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鱼袋(魚袋)  拼音:yú dài
唐制,五品以上官员发给鱼符,上刻官吏姓名,以为凭信,因为装在袋内,故称为「鱼袋」。宋沿唐制,并用金银装饰鱼形,然不再有符契的作用。
《國語辭典》:鱼符(魚符)  拼音:yú fú
唐时用为凭信的鱼形符节,以木或铜制成。唐。陆龟蒙 送董少卿游茅山诗:「将随羽节朝珠阙,曾佩鱼符管赤城。」也称为「鱼书」。
《漢語大詞典》:金鱼袋(金魚袋)
(1).鱼袋的一种。金饰,用以盛放金鱼符。 唐 制,三品以上官员佩金鱼袋。 宋 代无鱼符,官员公服则系鱼袋于带而垂于后,但不复如 唐 之符契。 唐 元稹 《秋分日祭百神文》:“皇帝遣通议大夫行内侍省常侍、赐紫金鱼袋李某,祭于百神之灵。”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释俗》:“近世授观察使者不带金鱼袋。初名臣 钱若水 拜观察使,佩鱼自若,人皆疑而问之。 若水 勌於酬辩,録 唐 故事一番在袖中,人问者,輙示之。”参阅新唐书·车服志宋史·舆服志五
(2).比喻高官显爵。 宋 梅尧臣 《十一日垂拱殿起居闻南捷》:“腰佩金鱼服金带,榻前拜跪称圣皇。” 明 郑若庸 《玉玦记·侵南》:“手中持玉节,腰下佩金鱼,脱却戎服。” 清 唐孙华 《次韵答倪草亭》之二:“逢时休羡金鱼佩,对景思倾药王船。”
《漢語大詞典》:绯鱼袋(緋魚袋)
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的服饰。 唐 制:五品以上佩鱼符袋, 宋 因之。 唐 韩愈 《董公行状》:“入翰林为学士,三年出入左右,天子以为谨愿,赐緋鱼袋。”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右承奉郎、赐緋鱼袋 张宗元 为右宣议郎、直秘阁。”亦省作“ 緋鱼 ”。新唐书·王正雅传:“ 穆宗 时,京邑多盗贼, 正雅 以 万年 令威震豪强,尹 柳公绰 言其能,就赐緋鱼,累擢 汝州 刺史。” 宋 王安石 《梅公神道碑》:“馆之 集贤 ,赐服緋鱼。”
《漢語大詞典》:银鱼袋(銀魚袋)
鱼袋之一种。以银饰,用以盛放银鱼符。 唐 李廓 《长安少年行》之三:“倒插银鱼袋,行随金犊车。” 清 袁枚 随园随笔·赐金紫非本秩:“紫綬则金鱼袋,青綬则银鱼袋。”参见“ 银鱼符 ”。
分類:鱼袋盛放
《漢語大詞典》:银鱼符(銀魚符)
银质的鱼符。 唐 代授予五品以上官员佩带,用以表示品级身分。亦作发兵、出入宫门或城门之符信。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一:“ 唐高祖 武德 元年九月改银菟符为银鱼符也。”亦省作“ 银鱼 ”。 唐 刘禹锡 《酬严给事贺加五品并简同制水部李郎中》:“初佩银鱼随仗入,宜乘白马退朝归。” 金 元好问 《寄程孙铁安》诗:“已能骑竹马,想亦爱银鱼。” 明 张煌言 《间行杂感》:“伏匿那能忘铁马,潜游犹觉负银鱼。”
《漢語大詞典》:飞鱼袋(飛魚袋)
一种装弓箭的袋子。《水浒传》第三五回:“ 花荣 便道:‘前面必有强人。’把鎗带住,取弓箭来整顿得端正,再插放飞鱼袋内。”
分類:弓箭袋子
《漢語大詞典》:双符(雙符)
即鱼袋。 唐 代授予品官的一种符契。左、右各一,左者进内,右者随身,刻官姓名,出入合之。 宋 苏舜钦 《送杜密学赴并州》诗:“尺詔来丹扆,双符换 太原 。”参阅新唐书·车服志
《國語辭典》:悬鱼(懸魚)  拼音:xuán yú
1.上钩的鱼。《抱朴子。外篇。广譬》:「悬鱼惑于芳饵,槛虎死于笼狐。」
2.汉太守羊续,有人送他生鱼,他将鱼挂在中庭,下次再送时即指悬挂的鱼,以杜绝再度送礼。见《后汉书。卷三一。羊续传》。后即以悬鱼比喻清白廉洁。宋。徐积 和路朝奉新居诗一五首之六:「爱士主人新置榻,清身太守旧悬鱼。」
3.所佩带的金银鱼符、鱼袋。《辽史。卷四九。礼志一》:「皇帝服金文金冠,白绫袍,绛带,悬鱼。」
4.传统建筑的装饰物,常由匠师以泥塑、交趾陶或剪黏的作品,加在山尖或山花的顶端,因其图形原以鱼为主,故称为「悬鱼」。
《國語辭典》:贯鱼(貫魚)  拼音:guàn yú
依次排列的样子。《北史。卷一三。后妃传。序》:「宫闱有贯鱼之美,戚里无私溺之尤,可谓得君人之体也。」
《漢語大詞典》:焚鱼(焚魚)
(1).烧鱼(祭神)。相传 周武王 伐 纣 ,渡 河 ,有白鱼跃入舟中, 武王 烧鱼以祭。见书·泰誓。后借指开国君主受命之符。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赞》:“焚鱼斩蛇,异功同符,岂非精灵之感哉!”
