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1,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鹅炙
鹅眼
头鹅
鹅鹜
道士鹅
养鹅
鹅帖
鹅翎
鹅肪
鸡鹅
爱鹅
子鹅
鹅儿黄
鹅王
换白鹅
《漢語大詞典》:鹅炙(鵝炙)
(1).烤鹅;烧鹅。南齐书·刘琎传:“ 曅 与僚佐饮,自割鹅炙。”
(2). 晋 刘毅 家在 京口 ,初酷贫,尝与朋友向 江州 刺史 庾悦 借东堂共射, 悦 不许。众皆避去,唯 毅 留射如故。时 庾悦 食鹅, 毅 曰:“身今年未得子鹅,岂能以残炙见惠。” 悦 又不答, 毅 常衔之。 毅 显贵后,对 悦 报复, 悦 忿惧而死。事见南史·庾悦传晋书·刘毅传。后遂以“鹅炙”为典实,指英雄或贵人尚未发迹。 唐 李商隐 《为盐州刺史奉举李孚判官状》:“ 京口 刘生 ,方思鹅炙; 洛阳 苏子 ,已弊貂裘。” 清 吴伟业 《送纯祐兄之官确山》诗之一:“官从鹅炙贵,客向马蹄轻。”
分類:京口朋友
《漢語大詞典》:鹅眼(鵝眼)
见“ 鹅眼钱 ”。
《國語辭典》:鹅眼钱(鵝眼錢)  拼音:é yǎn qián
一种劣质的古钱。一千钱长不盈三寸,称为「鹅眼钱」。《宋书。卷七五。颜竣传》:「景和元年,沈庆之启通私铸,由是钱货乱败,一千钱长不盈三寸,大小称此,谓之鹅眼钱。」简称为「鹅眼」。
分類:劣质
《國語辭典》:头鹅(頭鵝)  拼音:tóu é
1.指天鹅飞行时,在前引领的第一只鹅。
2.最初捕得的鹅。《辽史。卷三二。营卫志中》:「皇帝得头鹅,荐庙,群臣各献酒果,举乐。更相酬酢,致贺语,皆插鹅毛于首以为乐。」
《骈字类编》:鹅鹜(鹅鹜)
宋 刘克庄 宿庄家二首 其二 牛羊晴卧野,鹅鹜晚归池。
《韵府拾遗 屋韵》:管子桓公曰弓弩多匡䡔者而重籍于民奉缮王而使弓弩多匡䡔者其故何也管子对曰鹅鹜之舍近鹍鸡鹄鸨之通远鹍鹄之所在君请式璧而聘之
《漢語大詞典》:道士鹅(道士鵝)
《晋书·王羲之传》载: 山阴 道士养好鹅, 羲之 因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后因以为典实。 唐 孟浩然 《寻梅道士》诗:“ 彭泽 先生柳, 山阴 道士鹅。” 宋 黄庭坚 《自咸平至太康鞍马间得十小诗寄怀晏叔原》:“诗入 鸡林寺 ,书邀道士鹅。” 清 朱彝尊 《万岁通天帖歌赠王舍人》:“试将射的仙人鹤,笼作 山阴 道士鹅。”
分類:山阴道士
《骈字类编》:养鹅(养鹅)
唐 张籍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其二 有地唯栽竹,无池亦养鹅。
《漢語大詞典》:鹅帖(鵝帖)
见“ 鹅羣帖 ”。
《國語辭典》:鹅群帖(鵝群帖)  拼音:é qún tiè
行草尺牍,为王献之所书,收入宋《淳化阁帖》中。墨迹已佚,后传有宋米芾临本。
《漢語大詞典》:鹅翎(鵝翎)
亦作“鵞翎”。
(1).鹅的羽毛,色白。 清 查慎行 《窳轩燕乳六雏中有一白翎者喜赋八韵》:“高比鵞翎洁,轻嫌鹤骨肥。”
(2).比喻洁白的手腕。 明 唐寅 《娇女赋》:“体修长而酥凝脂结,袵微倾而鹅翎半擘。”
《漢語大詞典》:鹅肪(鵝肪)
亦作“鵞肪”。 鹅脂。亦形容白润。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鵷毳翔衣带,鹅肪截佩璜。” 元 王逢 《奉陪杭右丞程礼部以文宇文宪佥子贞鲁县丞道原宴周左丞伯温馆舍时闻河南李平章恢复中原》诗:“荔子浆凝赤露香,鹅肪炙作黄冰冻。” 清 汪孟鋗 赵文哲 《宫扇联句》:“段竹截鵞肪,圆钉贴蟹厴。”
