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涌琴高
 
琴高乘
 
琴高双鲤
 
琴高骑鱼
 
琴高骑鲤
 
琴高鲤
 
琴鲤
 
赤鲤乘
 
跨赤鲤
 
踏神鲤
 
随琴高
 
鞭锦鳞
  
相关人物
琴高


《搜神记》卷一
琴高,赵人也。能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涿郡间二百馀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子,与诸弟子期之。曰:「明日皆洁斋候。」于水旁设祠屋。果乘赤鲤鱼出,来坐祠中。且有万人观之。留一月,乃复入水去。
《列仙传》卷上〈琴高〉
琴高,赵人。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涿水中。取龙子与弟子期至日,皆洁斋候于水旁,设祀。果承赤鲤,来坐祠中,且有万人观之。留一月,复入水去。
《太平广记》卷四〈神仙四·琴高〉~24~
琴高者,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涿郡间,二百馀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子,与弟子期之曰:「皆洁斋,候于水旁,设祠屋。」果乘赤鲤来,坐祠中,且(且原作旦,据明抄本改)有万人观之。留一月余,复入水去。

简释

乘鲤:指成仙升天。唐刘禹锡《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斐然继声》:“羽化如乘鲤,楼居旧冠鳖。”


例句

愿得随琴高,骑鱼向云烟。 岑参 阻戎泸间群盗

羽化思乘鲤,山漂欲抃鳌。 李群玉 洞庭风雨二首之二

走天呵白鹿,游水鞭锦鳞。 李贺 兰香神女庙

他年控鲤升天去,庐岳逋民愿从行。 王贞白 送芮尊师

东游借得琴高鲤,骑人蓬莱清浅中。 陆龟蒙 高道士

轻如控鲤初离岸,远似乘槎欲上天。 韦庄 和侯秀才同友生泛舟溪中相招之作

典故
相关人物
王祥


《三国志》卷十八《魏书·吕虔传》
「请琅邪王祥为别驾,民事一以委之,世多其能任贤。」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孙盛《杂语》:「祥字休徵。性至孝,后母苛虐,每欲危害祥,祥色养无怠。盛寒之月,后母曰:『吾思食生鱼。』祥脱衣,将剖冰求之,少顷,坚冰解,下有鱼跃出,因奉以供,时人以为孝感之所致也。」
《晋书》卷三十三《王祥传》
「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典故
相关人物
孔子
 
孔鲤

参考典故
趋庭


《孔子家语》卷九《本姓》
孔子三岁而叔梁纥卒,葬于防。至十九,娶于宋之并官氏,一岁而生伯鱼,鱼之生也,鲁昭公以鲤鱼赐孔子,荣君之贶,故因以名曰鲤,而字伯鱼,鱼年五十,先孔子卒。

例句

露幕拥簪裾,台庭饯伯鱼。 卢纶 送浑炼归觐却赴阙庭

典故
二鲤鱼
  
寄鳞
  
尺素书
        
鱼传尺素
  
鱼尺
    
参考典故
雁书


《昭明文选》卷二十七〈诗戊·乐府上·古乐府三首·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佗乡。佗乡各异县,辗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上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唐·李善注引郑玄《礼记注》曰:「素,生帛也。」

简释

鱼书:喻指书信。宋晏殊《无题》:“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例句

闻雁几回修尺素,见霜先为制衣裳。 侯氏 绣龟形诗

北去鱼无信,南飞雁绝音。 公乘亿 赋得临江迟来客

凄凉从此后,无复望双鱼。 刘禹锡 令狐仆射与余投分素深纵山川阻修然音问相继今年十一月仆射疾不起

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 刘禹锡 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

家怜双鲤断,才愧小鳞烹。 刘长卿 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因书事寄上浙西节度李侍郎中丞行营五十韵

落日栖鸮鸟,行人遗鲤鱼。 刘长卿 酬包谏议佶见寄之什

久怀声籍甚,千里致双鱼。 唐彦谦 寄台省知己

封缄托双鲤,于焉来远求。 唐彦谦 索虾

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传。 孟浩然 送王大校书

水底鲤鱼幸无数,愿君别后垂尺素。 岑参 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驷马去不见,双鱼空往来。 岑参 虢州南池候严中丞不至

