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魔幻  拼音:mó huàn
魔术所形成的虚幻效果。如:「魔术师在台上表演吞火、吞剑,那是一种魔幻,而非真实。」
《漢語大詞典》:移井
古代杂技魔术的一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世有祝师及诸幻术,犹能履火蹈刃,种瓜移井。” 王利器 集解引 刘盼遂 曰:“洛阳伽蓝记卷一《景乐寺》云:‘寺中杂技,剥驴投井,掷枣种瓜,须臾之间皆得食之。’ 杨衒之 与 颜氏 时代接近,故所言多相同也。”
分類:杂技魔术
《國語辭典》:藏擪(藏擫)  拼音:cáng yè
变魔术、戏法。宋。彭乘《墨客挥犀》卷八:「会宴斋宫。伶人有杂手伎号藏擪者在焉。丁顾夏曰:『古无咏藏擪诗,内翰可作一首。』英公即席献诗曰:『舞拂桃珠复吐丸,遮藏巧伎百千般。』」
《漢語大詞典》:仙人栽豆
中国 传统魔术名。用五个红色的小球进行表演。由 宋 代的幻术“泥丸”衍化而成。 傅起凤 傅腾龙 《中国杂技》第五章第三节:“幻术节目‘泥丸’的出现,是件了不起的事,标志着手法幻术自成一体……其中最基本的项目是变小圆球,目前在国内国际舞台上盛行的著名手法幻术‘仙人栽豆’,就是由此发展形成的。”
《漢語大詞典》:仙人摘豆
即仙人栽豆。我国传统魔术名。《冷眼观》第十二回:“你可学过‘仙人摘豆’么?不然,怎么能随你添添拿拿他看不见呢?”详“ 仙人栽豆 ”。
分類:魔术
《漢語大詞典》:仙人栽豆
中国 传统魔术名。用五个红色的小球进行表演。由 宋 代的幻术“泥丸”衍化而成。 傅起凤 傅腾龙 《中国杂技》第五章第三节:“幻术节目‘泥丸’的出现,是件了不起的事,标志着手法幻术自成一体……其中最基本的项目是变小圆球,目前在国内国际舞台上盛行的著名手法幻术‘仙人栽豆’,就是由此发展形成的。”
《国语辞典》:幻民  拼音:huàn mín
古代称呼能表演魔术的人。《野叟曝言》第八十二回:「那两个却是幻民,系大秦国人,能吞刀、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跳丸、障眼诸法。」也称为「幻师」、「幻人」。
《国语辞典》:灵物学(灵物学)  拼音:líng wù xué
以精灵为探讨对象的学问。如星相学、占卜术、魔术等均属之。
《国语辞典》:玩把戏(玩把戏)  拼音:wán bǎ xì
1.江湖艺人表演杂技、魔术等。如:「此人玩把戏,出神入化,让人大开眼界。」
2.比喻玩弄手段。如:「这件事颇有蹊跷,可能有人在背后玩把戏。」
《國語辭典》:花把戏(花把戲)  拼音:huā bǎ xì
藉端生事。比喻不合情理的事。《醒世姻缘传》第一六回:「这只邢皋门去了不足一月,干出这许多花把戏了,还有许多不大好的光景。」
《國語辭典》:变戏法(變戲法)  拼音:biàn xì fǎ
1.表演魔术。即耍弄惊险离奇、诡异灵巧的伎艺,以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趣味感。如吞刀吐火、空壳孵雏等。也作「变把戏」。
2.引申为使用障眼的手法。如:「他这样作,只是变戏法,骗人耳目罢了!」
《国语辞典》:魔术师(魔术师)  拼音:mó shù shī
从事魔术表演的工作者。
《國語辭典》:魔杖  拼音:mó zhàng
魔术师用的棒子,通常具有神奇的魔力。如:「这位魔术师的技巧高妙,只要他随便耍耍魔杖,就能变出神奇的东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