分類:白润
《骈字类编》:鸡鹅(鸡鹅)
李白 书情赠蔡舍人诗 闲时田亩中,搔首牧鸡鹅。
《骈字类编》:爱鹅(爱鹅)
晋书王羲之傅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漢語大詞典》:子鹅(子鵝)
幼鹅,嫩鹅。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养鹅鸭:“供厨者,子鹅百日以外,子鸭六七十日,佳。”南史·庾悦传:“ 悦 厨饌甚盛,不以及 毅 , 毅 既不去, 悦 甚不欢。 毅 又相闻曰:‘身今年未得子鹅,岂能以残炙见惠。’” 唐 陆龟蒙 《蔬食》诗:“ 孔融 不要留残膾, 庾悦 无端恡子鹅。”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进子鹅,必去其首尾,而以鸡首冠葢之。”
《漢語大詞典》:鹅儿黄(鵝兒黄)
亦作“鵞儿黄”。
(1).鹅黄色。 宋 刘弇 《清平乐》词:“东风依旧,著意随堤柳,搓得鵞儿黄欲就,天色清明廝句。” 宋 王十朋 《省中黄梅盛开同舍命予赋诗戏成四韵》:“色含天苑鹅儿黄,影蘸瀛波鸭头緑。”
(2).指鹅黄酒。 宋 陆游 《与子坦子聿元敏犯寒至东园寻梅》诗:“归来相视不得语,小榼一写鹅儿黄。”参见“ 鹅黄 ”。
《國語辭典》:鹅黄(鵝黃)  拼音:é huáng
一种娇嫩的黄色。《水浒传》第三二回:「头戴毡笠子,身穿鹅黄纻丝衲袄。」《红楼梦》第二九回:「前儿亏你还有那们大脸,打发人和我要鹅黄缎子去。」
《漢語大詞典》:鹅王(鵝王)
佛教称佛有三十二相,其一为“鹅王”。其手指、足指之间,有缦网似鹅之足,故名。《涅槃经》卷二八:“以是业缘得网縵指,如白鹅王。” 唐 李华 《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鹅王之不受泥尘,香象之顿除覊锁,未之比也。” 清 厉鹗 《夏日卧疾诚夫惠杏酪一器作此谢之》诗:“鹅王乳色白胜酥,仙杏为浆雅称无。”参见“ 三十二相 ”。
《漢語大詞典》:三十二相
佛教语。谓佛陀具有的三十二种不同凡俗的显著特征,与微细特征八十种“好”,合称“相好”。如足下安平、手指纤长、金色、丈光、身如师子、广长舌、绀青眼、顶成肉髻和眉间白毫等相。各经所举略有出入。详见大智度论卷四。 唐 欧阳詹 《福州南涧寺上方石像记》:“亭亭厥心,隐出真像三十二相。” 唐 黄滔 《丈六金身碑》:“独殿以居之,翼二菩萨於左右,三十二相足,八十种好具。” 清 赵翼 《刘荫萱远寄藏佛一尊赋谢》诗:“惜哉丈六身,缩作三寸小,难具三十二相,八十一种好。”
《漢語大詞典》:换白鹅(换白鵝)
犹换鹅。 唐 李白 《送贺宾客归越》诗:“ 山阴 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参见“ 换鹅 ”。
分類:换鹅
《漢語大詞典》:换鹅(换鵝)
晋 代书法家 王羲之 写经换鹅的典故。晋书·王羲之传:“又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按,白孔六帖卷九五作“写《黄庭经》”。 宋 陈与义 《送张迪功赴南京掾》诗之二:“看客休题凤,将书莫换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