双鱼莫不寄,县外是黄河。 岑参 送王录事却归华阴

因送别鹤操,赠之双鲤鱼。 常建 送楚十少府

赠鲤情无间,求莺思有馀。 张九龄 武司功初有幽庭春喧见贻夏首获见以诗报焉

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戴叔伦 相思曲

波涛一阻两乡梦,岁月无过双鲤鱼。 方干 寄江陵王少府

招携永感双鱼在,报荅空知一剑存。 曹唐 长安客舍叙邵陵旧宴寄永州萧使君五首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李冶 结素鱼贻友人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李商隐 寄令狐郎中

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 李白 赠汉阳辅录事二首

鱼肠雁足望缄封,地远三江岭万重。 李绅 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

经时停尺素,望尽云边翼。 李群玉 小弟艎南游近书来

桂水秋更碧,寄书西上鳞。 李群玉 送萧绾之桂林

绵羽啼来久,锦鳞书未传。 杜牧 春思

雕虫蒙记忆,烹鲤问沈绵。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虽无南去雁,看取北来鱼。 杜甫 酬韦韶州见寄

江山犹未静,鱼鸟欲何归。 林宽 和友人贼后

非君重千里,谁有惠双鱼。 杨炯 和酬虢州李司法

春江足鱼雁,彼此勤尺素。 权德舆 祗役江西路上以代书寄内

异日始离抱,维思烹鲤鱼。 权德舆 送许著作分司东都

曾城自有三青鸟,不要莲东双鲤鱼。 段成式 戏高侍御七首

浮沈非乐藻,沿溯异传书。 王季则 鱼上冰

浮石潭边停五马,望涛楼上得双鱼。 白居易 岁暮枉衢州张使君书并诗因以长句报之

别后双鱼难定寄,近来潮不到湓城。 白居易 送客之湖南

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白行简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府公中司贵,频贻咫尺素。 皎然 奉和薛员外谊赠汤评事衡反招隐之迹兼见寄十二韵

咫尺传双鲤,吹嘘借一毛。 卢象 追凉历下古城西北隅此地有清泉乔木

湖水平来见鲤鱼,偶因烹处得琼琚。 罗隐 寄杨秘书

贪将醉袖矜莺谷,不把瑶缄附鲤鱼。 罗隐 寄黔中王从事

水寒不见双鱼信,风便唯闻五裤讴。 罗隐 秋日有寄姑苏曹使君

玉枕夜残鱼信绝,金钿秋尽雁书遥。 胡曾 车遥遥

旧交何以赠,客至待烹鱼。 苏颋 饯泽州卢使君赴任

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 韦皋 忆玉箫

先生有意许降临,更遣长须致双鲤。 韩愈 寄卢仝

眼穿长讶双鱼断,耳热何辞数爵频。 韩愈 酒中留上襄阳李相公

吴鱼岭雁无消息,水誓兰情别来久。 韩琮 春愁

谬驰骢马传,难附鲤鱼封。 韩琮 秋晚信州推院亲友或责无书即事寄答

烹鲤无尺素,筌鱼劳寸心。 骆宾王 夏日夜忆张二

雁鱼空有信,鸡黍恨无期。 鱼玄机 期友人阻雨不至

主奉二鲤鱼,中含五文章。 鲍溶 秋夜对月怀李正封

典故
戒鲂鲤
    
过河鱼
 
过而留泣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乐府古辞·杂曲歌辞·枯鱼过河泣〉~286~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
典故
孔庭
 
孔鲤趋庭
 
庭鲤
   
过庭训
 
过庭语
 
鲤也
  
相关人物
孔子
 
孔鲤
 
陈亢


《论语注疏·季氏》~50~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论语》卷六《先进》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

简释

鲤庭:喻指晚辈受师长教育。唐刘禹锡《酬郑州权舍人见寄》:“鲤庭传事业,鸡树遂翱翔。”


