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6,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魔劫
魔怪
书魔
黄魔
降魔杵
禅魔
大魔
文魔
除魔
魔罗
梦魔
魔手
魔窟
魔邪
幺魔
《漢語大詞典》:魔劫
谓命中注定的灾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封三娘:“娘子姻缘已动,而魔劫未消。”
《國語辭典》:魔怪  拼音:mó guài
邪魔妖怪。如:「这部电影以魔怪、暴力为题材,儿童不宜观赏。」
《漢語大詞典》:书魔(書魔)
谓嗜书入迷。 唐 白居易 《白发》诗:“书魔昏两眼,酒病沉四肢。”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史载之方题跋》:“余之惜书,其真佞 宋 耶?诚不失为书魔云尔。”
分類:嗜书入迷
《骈字类编》:黄魔
袁循修黄魔神庙记兰陵公梦神人赤发碧眸曰我黄魔神居紫极之隅将祐助明公出于北境
《漢語大詞典》:降魔杵
佛教法器。佛寺中金刚塑像手执之杵。亦泛指古代的一种棒状武器。宋史·呼延赞传:“及作破阵刀、降魔杵;铁折上巾,两旁有刃,皆重十数斤。”《西游记》第四二回:“那 木叉 按下云头,将降魔杵,如筑墻一般,筑了有千百餘下。”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中》:“八大刹佛作,媲美 苏州 。而 重寧寺 佛作,则照内工做法……如华盖、琵琶、佛魔杵、九环锡杖。”
《漢語大詞典》:禅魔(禪魔)
谓迷禅若魔。 唐 司空图 《修史亭》诗之二:“不似 香山 白居士 ,晚将心地著禪魔。”
《韵府拾遗 歌韵》:大魔
云笈七签三十九章经出灵户之符召大魔之王
《國語辭典》:文魔  拼音:wén mó
书痴。元。郑光祖《㑳梅香》第一折:「似此文魔,可怎生奈何?」
《分类字锦》:除魔
传灯录第十二祖马鸣大士者波罗奈国人也亦名功胜以有作无作诸功德最为殊胜故名焉既受法于夜奢尊者后于华氏国转妙法轮忽有老人座前仆地师谓众曰此非庸流当有异相言讫不见俄从地涌出一金色人复化为女子右手指师而说偈曰稽首长老尊当受如来记今于此地上宣通第一义说偈已暼然不见师曰将有魔来与我较力有顷风雨暴至天地晦𡨕师曰魔之来信矣吾当除之即指空中现一大金龙奋发威神震动山岳师俨然于座魔事随灭
分类:
《国语辞典》:魔罗(魔罗)  拼音:mó luó
夺命、障碍善事者。为梵语māra的音译。魔罗有三种:一指能夺人的生命、障碍善法的天界众生。二指障碍修行的果报。三指修行者因修行方法不正确,而构成的幻境。
《漢語大詞典》:梦魔(夢魔)
梦中的恶魔。 郭沫若 《女神·湘累》:“ 屈原 :我怕,我怕我睡了去又来些梦魔来苦我。”
分類:梦中恶魔
《國語辭典》:魔手  拼音:mó shǒu
比喻具有神秘且令人生惧的一种力量。如:「越走越荒凉,他觉得黑暗中彷佛有许多魔手伸出来。」
《漢語大詞典》:魔窟
魔鬼的洞穴。喻恶势力麇集处。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六章:“你对那种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很有兴趣吗?但是在我看来,这只是消磨人的意志、使人堕落的魔窟。”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三五章:“到了她当小书记后,才知道自己是走进了魔窟。”
《漢語大詞典》:魔邪
犹妖孽。 唐 薛能 《送人归上党》诗:“若到 长平 战场地,为求遗鏃辟魔邪。”
分類:妖孽
《漢語大詞典》:幺魔
亦作“么魔”。
(1).微小,细微。 宋 范成大 《嘲蚊》:“肖翘极么魔,坱圠累闢翕。” 郭沫若 《前茅·黄河与扬子江对话》:“可怜,可怜,可怜那一大族的人民才为幺魔的‘毒菌’们所扰!”
(2).指微不足道的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崔猛:“缘橦飞人,翦禽兽於深闺;断路夹攻,荡幺魔於隘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八回:“心中暗想,为了这一点点小么魔,便闹的劳师动众,未免过於荒唐了。” 茅盾 《虹》第七章:“汹汹然的先生们,到底不过是些借酒装脸的幺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