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0,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鹊华
鹊尾
双鹊
鹊起
抵鹊
鸦鹊
鹊印
鹊山
鹊绕
鹊惊
山鹊
野鹊
栖鹊
鹊影
鹊报
《漢語大詞典》:鹊华(鵲華)
(1).月光。 清 李慈铭 《月华清·秋末寄怀》词:“正鹊华红叶,待君题句。” 清 张鸣珂 《长亭怨慢·题王梦湘太守以慜柳泉选梦图》词:“薄暮,便移船载酒,试问鹊华何处。”
(2).桥名。在 山东省 济南市 大明湖 南岸。 清 朱彝尊 《省方赋》:“桥号 鹊华 ,湖名 莲子 ,踰 歷下 之旧城,寻 介丘 之遗趾。”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一:“ 鹊华 在北,惜为城堞所掩, 歷山 在南,苍翠万状。”
《漢語大詞典》:鹊尾(鵲尾)
(1).“鹊尾炉”的略称。亦泛指香炉。 宋 姚述尧 《念奴娇·瑞香》词:“醉面匀红,香囊暗惹,鹊尾烟频炷。” 元 王逢 《雨坐梧溪精舍》诗:“别巷鶯声歇,香烟鹊尾横。” 清 陈玉堪 《摸鱼儿·落花》词:“伤春瘦,宝篆慵飘鹊尾。”
(2).地名。 安徽 铜陵 至 繁昌 长江 中,有 鹊洲 。 鹊头 为 铜陵 西南 鹊头山 , 鹊尾 为 繁昌 东北 三山 。宋书·张兴世传:“时臺军据 赭圻 ,南贼屯 鹊尾 ,相持久不决。” 唐 杨炯 《李怀州墓志铭》:“ 吴王 旧邑, 楚国 先封, 江 廻 鹊尾 之城,山枕海根之治。” 清 吴伟业 《读史杂感》诗:“六师屯 鹊尾 ,双闕表 牛头 。” 吴翌凤 笺注引 冯智舒 《纲目质寔》:“ 鹊尾 ,渚名,在 庐州府 舒城县 治西北。”
《骈字类编》:双鹊(双鹊)
唐 贯休 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 其三 黄桑双鹊喜,白日有谁来。
唐 皮日休 喜鹊 弃膻在庭际,双鹊来摇尾。
宋 陆游 连日治圃至山亭又作五字四首 其一 高树鸣双鹊,清池下两凫。
《國語辭典》:鹊起(鵲起)  拼音:què qǐ
迅速的振翅高飞。比喻把握先机,乘时而发,窜升迅速。如:「声名鹊起」。《晋书。卷七一。列传。孙惠》:「今时至运集,天与神助,复不能鹊起于庆命之会,拔剑于时哉之机,恐流滥之祸不在一人。」
《漢語大詞典》:抵鹊(抵鵲)
(1). 汉 桓宽 盐铁论·崇礼:“ 南越 以孔雀珥门户, 崐山 之旁以玉璞抵乌鹊。”本谓中原所贵者,边陲贱之。后因以“抵鹊”喻大材小用。 五代 刘兼 《登邓楼书怀》诗:“瑞玉岂知将抵鹊,铅刀何事却屠龙。”
(2).借指玉璞。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中吕四月》:“藴抵鹊於文山,儼然孤秀。”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君》诗:“千言距百韵,旨趣何绰绰。孰念气如虹,飜然轻抵鹊。”
《漢語大詞典》:鸦鹊(鴉鵲)
(1).鸦鸟和喜鹊。 唐 王建 《宫词》之七二:“宫花不共外花同,正月长先一半红。供御樱桃看守别,直无鸦鹊在园中。” 宋 陆游 《游卧龙寺》诗:“翻翻林表鸦鹊语,渺渺烟边鸥鷺行。” 清 褚人穫 《坚瓠首集·乌啄蝗歌》:“ 康熙 壬子夏, 吴中 大旱,飞蝗蔽天,竹粟殆尽,蝗亦有为鸦鹊所食者。”
(2).指喜鹊。 郭沫若 《星空·广寒宫》:“这些鸦鹊们每到一定的时候,总要飞来天上架一次桥,架了又拆含回去。”
