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鱼符(魚符)  拼音:yú fú
唐时用为凭信的鱼形符节,以木或铜制成。唐。陆龟蒙 送董少卿游茅山诗:「将随羽节朝珠阙,曾佩鱼符管赤城。」也称为「鱼书」。
《漢語大詞典》:左鱼符(左魚符)
见“ 左鱼 ”。
《漢語大詞典》:左鱼(左魚)
符契的左半。 唐 宋 时符契作鱼形,故名。见《新唐书·车服志》《宋史·兵志十》。 唐 杜牧 《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诗:“平生江海志,佩得左鱼归。” 宋 王楙 野客丛书·郡守左符:“ 唐 故事,以左鱼给郡守,以右鱼留郡库,每郡守之官,以左鱼合郡库之右鱼,以此为信。”亦称“ 左鱼符 ”。 宋 杨万里 《跋陆务观〈剑南诗稿〉》诗之二:“ 剑外 归乘使者车, 浙东 新得左鱼符。”
分類:符契鱼形
《漢語大詞典》:木鱼符(木魚符)
木质鱼形符节。隋书·高祖纪下:“﹝ 开皇 十年﹞冬十月甲子,颁木鱼符於京师官五品已上。”
《漢語大詞典》:铜鱼符(銅魚符)
铜制的鱼形符信。古代官员用以证明身份和征调兵将的凭证。 后周 世宗 显德 六年废除,但后世仍以“铜鱼符”、“铜符”作为郡县长官或官职的代称。隋书·高祖纪下:“丁亥,制京官五品已上,佩铜鱼符。”旧唐书·职官志二:“凡国有大事,则出纳符节,辨其左右之异,藏其左而班其右,以合中外之契焉。一曰铜鱼符,所以起军旅,易守长。”说郛卷二引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又以鲤鱼为符瑞,遂为铜鱼符珮之。”亦省作“ 铜符 ”、“ 铜鱼 ”。 唐 白居易 《自到郡斋仅旬日方专公务未及宴游偷闲走笔题二十四韵》:“铜符抛不得,琼树见无因。” 唐 杜牧 《春末题池州弄水亭》:“使君四十四,两佩左铜鱼。”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罢太守铜鱼:“ 唐 制,太守交事皆合铜鱼为信, 周玄宗 显德 六年以除州自有制书,罢铜鱼不用。” 清 姚鼐 《癸丑重九无樽酒之会往问袁香亭同年亦独居寂然乃邀登雨花台临眺至暮香亭有诗和之》之二:“君解铜符五六年,逢余黄髮白门前。”
《漢語大詞典》:银鱼符(銀魚符)
银质的鱼符。 唐 代授予五品以上官员佩带,用以表示品级身分。亦作发兵、出入宫门或城门之符信。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一:“ 唐高祖 武德 元年九月改银菟符为银鱼符也。”亦省作“ 银鱼 ”。 唐 刘禹锡 《酬严给事贺加五品并简同制水部李郎中》:“初佩银鱼随仗入,宜乘白马退朝归。” 金 元好问 《寄程孙铁安》诗:“已能骑竹马,想亦爱银鱼。” 明 张煌言 《间行杂感》:“伏匿那能忘铁马,潜游犹觉负银鱼。”
《漢語大詞典》:金鱼符(金魚符)
(1).金质的鱼符。 唐 代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佩带, 开元 初,从五品亦佩带,用以表示品级身分。 金 制,四品以上佩带。见新唐书·车服志金史·舆服志中。亦省作“ 金鱼 ”。 唐 韩愈 《河南少尹李公墓志铭》:“天子使贵人持紫衣金鱼以赐。” 唐 元稹 《自责》:“犀带金鱼束紫袍,不能将命报分毫。”
(2). 辽 代调发兵马的一种符信。辽史·兵卫志上:“铸金鱼符,调发军马……上遣大将持金鱼符,合,然后行。”
《漢語大詞典》:鱼契(魚契)
即鱼符。鱼形的符信。新唐书·车服志:“鱼契所降,皆有敕书。”《宋史·舆服志六》:“今闻皇城司见有木鱼契,乞令有司用木契形状,精巧铸造。”玉海·器用·皇祐文德殿鱼契:“皇城司上新作 文德殿 香檀鱼契。契有左、右,左留中,右付本司;各长尺有一寸,博二寸八分,厚六分;刻鱼形,凿枘相合,鏤金为文。”参见“ 鱼符 ”。
《國語辭典》:鱼符(魚符)  拼音:yú fú