例句

鲤庭传事业,鸡树遂翱翔。 刘禹锡 酬郑州权舍人见寄十二韵

谁比趋庭恋,骊珠耀䌽衣。 姚鹄 送李潜归绵州觐省

莫滞趋庭恋,荣亲祗待君。 姚鹄 送程秀才下第归蜀

凤兮且莫叹,鲤也会闻诗。 孟郊 子庆诗

悬榻迎宾下,趋庭学礼闻。 张垍 奉和岳州山城

他日趋庭应问礼,须言陋巷有颜回。 朱湾 逼寒节寄崔七

高堂倚门望伯鱼,鲁中正是趋庭处。 李白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鲤庭埋玉树,那忍见门人。 李端 慈恩寺怀旧

禁脔去东床,趋庭赴北堂。 杜甫 送大理封主簿五郎亲事不和却赴通州主簿前阊州贤子余与主簿平章郑氏女子垂欲纳郑氏伯父京书玉女子已许他族亲事遂停

文章旧价留鸾掖,桃李新阴在鲤庭。 杨汝士 宴杨仆射新昌里第

过庭若有问,一为说漳滨。 权德舆 送崔端公郎君入京觐省

为有趋庭恋,应忘道路赊。 赵嘏 送友人郑州归觐

日陪鲤也趋文苑,谁道门生隔绛纱。 钱起 登刘宾客高斋

节下趋庭处,秋来怀橘情。 钱起 送田仓曹归觐

借问还珠盈合浦,何如鲤也入庭闱。 钱起 送韦信爱子归觐

典故
姜诗跃鲤
 
江鱼入馔
 
鱼感姜出

相关人物
姜诗


《东观汉记》卷十〈姜诗传〉
姜诗,字士游。广东洛人也。适值年荒,与妇佣作养母。贼经其里,束兵安步,云「不可惊孝子」。母好饮江水,儿常取水,溺死。夫妇痛,恐母知,诈曰行学。岁岁作衣,投于江中。俄而涌泉出舍侧,味如江水,日生鲤一双。

例句

鱼因感姜出,鹤为吊陶来。 李商隐 过姚孝子庐偶书

盛彦感螬,姜诗跃鲤。 李瀚 蒙求

青青竹笋迎船出,日日江鱼入馔来。 杜甫 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得开字)

典故
脍鲤


《毛诗正义》卷十之二〈小雅·南有嘉鱼之什·六月〉~360~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例句

