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润州丹阳人,字伯寿,号黄鹤山人,翟汝文子。以父任入官,好古文,性孤介,不苟合。自谓为吏必以戆罢。弃官归,著书自娱。有《籀史》。
全宋诗
翟耆年,字伯寿,耳先开封(今属河南)人,居丹阳(今属江苏)。汝文子。以父任入官,自谓为吏必以戆罢,放浪山水间。有《籀史》二卷。事见《嘉定镇江志》附录,《宋史翼》卷二八有传。
全宋文·卷四二四八
翟耆年,字伯寿,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汝文长子。好古文及黄老言。以父任入仕,介褊不苟合。质不任吏,少即退休,放浪山谷间,以著书自娱。既老,环舍植桐百本,自号󶺺老隐。著有《籀史》二卷(今存上卷)。见所撰《翟忠惠家传》及《嘉定镇江志》卷一八。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子方,临川人。出家上清宫号清壑樵史别号雪鹤山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杭州路钱塘人。弃俗为全真道士,居钱塘吴山紫阳庵。一日召妻王守素入山,付所书四句诗,坐抱一膝而逝,年六十三。

人物简介

元诗纪事
致中字鹤龄,号华阳山人,宛陵人。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鹤龄,号华阳山人。宛陵人。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简介
述律杰,即萧存道(从道),一名铎尔直(朵儿只),号野鹤。其先祖本辽东贵族,辽太宗时赐姓萧,金灭辽,改述律曰石抹(意为奴婢)以贱辱之。杰之曾祖石抹氏居太原阳曲,从元太祖征伐有功,授蜀之保宁万户,子孙世袭,杰袭职后,耻以石抹为姓,抗言于朝,得复姓述律(萧)。
王忠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栗州人。负志奇伟,不乐仕进。多与奇士游,弹琴弈棋,终日坐茂林中。后隐芦芽山,改名云鹤。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茂弘,号鹤斋,信州贵溪人。志贞一之学隐居白屋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0—1345 【介绍】: 名一作吉甫。元太原人,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美容仪,能词章,工散曲杂剧。不仕,居江湖间四十年,晚年流寓杭州。有杂剧《两世姻缘》、《扬州梦》及《金钱记》及小令、套曲等。
释明孜 朝代: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明孜。字舜田。浙之黄岩人。童幼读书。记性绝人。内典过目。辄神解心领。往仙居三学寺。礼雪山景公落发。闻天童坦禅师道望。诣之一见。问曰。达磨不东来。二祖不西往。其意云何。师应声曰。金不博金。水不洗水。坦曰。此子。机锋敏绝。宗门令器也。因遍参耆硕。若古林茂公。竺原道公。东州永公。元叟端公。东屿海公。尤器重之。时日溪泳公。居天宁。拉掌三藏。相与激扬宗旨。声誉益著。泰定初。始领陀。如天台之净惠。仙居之广度。处州之连山。皆师敷座处。寻谢院。归隐雁山。为登高临深久计。而丞相别怯里不花。强起王天宁。辞不获。乃笑曰。出处随缘尔。遂行。先是寺毁于火。师至升堂集众扬翇。曰吾徒赤手。尚能有所建立。况兹寺力犹可为乎。于是众志坚一。施财以资经始。曾不踰年。而穹殿突堂。重门修庑。凡楼阁库藏之制。靡不雄伟壮丽。内外秩然。行院上师行。锡金襕衣。佛智普慧之号。师法轮初轫时。每为三学诸宿所牵。曰。此吾师受经地。其可使为他山重乎。如斯至再。累历望刹。说法。时众林立捧拥。气肃如秋。闲则诗文自娱而已。尝即中峰下。辟室以居。松下畜一鹤。自号鹤松主人。每朝夕瀹茗款客。引鹤起舞。顾影蹁跹。翛然自得。外虑不入于心。忽一日鹤死。赋诗悼之。