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鸭媒(鸭媒)
唐 韩翃 送丹阳刘太真 下箸已怜鹅炙美,开笼不奈鸭媒娇。
《骈字类编》:鸭城(鸭城)
吴地记:鸭城在吴县东南二十里匠门外沙里中。 明一统志:鸭城在常州府无锡县东二十里,即吴王牧凫处。
《骈字类编》:鱼鸭(鱼鸭)
宋 戴表元 江行杂书 波深浪静鱼鸭乐,遥林堕影同飞扬。
《韵府拾遗 洽韵》:宋书孔季恭传缘湖居民鱼鸭为业及有居肆理无乐徙
《骈字类编》:春鸭(春鸭)
宋 梅尧臣 鸭雏 春鸭日浮波,羽冷难伏卵。
元 元好问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漢語大詞典》:鸭步(鴨步)
即鸭跖草。 宋 朱敦儒 《踏莎行·送子权赴藤》词:“花涨藤江,草薰鸭步,锦帆兰棹分春去。”参见“ 鸭跖草 ”。
分類:鸭蹠草
《國語辭典》:鸭蹠草(鴨跖草)  拼音:yā zhí cǎo
植物名。鸭蹠草科鸭蹠草属,一年生草本。茎高尺馀,质柔,常倾卧地面,叶互生,与竹叶相似,聚伞花序苞片近心形,基部离生,折叠,萼片三枚,花瓣三枚,碧蓝色。可作染料或绘画颜料,幼茎亦可食用,略带苦味。也称为「碧竹子」、「蓝姑草」、「露草」。
《骈字类编》:鸭凫(鸭凫)
仲弘道 檐下鸡冠花赋 鸂鶒为群,鸭凫作亚。
《骈字类编》:鸭湖(鸭湖)
水经:河水又东合檀溪水。注:水出县西柳子山下,东为鸭湖,湖在马鞍山东北。
《漢語大詞典》:鸭脚葵(鴨脚葵)
植物名。菜的一种。 唐 白居易 《官舍闲题》诗:“禄米麞牙稻,园蔬鸭脚葵。”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葵:“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
《漢語大詞典》:鸭馄饨(鴨餛飩)
食品名。 元 方回 《听航船歌》:“争似梢工留口喫, 秀州 城外鸭餛飩。” 清 吴翌凤《镫窗丛录》卷五:“ 浙 东用火哺鸭,其未成者, 嘉兴 用香盐炮之,为春月佳味,名曰鸭餛飩……今俗名嘉蛋。”
《骈字类编》:鸭蹠(鸭蹠)
夲草:鸭蹠,草名,淡竹叶,生江东淮南平地,叶如竹高,一二尺,花深碧。
《骈字类编》:鸭戏(鸭戏)
唐 徐铉 春日紫岩山期客不至 浅莎藏鸭戏,轻霭隔鸡啼。
《骈字类编》:鸭鸣(鸭鸣)
豹隐纪谈:自来县尉下乡扰人。虽监司郡守。亦不能禁止。迩来尤甚。京口旅邸中。有戏效古风雅之体。作鸡鸣诗曰鸡鸣。刺县尉下乡也。鸡鸣喈喈。鸭鸣呷呷。县尉下乡。有献则纳。鸡鸣于埘。鸭鸣于池。县尉下乡。靡有孑遗。鸡既鸣矣。鸭既羹矣。锣鼓鸣矣。县尉行矣。鸡鸣三章。章四句。
《漢語大詞典》:鸭渌(鴨渌)
见“ 鸭緑 ”。
《漢語大詞典》:鸭绿(鴨緑)
(1).亦作“ 鸭渌 ”。指 鸭绿江 。 宋 徐竞 《高丽图经·封境》:“昔以 大辽 为界,后为所侵迫,乃筑 来远城 以为阻固。然亦恃 鸭緑 以为险地。 鸭緑之水 ,源出 靺鞨 ,其色如鸭头,故以名之。”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纰漏:“ 李勣 征 高丽 ,令 元万顷 作檄。其语有‘不知守 鸭渌 之险,莫离支报’云。” 明 夏完淳 《燕问》:“灵人握手,帝跡推迁,是以 鸭緑 缠其后, 碣石 钥其前。”
(2).喻水色如鸭头浓绿。 宋 陆游 《快晴》诗:“瓦屋螺青披雾出, 锦江 鸭緑抱山来。” 清 纳兰性德 《松花江》诗:“烟光浮鸭緑,日气射鳞红。”
《漢語大詞典》:鸭垆(鴨罏)
见“ 鸭炉 ”。
《漢語大詞典》:鸭炉(鴨爐)
亦作“ 鸭罏 ”。 古代熏炉名。形制多作鸭状,故名。 宋 范成大 《西楼秋晚》诗:“晴日满窗鳧鶩散, 巴 童来按鸭炉灰。” 清 陈维嵩 《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同邹程邨彭金粟王阮宁董文友赋》词:“迴廊碧甃芭蕉叶,鸭罏瑞脑薰犹热。”
分類:熏炉形制
《漢語大詞典》:鸭卵(鴨卵)
鸭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齐民要术有咸杬子法,用杬木皮渍鸭卵。” 清 褚人穫 《坚瓠秘集·鸭卵河魨子》:“ 王 以鸭卵实生河魨子与 顺 食,竟无害。后闻海乡人云:河魨同鸭卵食,则不杀人,信然。”参见“ 鸭蛋 ”。
分類:鸭蛋
《國語辭典》:鸭蛋(鴨蛋)  拼音:yā dàn
1.鸭所产的卵。也称为「鸭子儿」。
2.零分。如:「得了鸭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