形宁怯瘦,龙性故难驯。”
《漢語大詞典》:梅鹤(梅鶴)
梅与鹤。 鲁迅 《集外集·〈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诗》:“坟坛冷落将军 岳 ,梅鹤凄凉处士 林 。”参见“ 梅妻鹤子 ”。
《國語辭典》:梅妻鹤子(梅妻鶴子)  拼音:méi qī hè zǐ
宋林逋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植梅养鹤以为伴,逍遥自在。因其无妻无子,故称为「梅妻鹤子」。典出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人事》。后比喻清高或隐居。也作「梅鹤因缘」、「妻梅子鹤」。
《骈字类编》:鹤翔(鹤翔)
瑞应图师旷鼓琴通于神明而白鹤翔池梁武帝围棋赋列两阵驱双轨徘徊鹤翔差 燕起
《骈字类编》:凫鹤(凫鹤)
唐 顾况 杂曲歌辞 游子吟 蒲荷影参差,凫鹤雏淋涔。
唐 姚合 题凤翔西郭新亭 鱼龙听弦管,凫鹤识旌旗。
宋 欧阳修 汝瘿答仲仪 噫人禀最灵,反不如凫鹤。
《骈字类编》:鹤雏(鹤雏)
宋 陆游 闲中乐事二首 其一 扫地收松粉,全巢买鹤雏。
《漢語大詞典》:鹤经(鶴經)
《相鹤经》。 宋 林逋 《留题李颉林亭》诗:“无琴枕《鹤经》,尽日卧林亭。” 宋 秦观 《和程给事赠虞道判》之一:“夜考《鹤经》分七九,晓占岁气辨黅丹。”
《漢語大詞典》:调鹤(調鶴)
驯良的白鹤。 清 王广心 《大梁行送林子》诗:“空梁夭矫堕盘龙,古柏阴森少调鹤。”
分類:驯良白鹤
《國語辭典》:瘗鹤铭(瘞鶴銘)  拼音:yì hè míng
一种碑铭。梁天监十三年华阳真逸撰。正书,文自左至右。碑在江苏省丹徒县焦山崖石上,后陷落江中,南宋中曾挽出,后复堕江,清康熙间陈鹏年募工出之,共五石。
《漢語大詞典》:云中鹤(雲中鶴)
见“ 云中白鹤 ”。
《國語辭典》:云中白鹤(雲中白鶴)  拼音:yún zhōng bái hè
语出《三国志。卷一一。魏书。邴原传》裴松之注引《原别传》:「邴君所谓云中白鹤,非鹑鴳之网所能罗矣。」比喻人品高洁、不同凡俗的人。《南史。卷四九。刘怀珍传》:「歊矫矫出尘,如云中白鹤。」
《漢語大詞典》:鹤市(鶴市)
据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载: 吴王 阖闾 有女,因怒王而自杀。王痛之,厚葬于 阊门 外。下葬之日,王令舞白鹤于 吴 市中,令万民随而观之,还使男女与白鹤俱入 羡门 ,因发机以掩之,杀生以送死。后即以“鹤市”别称 姑苏 ,即今 江苏省 苏州市 。 明 李士标 《秋日偕卞润移棹虎丘》诗:“ 虎疁 北拒通关路, 鹤市 西来尽佛宫。” 清 曹寅 《白杜鹃雌雄一双江天御得自吴门索题漫赋》诗之二:“携归 鹤市 春将晚,行过 蚕丛 客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