不踰年。师亦厌世矣。师生赤城黄岩之野。赫然名动东南。生能被恩宠于朝。死能使公卿贵人。奔走叹惜。非其卓行高识。有以异乎人者。其何以致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1?—1385 【介绍】: 元明间浙江湖州人,字叔明,以隐居于仁和之黄鹤山,号黄鹤山樵,亦作黄鹤樵者,又号香光居士。赵孟頫外孙。敏于文,工画山水人物,与黄公望、倪瓒、吴镇为元末四家。元末曾官理问。画山水师巨然,得外氏法,诗画与倪瓒齐名。芒鞋竹杖,居山中几三十年,作画均以“万壑在胸”为基础。明洪武初知泰安州,尝谒胡惟庸于私第,惟庸既诛,牵连下狱瘐死。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八
蒙字叔明,吴兴人。元末官理问。洪武初,为泰安知州。坐胡党死。 (王达《听雨楼诸贤记》:王蒙字叔明,号黄鹤山樵,赵松雪之外孙也。素好画,得外氏法,然不求姘于时,惟假笔意以寓其天机之妙。为文章不尚矩度,顷刻数千言可就。 都穆《谈纂》。王叔明洪武初为泰安知州,泰安厅事后有楼三间,正对泰山。叔明画泰山之胜,张绢素于壁,每兴至,辄一举笔,凡三年而画成,傅色都了。时陈惟允为济南经历,与叔明皆妙于画,且相契厚。一日胥会值大雪,山景愈妙,叔明谓惟允曰:「改此画为雪景可乎?」惟允曰:「如傅色何?」叔明曰:「我姑试之。」以笔涂粉,色殊不活。惟允沈思良久,曰:「我得之矣。」为小弓夹粉笔、张满弹之,粉落绢上,俨若飞舞之势,皆相顾以为神奇。叔明就题其上曰《岱宗密雪图》。自誇以为无一俗笔,后惟允固欲得之,叔明因辍以赠。陈氏宝此图百年,非赏鉴家不出,松江张学政廷采,好奇之士,亦善丹青,闻陈氏蓄是图,往观之,卧其下两日不去,以为斯世不复有是笔也。徐武功尤爱之,尝谓客曰:「予昔亲登泰山,是以知斯图之妙。诸君未尝登,其妙处不尽知也。」后以三十千归嘉兴姚御史公绶,未几姚氏火作,此画亦付煨烬。惜哉! 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黄鹤山樵王叔明为钱塘崔彦晖作《云林小隐图》。叔明所长在重岩复嶂、枫丹栗黄,宏丽之致耳。而此图则清远滃郁,大有北苑、襄阳妙致,骤见之以为大痴老人,又疑老人不办是也。图后意似小未尽,问之王百谷,云:「犹及见全本,盖少有浥澜,为装师截去耳。」题署者僧泐季潭。叔明既手书所撰云林词,而同时为辞赋记序诗歌者凡廿七人,多佳士。而馀所知仅山阴王裕、金华苏伯衡、始丰徐一夔、嘉兴鲍恂、桐卢俞和、临安钱宰、会稽唐愚士而已。沈道祯戏谓馀惜不及文待诏生,当一一为考以报。盖待诏最能详胜国先朝士大夫始末故也。 《六砚斋笔记》:王叔明仿董北苑《风雨萧寺图》,气韵掀簸,物象俱备,不知较北苑所作相去几何?顾叔明自是写图手,远近位置历然,不为山林烟霭之所汩没。余又见其为陶宗仪写《南村图》,凫鸭猫犬,纺车舂碓,家人器具,一一毕备,若子久浑厚,云林疏简,虽各极所擅,而施之以图,似终逊黄鹤矣。云间沈良者题曰:「墨云拥高山,顷刻风雨至。划然海潮声,草木争偃地。旷野少人行,山僧独归去。衲衣尽沾湿,敲户何急事?仓皇前村民,乘屋一何亟!一婢已抱瓮,一妇更持器。重茅惜被卷,破屋家所寄。戴笠者渔郎,理网屈双臂。老翁若望家,担物终不弃。陆走尚甚危,水行可无畏?前溪风雨恶,篙折水流驶。行者当早归,居者不豫备。北苑为此图,黄鹤师其意。想见晚来睛,云净山横翠。始信霎时间,真宰时相戏。予家有董北苑《风雨萧寺图》,是思陵所题,笔法高古精绝。叔明相访,出以示之,称赏不置。子辄以赠之。叔明为临此卷,予展赏题此俚言,时至正庚寅秋七夕次日也。华溪沈良。」俞焯题云:「郎娘屋破葺茅茨,风雨溪山树欲飞。出世不知休歇去,缁郎何事始知归。俞焯题于都城寓舍。」张远题云:「吾师一峰道人,曾有模董源《风雨萧寺图》,今见此可谓双剑,神物须合,子中其藏之以俟。云间张远。「竹懒曰:「馀憾不得见一峰作。合参两家笔法。」 张丑《清河书画舫》:王叔明小画一帧,首题岩居高士,次题「黄鹤山人王蒙为雅宜山中陈惟寅画」。笔法秀雅,积墨清润,点染之间,咫尺千里,自非胸襟洒落,心手和调,断断不能以成斯图。益知名下无虚士。