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魔术(魔術)  拼音:mó shù
藉各种道具,以秘密且快速的手法,表演超出寻常的动作。如:「他上台表演魔术。」也称为「戏法」。
《国语辞典》:魔术方块(魔术方块)  拼音:mó shù fāng kuài
一种立体益智玩具。是一个五点七公分左右的立方体,每面由九个骰子状的方格组成,三个一行,列为三段。透过内部精巧的装置,无论纵横或其他方向,都可任意转动。原始的设计由红、橙、黄、绿、蓝、白等六种颜色组合而成,具有马赛克风格的立体方块,操作者只要将混乱的骰子面恢复原状就算大功告成。发明人是匈牙利布达佩斯的雕刻家兼建筑设计家艾诺鲁必克。西元一九七九年大量生产,以英国为始,流行于世界各国。
《国语辞典》:魔术数字(魔术数字)  拼音:mó shù shù zì
棒球季节赛冠军球队的封王指标。指战绩领先的球队登上季节赛王座,所要赢得的一定场数。此场数是以「即使居次的球队,在未来场数全胜,领先队仍有机会夺冠」为前提来推算。为英语magic number的意译。如:「统一狮今天力克味全龙,封王的魔术数字由八减为七。」
《国语辞典》:变魔术(变魔术)  拼音:biàn mó shù
1.魔术师耍变技艺。如:「电视上变魔术的节目颇受欢迎!」
2.比喻人的行为出人意外,变化多端。如:「咦?你变魔术啊!一会儿就赶上来了!」
《国语辞典》:魔术蛇(魔术蛇)  拼音:mó shù shé
一种训练智力的玩具。由许多小三角锥组成,色彩多种,随意扭转也可变化多种的形状。如:「魔术蛇是一个可以增加儿童理解力、逻辑力、创造力及手部操控能力的益智玩具。」
《国语辞典》:魔术师(魔术师)  拼音:mó shù shī
从事魔术表演的工作者。
《國語辭典》:幻法  拼音:huàn fǎ
1.幻术。《圆觉经略疏》卷上:「世有幻法,依草木等幻作人畜,宛似往来动作之相。」
2.一切虚幻不实的现象。《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是名妙莲华。」
《漢語大詞典》:幻戏(幻戲)
(1).魔术。新唐书·高宗纪:“丙戌,禁胡人为幻戏者。”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幻戏虽小术,亦自可喜。”
(2).变化。
分類:魔术变化
《國語辭典》:把戏(把戲)  拼音:bǎ xì
1.戏法、武艺等杂技。《元史。卷七七。祭祀志六》:「祥和署掌杂把戏男女一百五十人。」《四游记。南游记。第一八回》:「众弟子唯唯领命,辞别了世尊,变作凡人,去做砍手变龙,砍脚变狮,作把戏,众人挨揸而看。」
2.比喻花样、花招或手段。《董西厢》卷四:「十个指头儿,自来不孤你,这一回看你把戏。」《红楼梦》第一六回:「你别兴头,才学著办事,倒先学会了这把戏。」
3.为求达到某种目的,而刻意做作的表演。《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那里是甚么新升游击?只为不舍得爱妾,做出这一场把戏。」
4.事故。《醒世恒言。卷三六。黄秀才徼灵玉马坠》:「他既不肯接客,留之何益!倘若三不知,做出把戏,倒是老大利害,不如转货与人,另寻一个罢!」
《漢語大詞典》:幻剧(幻劇)
魔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寒月芙蕖:“初来輒对人作幻剧,市人争貽之。”
分類:魔术
《漢語大詞典》:托活
戏法;魔术。 逆旅过客 《都市丛谈·旧戏法》:“﹝ 中国 的戏法﹞非有纯粹功夫不可。其中奥妙,讲的是撕掳、摘解、綑绑、装揣、手彩儿,名为托活,练时尤不易。”
分類:戏法魔术
《國語辭典》:生花  拼音:shēng huā
比喻文笔美妙,有杰出的写作才能。参见「梦笔生花」条。明。叶宪祖《鸾鎞记》第一○出:「只是你们这样的人,我偏不肯轻易一个字儿。休喳,谩思量代笔生花。」
《國語辭典》:生花笔(生花筆)  拼音:shēng huā bǐ
比喻文笔美妙,有杰出的写作才能。参见「梦笔生花」条。
《國語辭典》:幻术(幻術)  拼音:huàn shù
眩惑人的法术。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世有祝师及诸幻术,犹能履火蹈刃,种瓜移井。」《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细听乐部唱歌曲,尚未终篇,已行千里有馀。玄宗疑是道家幻术障眼法儿,未必真到得西凉。」
《國語辭典》:幻人  拼音:huàn rén
古代称呼能表演魔术的人。《后汉书。卷五一。陈禅传》:「献乐及幻人,能吐火、自支解。」《新唐书。卷二二一。西域传下。拂菻传》:「多幻人,能发火于颜,手为江湖,口幡眊举,足堕玉珠。」也称为「幻民」、「幻师」。
《國語辭典》:杂技(雜技)  拼音:zá jì
各种表演技艺的总称。包括口技、武术、马戏、魔术等与各种民间杂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