唐时用为凭信的鱼形符节,以木或铜制成。唐。陆龟蒙 送董少卿游茅山诗:「将随羽节朝珠阙,曾佩鱼符管赤城。」也称为「鱼书」。
《漢語大詞典》:鱼章(魚章)
即鱼符。 唐 白居易 《郡斋暇日忆庐山草堂》诗:“忽蒙颁凤詔,兼谢剖鱼章。”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二:“鱼章象简同时,联父子之荣。”参见“ 鱼符 ”。
分類:鱼符
《國語辭典》:鱼符(魚符)  拼音:yú fú
唐时用为凭信的鱼形符节,以木或铜制成。唐。陆龟蒙 送董少卿游茅山诗:「将随羽节朝珠阙,曾佩鱼符管赤城。」也称为「鱼书」。
《國語辭典》:鱼袋(魚袋)  拼音:yú dài
唐制,五品以上官员发给鱼符,上刻官吏姓名,以为凭信,因为装在袋内,故称为「鱼袋」。宋沿唐制,并用金银装饰鱼形,然不再有符契的作用。
《國語辭典》:鱼符(魚符)  拼音:yú fú
唐时用为凭信的鱼形符节,以木或铜制成。唐。陆龟蒙 送董少卿游茅山诗:「将随羽节朝珠阙,曾佩鱼符管赤城。」也称为「鱼书」。
《國語辭典》:鱼书(魚書)  拼音:yú shū
1.书信。宋。晏殊〈无题〉诗:「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清。宋凌云 偶成诗:「天外鱼书绝,征人岂念家?」
2.唐时用作凭信的鱼形符节,以木或铜制成。唐。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刺史停替,须待鱼书。」也称为「鱼符」。
《國語辭典》:悬鱼(懸魚)  拼音:xuán yú
1.上钩的鱼。《抱朴子。外篇。广譬》:「悬鱼惑于芳饵,槛虎死于笼狐。」
2.汉太守羊续,有人送他生鱼,他将鱼挂在中庭,下次再送时即指悬挂的鱼,以杜绝再度送礼。见《后汉书。卷三一。羊续传》。后即以悬鱼比喻清白廉洁。宋。徐积 和路朝奉新居诗一五首之六:「爱士主人新置榻,清身太守旧悬鱼。」
3.所佩带的金银鱼符、鱼袋。《辽史。卷四九。礼志一》:「皇帝服金文金冠,白绫袍,绛带,悬鱼。」
4.传统建筑的装饰物,常由匠师以泥塑、交趾陶或剪黏的作品,加在山尖或山花的顶端,因其图形原以鱼为主,故称为「悬鱼」。
《漢語大詞典》:鱼佩(魚珮)
古代官吏佩带于身的鱼符。 唐 白居易 《喜刘苏州恩赐金紫遥想贺宴以诗庆之》:“鱼佩葺鳞光照地,鶻衔瑞带势衝天。” 元 宋褧 《日出齐化门》诗:“士者趋名誉,鱼佩鏘琳琅。”
鱼形佩玉。 宋 龙大渊 《古玉图谱·古玉双鱼珮》:“珮长二寸三分,濶二寸,厚二分二厘。玉色甘青无瑕,瑑刻作双鱼对列,贯之以柳。”
《漢語大詞典》:月鱼(月魚)
唐 代出入宫殿及城门的鱼符。雄雌各十二,雄者存宫内,雌者授其人,符合以为凭信,按月而易,故称。新唐书·车服志:“宫殿门、城门,给交鱼符、巡鱼符……蕃国亦给之,雄雌各十二,铭以国名,雄者进内,雌者付其国,朝贡使各齎其月鱼而至,不合者劾奏。”
《漢語大詞典》:绯鱼袋(緋魚袋)
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的服饰。 唐 制:五品以上佩鱼符袋, 宋 因之。 唐 韩愈 《董公行状》:“入翰林为学士,三年出入左右,天子以为谨愿,赐緋鱼袋。”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右承奉郎、赐緋鱼袋 张宗元 为右宣议郎、直秘阁。”亦省作“ 緋鱼 ”。新唐书·王正雅传:“ 穆宗 时,京邑多盗贼, 正雅 以 万年 令威震豪强,尹 柳公绰 言其能,就赐緋鱼,累擢 汝州 刺史。” 宋 王安石 《梅公神道碑》:“馆之 集贤 ,赐服緋鱼。”
《漢語大詞典》:赐鱼(賜魚)
唐 代帝王给五品以上官员授予鱼符。以为信物。 五代 、 宋 亦有赐鱼之制。新唐书·车服志:“ 高宗 给五品以上随身鱼银袋,以防召命之诈,出内必合之。三品以上金饰袋。 垂拱 中,都督、刺史始赐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