带经临府吏,鲙鲤待乡人。 钱起 送丁著作佐台郡

典故

《玉台新咏》卷七南朝梁·简文帝(萧纲)《艳歌篇十八韵》
「灯生阳燧火,尘散鲤鱼风。」清·吴兆宜注引《提要录》:「鲤鱼风,九月风也。」

例句

后溪暗起鲤鱼风,船旗闪断芙蓉干。 李商隐 河内诗二首之二

楼前流水江陵道,鲤鱼风起芙蓉老。 李贺 江楼曲

醉帆张数幅,唯待鲤鱼风。 陆龟蒙 江行

典故
禹门鲤


《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六〈水族三·龙门〉~3839~
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阔(「阔」字据明抄本补。)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暮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者便化为龙。又林登云,龙门之下,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其龙门水浚箭涌,下流七里,深三里。
《漢語大詞典》:乘鲤(乘鯉)
汉 刘向 列仙传·琴高:“ 琴高 , 赵 人,能鼓琴,为 宋康王 舍人。行 涓 彭 之术,浮游 冀州 涿郡 间二百餘年,后入 涿水 取龙子,与诸弟子期:某日当返。诸弟子日斋洁,待于水傍,设祠。 高 果乘鲤而来,观者万餘人,留一月,復入水去。”一本作“乘赤鲤”。另有 子英 乘赤鲤升天为神仙的传说,见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后因以“乘鲤”比喻登仙。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纻舞歌词》之四:“池中赤鲤庖所捐, 琴高 乘去腾上天。” 唐 刘禹锡 《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斐然继声》:“羽化如乘鲤,楼居旧冠鼇。”
《漢語大詞典》:控鲤(控鯉)
传说 战国 时 赵 人 琴高 ,入 涿水 取龙子,与诸弟子相约,当于某日返。至期果乘赤鲤而出。见 汉 刘向 列仙传·琴高。后因以“控鲤”指得道成仙。 唐 王贞白 《送芮尊师》诗:“他年控鲤昇天去, 庐岳 逋民愿从行。” 宋 苏轼 《醴泉观真靖崇敬大师真赞》:“眉间三出香而清,何必控鲤浮南溟。”
分類:琴高龙子
《漢語大詞典》:驾鲤(駕鯉)
亦作“ 骑赤鲤 ”。 南朝 梁 江淹 《采菱》诗:“乘黿非逐俗,驾鲤乃怀仙。”
《漢語大詞典》:骑赤鲤(騎赤鯉)
典出 汉 刘向 列仙传·琴高:“ 琴高 者, 赵 人也。以鼓琴为 宋康王 舍人,行 涓 彭 之术,浮游 冀州 涿郡 之间二百餘年。后辞入 涿水 中取龙子,与诸弟子期曰:‘皆洁齎待于水傍,设祠。’果乘赤鲤来,出坐祠中,且有万人观之,留一月餘,復入水去。”后因以“骑赤鲤”为咏仙术的典故。 宋 王安石 《小姑》诗:“初学水仙骑赤鲤,竟寻山鬼从文貍。” 元 萨都剌 《题李遵道画竹木图》诗:“应逐锦袍弄明月,倒骑赤鲤对吹笙。” 清 袁枚 《题蒋元葵进士藏书楼》诗:“我不愿骑赤鲤登天门,但愿化作白蟫游此处。”亦作“ 骑鱼 ”。 唐 岑参 《阻戎泸间群盗》:“愿得随 琴高 ,骑鱼向云烟。”
分類:仙术
《漢語大詞典》:冰鲤(冰鯉)
(1).冰下的鲤鱼。谓 王祥 卧冰事。 唐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故友仍同里,常僚每合堂。渊龙过 许劭 ,冰鲤弔 王祥 。” 唐 黄滔 《祭钱塘秦国太夫人》:“食则万钱调膳,禄则三世及亲。见綵衣则衣锦之姿,见冰鲤则和羹之味。”
(2).泛指鲤鱼。 唐 唐彦谦 《夏日访友》诗:“春盘擘紫虾,冰鲤斫银鱠。”
《國語辭典》:伯鱼(伯魚)  拼音:bó yú
孔鲤的字。(西元前532~前483)。为孔子儿子,生时,适鲁昭公以鲤赐孔子,名与字皆缘于此。比孔子早故。
《漢語大詞典》:传书(傳書)
(1).谓使书籍流传于世。庄子·天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2).指抄写或刻印书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刘韶美 在都下累年,不以家行,得俸专以传书。书必三本,虽数百卷为一部者亦然。”
(3).传授书籍。 唐 李白 《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诗:“学道 北海 仙,传书 蘂珠宫 。”
(4).传递书信。 唐 李商隐 《离思》诗:“朔雁传书絶, 湘 篁染泪多。”《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自从当日插了釵,离不得下财纳礼,奠雁传书。” 明 许潮 《武陵春》:“仙姑既牵情 刘 阮 ,此人可以传书。” 柯岩 《奇异的书简》一:“ 柳毅 又是怎样替人往深海里传书,用鲛绡分开碧蓝的海水,娶了美丽的 龙女 为妻啦。”
《國語辭典》:尺素  拼音:chǐ sù
书信。《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宋。秦观 踏莎行。雾失楼台词:「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漢語大詞典》:烹鱼(烹魚)