(2).烧毁鱼袋,表示弃官归隐。 明 张煌言 《陈文生〈未焚草〉序》:“每遇名胜,輒欲焚鱼。” 清 吴伟业 《题鸳湖闺咏》诗之三:“新词折柳还应就,旧事焚鱼总不如。”
《漢語大詞典》:佩鱼(佩魚)
(1). 唐朝 五品以上官员所佩带的鱼袋。其制: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始于 唐高宗 永徽 二年。 宋 并赐近臣,以别贵贱。新唐书·车服志:“ 中宗 初,罢龟袋,復给以鱼,郡王、嗣王亦佩金鱼袋。 景龙 中,令特进佩鱼,散官佩鱼自此始也。” 宋 曾慥 高斋漫录:“给舍为旧一等,并服赬带排方佩鱼。”
(2).佩带鱼袋。新唐书·车服志:“ 开元 初……五品以上检校、试、判官皆佩鱼。” 宋 宋祁 宋景文笔记·释俗:“近世授观察使者不带金鱼袋。初,名臣 钱若水 拜观察使,佩鱼自若。” 明 陈继儒 《枕谭》:“佩鱼始於 唐 永徽 二年,以鲤为 李 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佑三年》:“中书堂后官自今毋得佩鱼,若士人选授至提点五房者,许之。”
《漢語大詞典》:垂鱼(垂魚)
佩带鱼袋。 唐 制五品以上官员于腰间佩带金银鱼袋为饰。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出则囚服就辩,入则拥笏垂鱼。” 胡三省 注:“ 唐高宗 给五品以上随身鱼银袋,以防召命之诈,三品以上金饰袋。 天授 二年,改佩鱼为龟。 中宗 罢龟,復给以鱼。郡王、嗣王亦佩金鱼袋。” 宋 苏轼 《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诗:“不须拥笏强垂鱼,我视去来皆梦尔。”
《國語辭典》:衣鱼(衣魚)  拼音:yī yú
白鱼的别名。参见「白鱼」条。
《漢語大詞典》:佩龟(佩龜)
佩带龟袋。 唐 初五品以上官员佩鱼袋。 武后 时,改内外官所佩鱼袋为龟袋。旧唐书·崔义玄传:“伏以五品已上所以佩龟者,比为别敕徵召,恐有诈妄,内出龟合,然后应命。” 明 陈继儒 《枕谭》:“ 武后 天授 元年改佩龟,以玄武为龟也。”参见“ 佩鱼 ”。
《漢語大詞典》:佩鱼(佩魚)
(1). 唐朝 五品以上官员所佩带的鱼袋。其制: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始于 唐高宗 永徽 二年。 宋 并赐近臣,以别贵贱。新唐书·车服志:“ 中宗 初,罢龟袋,復给以鱼,郡王、嗣王亦佩金鱼袋。 景龙 中,令特进佩鱼,散官佩鱼自此始也。” 宋 曾慥 高斋漫录:“给舍为旧一等,并服赬带排方佩鱼。”
(2).佩带鱼袋。新唐书·车服志:“ 开元 初……五品以上检校、试、判官皆佩鱼。” 宋 宋祁 宋景文笔记·释俗:“近世授观察使者不带金鱼袋。初,名臣 钱若水 拜观察使,佩鱼自若。” 明 陈继儒 《枕谭》:“佩鱼始於 唐 永徽 二年,以鲤为 李 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佑三年》:“中书堂后官自今毋得佩鱼,若士人选授至提点五房者,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