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噎噎
(1).象声词。 宋 王安石 《试院中五绝句》之五:“萧萧疏雨吹檐角,噎噎暝蛩啼草根。”此虫鸣声。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二折:“到的二十里巡铺上,则听的那里面噎噎的啼哭。”此哽咽声。
(2).悲哽貌。 明 唐顺之 《盛孺人墓志铭》:“士鲜慷慨之节久矣,岂其素所自树立者尽然,或者鉤牵儿女子语,故噎噎不能自割。”
《漢語大詞典》:新哢
新春鸟类的鸣声。 元 袁桷 《初春思》诗之一:“冻树迴青阳,覊禽竞新哢。”
《漢語大詞典》:婴婴(嬰嬰)
象声词。鸟鸣声。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一幕第二场:“陈设颇整齐雅致,脉脉的瓶花,婴婴的鸟语,令人觉得出幽丽而静适。”
《漢語大詞典》:磔格
(1).象声词。风吹竹声。 元 黄公望 《管夫人竹窝图》诗:“翠蛟翔舞划烟雾,霜戟磔格敲天风。”
(2).象声词。鸟鸣声。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出林后,沿溪而去,水禽亦磔格乱鸣,似有所见。”
(3).象声词。难懂的语声。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偷头记:“两洋人先后行,方磔格语笑,后者忽无声,回视之,已失头而仆;前者大骇,僵立若槁木,俄顷又失其头。” 章炳麟 《訄书·订文》《正名杂义》:“然 商 周 誓誥,语多磔格,帝典荡荡,乃反易知。” 章炳麟 《訄书·订文》《定复仇之是非》:“今北方之词气大同,而南方犹多磔格。”
《漢語大詞典》:杰杰(傑傑)
象声词。鸟鸣声。 清 陈维嵩 《念奴娇·南耕堂前绿萼梅花下作,用东坡赤壁词韵》词:“春寒犹沍,冻禽惊起杰杰。”
《漢語大詞典》:嘤声(嚶聲)
鸟和鸣声。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杂夭采於柔荑,乱嚶声於緜羽。”
《漢語大詞典》:箫吟(簫吟)
箫的鸣声。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三:“笛奏龙鸣水,簫吟凤下空。”
分類:鸣声
《國語辭典》:睆睆  拼音:huǎn huǎn
1.穷视的样子。《庄子。天地》:「内支盈于柴栅,外重纆缴,睆睆然在纆缴之中,而自以为得。」
2.鸟鸣声。元。舒頔〈折桂令。寿张德中时三月三日〉曲:「且莫说莺儿睆睆,试听他燕子喃喃。」
《漢語大詞典》:鷕鷕
(1).雉鸣声。文选·潘岳〈射雉赋〉:“麦渐渐以擢芒,雉鷕鷕而朝鴝。” 徐爰 注:“鷕鷕,雉声也。” 宋 曾巩 《初夏有感》诗:“雉鷄五色绣新翮,鷕鷕慕匹相随鸣。”
(2).叹息声。 唐 孟郊 《秋怀》诗之十三:“衰毛暗相刺,冷痛不可胜。鷕鷕伸至明,强强揽所凭。”
《漢語大詞典》:噍噍
鸟鸣声。《文选·扬雄〈羽猎赋〉》:“王雎关关,鸿雁嚶嚶,羣娱乎其中,噍噍昆鸣。” 李善 注:“噍,与‘啾’同。” 吕向 注:“噍噍,鸣声。” 汉 马融 《长笛赋》:“山鸡晨羣,壄雉鼂雊。求偶鸣子,悲号长啸。由衍识道,噍噍讙譟。”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八:“一只夜鸣鸟,噍噍的在半空里划过,只有从声音里可以听出它的存在。”
《漢語大詞典》:啑啑
象声词。虫鸣声。 金 宋景萧 《春雪用上官明之韵》:“啑啑春虫闹扑窻,地炉茶鼎蚓声长。”
《國語辭典》:林离(林離)  拼音:lín lí
1.淋漓。汉。司马相如〈大人赋〉:「滂濞泱轧,丽以林离。」
2.古代西夷地区的音乐。
《漢語大詞典》:嘤喔(嚶喔)
(1).鸟鸣声。 晋 傅玄 《啄木》诗:“緶缘树间喙如锥,嚶喔嚶喔声正悲。”
(2).形容声音娇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九郎:“女似悟其言之为己者,离榻起立,嚶喔而言曰:‘去休!’” 何垠 注:“声娇细也。”
《国语辞典》:睆睍  拼音:huǎn xiàn
鸟鸣声。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一会价弄睆睍新腔,一会价学绵蛮妙语。」
《國語辭典》:唧啧(唧嘖)  拼音:jí zé
拟声词。形容虫鸣声。唐。陆龟蒙〈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诗:「唧啧蛩吟壁,连轩鹤舞楹。」
分類:虫鸣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