诗·桧风·匪风:“谁能亨鱼?溉之釜鬵。” 毛 传:“亨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亨鱼,则知治民矣。”亨,“ 烹 ”的古字。后以喻治民。 宋 王应麟 玉海·帝学·庆历迩英阁讲诗:“三月戊午讲《匪风》‘谁能亨鱼’。上曰:‘ 老子 谓治民若烹小鲜,义近是乎?’ 丁度 曰:‘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参见“ 烹小鲜 ”。
分類:治民
《漢語大詞典》:烹小鲜(烹小鮮)
《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 河上公 注:“鲜,鱼。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治国烦则下乱。”后比喻治国便民之道。 唐 高适 《过卢明府有赠》诗:“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鲜。”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烹小鲜之讹:“ 老子 言治大国若烹小鲜,言烹小鱼者不事割鳞剖腹,意在简便耳。”
《漢語大詞典》:烹鲤(烹鯉)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以“烹鲤”借指收到亲友来信。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雕虫蒙记忆,烹鲤问沉绵。”
分類:亲友来信
《國語辭典》:素书(素書)  拼音:sù shū
1.信函。《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长跪读素书,书上竟何如。」
2.书名。旧题黄石公撰,一卷,宋张商英注。内容以仁、义、道、德、礼五者为主旨,本文及注文多如出一手,疑即商英所伪托。
《漢語大詞典》:素鲤(素鯉)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称书信为素鲤。 唐 武元衡 《祭李吉甫文》:“风传丽句,缄开素鲤。金石相投,鏗然在耳。”
分類:书信
《漢語大詞典》:锦鳞书(錦鱗書)
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因指远方之书信。 唐 杜牧 《春思》诗:“绵羽啼来久,锦鳞书未传。”亦省称“ 锦鳞 ”。 后蜀 顾夐 《酒泉子》词:“锦鳞无处传幽意,海燕兰堂春又去。” 宋 蔡伸 《风流子》词:“无奈锦鳞杳杳,不渡 横塘 。” 清 陈维嵩 《好事近·丙辰早春得云间张洮侯寅冬所寄书》词:“春水锦鳞通,忽把故人墨迹。”
分類:远方书信
《國語辭典》:双鱼(雙魚)  拼音:shuāng yú
1.二鱼。唐。白居易 家园三绝之二:「何如家酝双鱼榼,雪夜花时长在前。」
2.书信。唐。李白 赠汉阳辅录事诗二首之二:「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唐。杜甫〈送吴梓州李使君之任〉诗:「五马何时到,双鱼会早传。」
3.汉代有双鱼洗,上书大吉羊(祥)字,后人因以双鱼寓吉祥之意。宋。董逌《广川书跋。卷五。素洗双鱼洗列钱洗》:「政和元年,饶州得素洗二、双鱼洗六。」
分類:书信
《國語辭典》:双鲤(雙鯉)  拼音:shuāng lǐ
书信的代称。参见「双鲤鱼」条。唐。刘禹锡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诗:「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唐。李商隐 寄令狐郎中诗:「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國語辭典》:双鲤(雙鯉)  拼音:shuāng lǐ
书信的代称。参见「双鲤鱼」条。唐。刘禹锡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诗:「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唐。李商隐 寄令狐郎中诗:「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國語辭典》:鱼封(魚封)  拼音:yú fēng
书札。元。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今日这半边鸾镜得团圆,早则那一纸鱼封不更传。」
分類:书信
《國語辭典》:鱼书(魚書)  拼音:yú shū
1.书信。宋。晏殊〈无题〉诗:「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清。宋凌云 偶成诗:「天外鱼书绝,征人岂念家?」
2.唐时用作凭信的鱼形符节,以木或铜制成。唐。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刺史停替,须待鱼书。」也称为「鱼符」。
《國語辭典》:鱼书(魚書)  拼音:yú shū
1.书信。宋。晏殊〈无题〉诗:「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清。宋凌云 偶成诗:「天外鱼书绝,征人岂念家?」
2.唐时用作凭信的鱼形符节,以木或铜制成。唐。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刺史停替,须待鱼书。」也称为「鱼符」。
《國語辭典》:鱼雁(魚雁)  拼音:yú yàn
