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鸦啄(鸦啄)
宋 刘克庄 和南塘食荔叹 猿偷鸦啄牧童采,林间残颗犹殷红。
《骈字类编》:鸦去(鸦去)
宋 陆游 书况 鸦去鸦归还过日,花开花落又经春。
《骈字类编》:鸦衔(鸦衔)
宋 戴表元 林村寒食 寒沙犬逐游鞍吠,落日鸦衔祭肉飞。
《骈字类编》:鸦喧(鸦喧)
明 刘基 社日偶成奉呈石末公 松柏空坛饥鼠出,枌榆落日乱鸦喧。
《骈字类编》:一鸦(一鸦)
宋 杨万里 晚晴独酌二首 其二 霜熟寒轻际晚时,帘间过影一鸦归。
《韵府拾遗 麻韵》:闻鸦(闻鸦)
苏轼诗燕坐林间时有虎高眠粥后不闻鸦
《漢語大詞典》:髻鸦(髻鴉)
即髻丫。 宋 米芾 《醉太平》词:“高梳髻鸦,浓妆脸霞,玉尖弹动琵琶。” 宋 陈与义 《清明》诗之一:“街头女儿双髻鸦,随蜂趁蝶学妖邪。”参见“ 髻丫 ”。
《漢語大詞典》:髻丫
(1).盘于头顶左右两边的发髻。 宋 苏轼 《送笋芍药与公择》诗之二:“还将一枝春,插向两髻丫。” 宋 陆游 《浣花女》诗:“江头女儿双髻丫,常随阿母供桑麻。”
(2).比喻植物顶部分杈。 清 曹寅 《冬兰》诗之一:“丛秀几釵股,顶分双髻丫。”
《漢語大詞典》:鸦路(鴉路)
鸦飞之路。比喻遥远难行的路程。 唐 萧颖士 《重阳日陪元鲁山德秀登北城瞩对新霁因以赠别》诗:“绵连 滍川 迴,杳渺鸦路深。” 唐 孟郊 《鸦路溪行呈陆中丞》诗:“鸦路不可越,三十六渡溪。有物饮碧水,高林挂青蜺。”
《骈字类编》:春鸦(春鸦)
岑参 感遇诗凤凰城头日欲斜门前高柳鸣春鸦 李嘉祐古兴诗 梧桐树上春鸦鸣,晚伴君王犹未起。
《國語辭典》:鸦头袜(鴉頭襪)  拼音:yā tóu wà
古代女子穿的歧头袜。唐。李白 越女词五首之一:「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也称为「丫头袜」。
《骈字类编》:鸦寒(鸦寒)
王十朋 会稽风俗赋 鸥浮鹬浴,鸦寒鳦瘦。
《漢語大詞典》:火鸦(火鴉)
(1).吐绶鸡(火鸡)的别名。 清 李元 《蠕范·物制》:“火鸦,火鸡也,山斲木也。大如鸦,青黑色,头有红毛,似鹤顶堆砂,毛毿毿下垂。长项修足,高二三尺……食火炭,亦斵木。”
(2).用于战事的鸦形火器。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火药:“至今上初年, 戚继光 帅 蓟门 ,又用火鸦、火鼠、地雷等物。”
(3).传说中能衔火的乌鸦。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慈乌:“ 蜀 徼有火鸦,能衔火。”
《漢語大詞典》:画鸦(畫鴉)
指妇女在额上涂鸦黄。鸦黄,古代一种化妆品。 宋 苏轼 《浣溪沙·赠楚守田待制小鬟》词:“学画鸦儿正妙年, 阳城 下蔡 困嫣然。” 宋 方岳 《送史子贯归觐且迎妇也》诗:“青灯书册夜深雨,莫为乘鸞学画鸦。” 金 王寂 《减字木兰花》词:“湖山明秀,豆蔻梢头春欲透。学画鸦儿,多少閒愁总未知。”
《漢語大詞典》:鸦山(鴉山)
指雅山茶。 雅山 ,在今 安徽省 郎溪县 南。产茶,俗传鸦衔茶子而生,故称。 唐 郑谷 《峡中尝茶》诗:“ 吴 僧谩説鸦山好, 蜀 叟休夸鸟觜香。” 宋 梅尧臣 《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昔观 唐 人诗,茶韵鸦山嘉。鸦啣茶子生,遂同山名鸦。”
分類:山茶安徽
《漢語大詞典》:青鸦(青鴉)
乌鸦。 元 成廷圭 《至正二十一年春留题平远堂》诗:“荒坟无人见白虎,新城有树啼青鸦。”
分類: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