《國語辭典》:鹊印(鵲印)  拼音:què yìn
汉代张颢击破山鹊化成的石头,而得到金印的故事。典出晋。干宝《搜神记》卷九。后遂以鹊印代表印章。唐。王勃〈上绛州上官司马书〉:「鹊印蝉簪,金社发公侯之始。」
《漢語大詞典》:鹊石(鵲石)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九:“ 常山 张颢 ,为 梁州 牧。天新雨后,有鸟如山鹊,飞翔入市,忽然坠地,人争取之,化为圆石。 顥 椎破之,得一金印,文曰‘忠孝侯印’。 顥 以上闻,藏之秘府。后议郎 汝南 樊衡夷 上言:‘ 尧 舜 时旧有此官,今天降印,宜可復置。’ 顥 后官至太尉。”遂以“鹊石”为官员应天命升迁的典实。 明 张煌言 《寿安福伯邓如磐》诗:“鹊石文垂早建牙,归来长啸饵丹砂。”
《漢語大詞典》:鹊山(鵲山)
(1).古代传说中的山名。
(2).山名。在今 山东省 历城县 北 滦口镇 。魏书·地形志中:“﹝ 齐州 东魏郡 ﹞领县九…… 临邑 。”注:“ 刘骏 置, 魏 因之。有 刀环水 、 鹊山 、 隰阴城 。” 金 元好问 《济南杂诗》之四:“别有洞天君不见, 鹊山 寒食泰和年。” 清 刘富槐 《醉花阴》词:“羈怀草草匆匆极,过 鹊山 寒食,遮莫上高楼。目断平芜,不似 江 南碧。”
《骈字类编》:鹊绕(鹊绕)
梁昭明太子锦带书秋风振响鹑惊子夏之衣夜月光辉鹊绕将军之树 王起弋不射宿赋岂以窥城上之乌栖殒月中之鹊绕
《骈字类编》:鹊惊(鹊惊)
唐 钱起 裴迪南门秋夜对月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
《漢語大詞典》:山鹊(山鵲)
鸟名,古称鷽。鸣禽类。状如鹊而色深青,有文彩,彩嘴赤足,头上有白冠,尾白而长,不能远飞。尔雅·释鸟:“鷽,山鹊。” 郭璞 注:“似鹊而有文彩,长尾,嘴脚赤。”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三·山鹊
《骈字类编》:野鹊(野鹊)
唐 岑参 奉和杜相公初发京城作 野鹊迎金印,郊云拂画旗。
《韵府拾遗 药韵》:栖鹊(栖鹊)
高启闻早蛩赋息号蝉之繁喧罢栖鹊之暗警
《漢語大詞典》:鹊影(鵲影)
(1).乌鹊的身影。 唐 许浑 《宿松江驿却寄苏州一二同志》诗:“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叶溼萤光。” 宋 陆游 《南堂与儿辈夜坐》诗:“鹊影绕枝栖未稳,荷盘擎露重相扶。”
(2).忠于爱情的飞鹊,传说中为半只镜子所化。 唐 姚合 《咏镜》:“孤光常见鸞踪在,分处还因鹊影迴。” 唐 皇甫湜 《山鸡舞镜赋》:“视月中兔形自隐,窥臺上鹊影慙陈。”参见“ 鹊镜 ”。
《漢語大詞典》:鹊镜(鵲鏡)
指背面铸有鹊形的铜镜。太平御览卷七一七引 汉 东方朔 神异经:“昔有夫妇将别,破镜,人执半以为信。其妻与人通,其镜化鹊,飞至夫前,其夫乃知之。后人因铸镜为鹊安背上,自此始也。” 唐 王勃 《上皇甫常伯启》:“鹊镜临春,妍媸自远。” 唐 何据 《琥珀拾芥赋》:“云发彩於虹玉,竹乘阴於鹊镜。” 清 李调元 《天池》诗:“忽见虹桥天半跨,恍如鹊镜月中窥。”
分類:背面铜镜
《國語辭典》:鹊报(鵲報)  拼音:què bào
喜鹊的叫声。比喻喜兆。唐。元稹〈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蛛悬丝缭绕,鹊报语詀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