观此真迹,殊觉伪者甚可笑也。同时倪、郑二公,各有诗题额云:「幼舆丘壑末忘情,万叠青山照眼明。拟向画图深处住,一檐晁日听松声。遂昌尚左生。」「笔精墨妙王右军,澄怀卧游宗少文。叔明绝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倪瓒。」其后叔明自题选体一首,断续不可以句,借无王集参补附此。今图尚藏陈公云礽处,第恨纸弊墨残,粗存梗概,正犹隔雾看花,惟想像神妙耳。信乎画法之工也! 张丑《真迹日录》;黄、王合作小幅,「仆暇日为郡曹刘彦敬画《竹趣图》甫毕,而一峰黄处土见过,仆出此求印正。处士以为可为添一远山并樵径,天趣迥殊,顿增深峻矣。时省郎耿君督兵华亭,索仆画甚急,思拙笔弱,顷刻不就,因辍此奉献。吴兴王蒙敬题。」「叔明公子,文敏公之外孙也。天姿神品,其于翰墨,深入晋、汉,至于鉴裁,尤所精诣,鸥波之宅相,非予而谁耶?至正壬辰冬,□□□人公望拜□。」 田按:元季四家,惟倪、王明初尚存。董宗伯云:「叔明画从赵文敏风韵中来,故酷似其舅。又泛滥唐、宋名家,而以董源、王维为宗。故其纵逸多姿,又往往出文敏规格之外。若使叔明专门师文敏,未必不为文敏所掩也。可谓名论。叔明画有题名王子蒙者,是其早岁所作。叔明一作叔铭,又号香光居士,余尝见《丹山瀛海卷》,即署斯号。叔明诗无专集可采,多据墨迹录入。画家赝托者多矣,馀所录皆据明以来赏鉴家著录,流传有绪者,庶足存其真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嘉兴人,字元初,号鹤林。年十二从李太无为道士。顺帝至正初,居吴县葑门外报恩道院,名所居为来鹤轩。事母至孝,受五雷秘文,授领神乐观事。
张鹤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张鹤,山西潞州潞城县(今山西省潞城市)人,进士出身。洪武四年(1371年),会试六十名,登进士三甲,授徽州府黟县县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3 【介绍】: 明凤阳府临淮人。从朱元璋起兵,随父作战,以副千户嗣父职指挥同知。累功官至前军都督佥事,封鹤庆侯。以蓝玉党案处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5—1424 【介绍】: 明回回人。曾祖阿老丁与弟乌马儿皆元时巨商,家居武昌。元末避乱至浙江,因方国珍歧视色目人,转徙逃匿,为童子师,或寄寓寺庙,或卖浆自给。明初还武昌。好学洽闻,精诗律,赋诗情辞悱恻,晚年学佛,结庐居父墓。有《海巢集》、《鹤年诗集》。
元诗选
鹤年,以字行,一字永庚,西域人也。曾祖阿老丁为巨商,以其赀归元世祖,世为显官。父职马禄丁,官武昌县达鲁花赤,有惠政,留葬焉。鹤年年十八,值兵乱,仓卒奉母走镇江。母殁,盐酪不入口者五年。避地越江上,又徙四明,行台省交辟不就。时方氏深忌色目人,鹤年转徙逃匿,旅食海乡,为童子师,或寄居僧舍,卖药以自给。先是生母冯阻绝东村,病死,瘗废宅中。道既通,鹤年还武昌,痛哭行求,梦其母以告,踪迹得之。齧血沁骨,棺敛以葬。晚年屏绝酒肉,庐父墓以终其身,明永乐间卒。乌斯道为作《丁孝子传》,戴叔能作《高士传》,以申屠蟠儗之。序其诗谓「注意之深,用工之至,尤在于五七言近体」。澹居老人题《海巢集》亦云:「忠义慷慨,有《骚》《雅》之遗意。」鹤年家世仕元,诸兄之登进士第者三人,遭时兵乱,不忘故国。尝有句云:「行踪不逐枭东徙,心事惟随雁北飞。」亦可悲也。录其诗为元季诸人后劲,而两兄之作附焉。
人物简介
丁鹤年(1335~1424)字永庚,号友鹤山人。生于元惠宗元统三年,卒于明太宗永乐二十二年,终年九十岁。武昌籍色目人,其父职马禄丁任武凸达鲁花赤。鹤年以父名丁为姓丁。元朝末,父官武昌,遂为武昌人。元亡,避四明。方国珍据浙东,最忌色目人,他转徙逃匿。明初,还武昌,生母已前死,不知殡处,恸哭行求,得骨以葬。晚学浮屠,结庐居父墓。鹤年好学洽闻,精诗律,自以家世仕元,赋诗情词悱恻。有《丁鹤年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