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30,分129页显示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44  45  46  4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琴高鱼
六六鱼
修鱼
铜鱼使
赐鱼
刺鱼
斗鱼
鳖鱼
鱼冻
鱼防
鱼缸
鱼合
鱼涌
鱼鯹
鱼饷
《漢語大詞典》:琴高鱼(琴高魚)
宋 时 泾县 琴溪 的特产小鱼。传说为 琴高 于此所投药滓化生,故名。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五:“今 寧国府 涇县 东北二十里有 琴溪 ……溪中别有一种小鱼,他处所无。俗谓 琴高 投药滓所化,号琴高鱼。” 宋 陆游 《寒夜》诗:“一掬琴高鱼,且復伴吾儿。” 宋 汪藻 《赋琴高鱼》:“百川萃高州,水族何磊砢,其间琴高鱼,初未列楚些。”
《漢語大詞典》:六六鱼(六六魚)
见“ 六六鳞 ”。
《漢語大詞典》:六六鳞(六六鱗)
鲤鱼别称。鲤鱼脊中鳞一道,每片鳞上有黑点,大小皆三十六鳞。见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鳞介埤雅·释鱼。古诗有“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之语,后遂以“六六鳞”指代书信。 宋 宋庠 《春霁汉南登楼望怀仲氏子京》诗:“私书一纸离怀苦,望断波中六六鳞。” 宋 陆游 《九月晦日作》诗:“ 锦城 谁与寄音尘,望断秋江六六鳞。”亦称“ 六六鱼 ”。 宋 宋祁 《祗答太傅邓国张相公》:“君轩恋结萧萧马,客素愁凭六六鱼。”
《漢語大詞典》:修鱼
见“脩鱼”。
(1).地名。在今河南原武县东。 2.复姓。秦之先祖有修鱼氏。见《史记。秦本记》。
《漢語大詞典》:脩鱼(脩魚)
(1).地名。在今 河南 原武县 东。史记·韩世家:“十六年, 秦 败我 脩鱼 。”
(2).复姓。 秦 之先祖有 脩鱼 氏。见史记·秦本记
《漢語大詞典》:铜鱼使(銅魚使)
指刺史。 唐 柳宗元 《铜鱼使赴都寄亲友》诗:“附庸唯有铜鱼使,此后无因寄远书。” 韩醇 注:“ 唐 武德 初,改太守为刺史,加号为使持节。而实无节,但颁铜鱼符而已。”
分類:刺史
《漢語大詞典》:赐鱼(賜魚)
唐 代帝王给五品以上官员授予鱼符。以为信物。 五代 、 宋 亦有赐鱼之制。新唐书·车服志:“ 高宗 给五品以上随身鱼银袋,以防召命之诈,出内必合之。三品以上金饰袋。 垂拱 中,都督、刺史始赐鱼。”
《分类字锦》:刺鱼(刺鱼)
易林操戟刺鱼披发立忧
分类:
《國語辭典》:斗鱼(鬥魚)  拼音:dòu yú
动物名。硬骨鱼纲斗鱼科。左右侧扁,口小吻短,眼睛大。其鳃可以在水中、空气中吸取氧气。喜欢栖息于池塘或沼泽里。雄鱼善斗,在交配期间,身体颜色会变红,且负责保护鱼卵。
《漢語大詞典》:鳖鱼(鼈魚)
神话中的鱼名。山海经·海外西经:“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一曰鰕。即有神圣乘此以行九野;一曰鳖鱼,在 夭野 北,其为鱼也如鲤。”
分類:鱼名
《漢語大詞典》:鱼冻(魚凍)
(1).食品。鱼烹煮后的汤汁凝结成的半固体。《南方周末》1992.6.12:“每顿用餐的最后,﹝他﹞常常爱吃一口鱼冻。”
(2).石名。可制砚。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石语·端溪砚石:“又下,麻鹊斑纹成鱼冻,或如唾涎,亦有眼,眼中瞳含沙多脱去。”
《漢語大詞典》:鱼防(魚防)
拦阻鱼以防逃逸的堤埂或竹木栏栅。 汉 刘桢 《公宴》诗:“清川过石渠,流波为鱼防。” 宋 陈师道 《秋怀》诗之四:“梨埒当千户,鱼防拥万头。” 清 魏耕 《赠朱士稚》诗之二:“渠漊互灌注,榆柳夹鱼防。”
《國語辭典》:鱼缸(魚缸)  拼音:yú gāng
养鱼的容器。用泥、缸瓦、玻璃等烧制而成。
分類:器具玻璃
《骈字类编》:鱼合(鱼合)
宋史兵志木契上下题某处契中剖之上三枚中为鱼形题一二三下一枚中刻空鱼令可勘合左旁题云左鱼合右旁题云右鱼合上三枚留总管钤辖掌之下一枚付诸州军城砦
又作榼白居易家园诗如今家酝双鱼合雪夜花时长在前信殷文圭次韵九华杜先辈重阳寄宛陵丞相诗千乘 回鱼合重九华秋迥凤巢高
《骈字类编》:鱼涌(鱼涌)
禽经淘河在岸则鱼没沸河在岸则鱼涌至问奇类林武王之伐商也白鱼跃入王舟汤东 洛观帝尧之坛沈璧退立黄鱼焦涌武有白鱼则汤有黄鱼傅会如此
《漢語大詞典》:鱼鯹(魚鯹)
见“ 鱼腥 ”。
《國語辭典》:鱼腥(魚腥)  拼音:yú xīng
鱼的腥臭气味或代指鱼。《三国演义》第七八回:「此因多食鱼腥,故有此毒。今日虽愈,三年之后,必将复发,不可救也。」
《漢語大詞典》:鱼饷(魚餉)
鱼税。
分類: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