语本《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汉书。卷五四。李广苏建传。苏建》:「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后因以「鱼雁」合为书信之代称。宋。晏几道 生查子。关山魂梦长词:「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
《國語辭典》:鲤鱼(鯉魚)  拼音:lǐ yú
1.动物名。硬骨鱼纲。体呈侧扁的纺缍形,口吻钝圆,边有长短触须各一对,有发达的咽头骨。脊鳍长、尾鳍分叉,鳞大。食水草及鱼介类,栖小河池沼等处,现多为人工饲养的食用鱼。也称为「文鱼」。
2.比喻书信。参见「鲤素」条。唐。孟浩然 送王大校书诗:「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传。」
《國語辭典》:鱼书(魚書)  拼音:yú shū
1.书信。宋。晏殊〈无题〉诗:「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清。宋凌云 偶成诗:「天外鱼书绝,征人岂念家?」
2.唐时用作凭信的鱼形符节,以木或铜制成。唐。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刺史停替,须待鱼书。」也称为「鱼符」。
《國語辭典》:鳞鸿(鱗鴻)  拼音:lín hóng
鱼雁的代称。比喻书信。宋。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词:「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鳞鸿何处?回不得一纸断肠书。」
《國語辭典》:枯鱼(枯魚)  拼音:kū yú
乾鱼。《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枯鱼之膳,冬羔裘,夏葛衣,面有饥色。」《文选。应璩。百一诗》:「田家无所有,酌醴焚枯鱼。」
《國語辭典》:枯鱼之肆(枯魚之肆)  拼音:kū yú zhī sì
卖乾鱼的市场。《庄子。外物》:「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比喻处于困境。唐。元稹《莺莺传〉:「若因媒氏而娶,纳采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于枯鱼之肆矣!」
分類:困境绝境
《漢語大詞典》:枯鱼泣(枯魚泣)
喻身陷绝境。 元 程钜夫 《为曹仲坚题渔父图》诗:“大罾小罟较得失,魴鱮暗作枯鱼泣。” 元 杨维桢 《周急谣》:“君不见曩岁沟魂悔不及,至今寃作枯鱼泣。”参见“ 枯鱼过河泣 ”。
分類:身陷绝境
《漢語大詞典》:枯鱼过河泣(枯魚過河泣)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四·枯鱼过河泣》:“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復及。”后因以喻誓死进击,不顾及失败。 宋 陆游 《闻虏乱有感》诗:“头颅自揣已可知,一死犹思报明主……羞为老驥伏櫪悲,寧作枯鱼过河泣。”
《漢語大詞典》:枯鱼过河泣(枯魚過河泣)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四·枯鱼过河泣》:“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復及。”后因以喻誓死进击,不顾及失败。 宋 陆游 《闻虏乱有感》诗:“头颅自揣已可知,一死犹思报明主……羞为老驥伏櫪悲,寧作枯鱼过河泣。”
《國語辭典》:趋庭(趨庭)  拼音:qū tíng
指孔子之子伯鱼趋而过庭,并闻孔子言诗礼事。见《论语。季氏》。后引申为晚辈接受长辈的教诲。唐。王勃 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辰捧袂,喜托龙门。」
分類:孔子
《國語辭典》:过庭(過庭)  拼音:guò tíng
走过中庭。语出《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后比喻父亲的教诲。《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李膺》:「久废过庭,不闻善诱,陟岵瞻望,惟日为岁。」《晋书。卷五五。列传。夏侯湛》:「仆也承门户之业,受过庭之训,是以得接冠带之末,充乎士大夫之列。」
《國語辭典》:鲤庭(鯉庭)  拼音:lǐ tíng
本指孔子的儿子孔鲤承受父训的故事。典出《论语。季氏》。后指承受父亲教训的地方。唐。刘禹锡〈酬郑州权舍人见寄十二韵〉:「鲤庭传事业,鸡树遂翱翔。」唐。杨汝士 宴杨仆射新昌里第诗:「文章旧价留鸾掖,桃李新阴在鲤庭。」
《漢語大詞典》:鲤趋(鯉趨)
犹鲤庭。 明 皇甫濂 《悼子乘》诗:“悵怳 鲤 趋日,礼训犹用情。” 清 黄鷟来 《沈阳立春日感事述怀寄张四明西一百二十韵》:“帐冷停鸞驭,庭閒失 鲤 趋。”
《漢語大詞典》:鲤鱼风(鯉魚風)
九月风;秋风。 南朝 梁简文帝 《艳歌篇》:“灯生阳燧火,尘散鲤鱼风。” 唐 李商隐 《河内诗》之二:“后溪暗起鲤鱼风,船旗闪断芙蓉干。” 冯浩 笺注引《提要录》:“鲤鱼风,乃九月风也。” 龚骞 《九秋诗》:“鲤鱼风紧芦花起,渔笛閒吹声不止。”亦省作“ 鲤风 ”。 清 厉鹗 《山坡羊·秋雨初霁》曲:“鲤风试弄凭阑袖,自笑文园多病后。”
分類:九月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