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老马伏枥
 
老马思故枥
  
老骥思千里

相关人物
曹操(魏武帝)


《宋书》卷二十一《乐志三》
魏武帝《步出夏门行·龟虽寿》「骥老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例句

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 刘禹锡 学阮公体三首

老马思故枥,穷鳞忆深流。 戴叔伦 从军行

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 杜甫 赠韦左丞丈(济天宝七年。以韦韦济为河南尹。迁尚书左丞

老骥念千里,饥鹰舒六翮。 权德舆 奉和崔评事寄外甥刘同州并呈杜宾客许给事王侍郎昆弟杨少尹李侍御并见寄之作

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 王昌龄 代扶风主人答

典故
念老马
 
老尽力

相关人物
田子方(魏文侯)


汉·韩婴《韩诗外传》
昔者田子方出,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以问于御者曰:「此何马也?」御者曰:「故公家畜也,罢而不为用,故出放之也。」田子方曰:「少尽其力,而老弃其身,仁者不为也。」束帛而赎之。穷士闻之,知所归心矣。

例句

主人念老马,廨署容秋萤。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杜甫 病马

典故
李将军

相关人物
李典
 
魏都


《三国志》卷十八《魏书·李典传》
「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也。……时太祖与袁绍相拒官渡,典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军。绍破,以典为裨将军,屯安民。太祖击谭、尚于黎阳,使典与程昱等以船运军粮。会尚遣魏郡太守高蕃将兵屯河上,绝水道,太祖敕典、昱:『若船不得过,下从陆道。』典与诸将议曰:『蕃军少甲而恃水,有懈怠之心,击之必克。军不内御;苟利国家,专之可也,宜亟击之。』昱亦以为然。遂北渡河,攻蕃,破之,水道得通。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从围邺,邺定,与乐进围高干于壶关,击管承于长广,皆破之。迁捕虏将军,封都亭侯。典宗族部曲三千馀家,居乘氏,自请愿徙诣魏郡。太祖笑曰:『卿欲慕耿纯邪?』典谢曰:『典驽怯功微,而爵宠过厚,诚宜举宗陈力;加以征伐未息,宜实郊遂之内,以制四方,非慕纯也。』遂徙部曲宗族万三千馀口居邺。太祖嘉之,迁破虏将军。」

例句

遥思魏公子,复忆李将军。 王维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典故
礼干木

相关人物
段干木
 
田子方(魏文侯)


《吕氏春秋》卷二十一《开春论·期贤》
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之,其仆曰:『君胡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欤?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且吾闻段干木未尝肯以己易寡人也,吾安敢骄之?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段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其仆曰:『然则君何不相之?』于是君请相之,段干木不肯受。则君乃致禄百万,而时往馆之。于是国人皆喜,相与诵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居无几何,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谏秦君曰:『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为然,乃按兵辍不敢攻之。

例句

战国方须礼干木,康时何必重侯嬴。 费冠卿 酬范中丞见

典故
子牟存阙下
 
子牟心
 
子牟意
 
子牟恋
 
子牟眷魏阙
 
心存阙
 
心居魏阙
 
心魏阙
 
忘魏阙
 
恋魏阙
  
相关人物
公子牟


《庄子集释》卷九下〈杂篇·让王〉~979~
中山公子牟谓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柰何?」瞻子曰:「重生。重生则利轻。」中山公子牟曰:「虽知之,未能自胜也。」瞻子曰:「不能自胜则从,神无恶乎?不能自胜而强不从者,此之谓重伤。重伤之人,无寿类矣。」魏牟,万乘之公子也,其隐岩穴也,难为于布衣之士,虽未至乎道,可谓有其意矣。

简释

子牟恋:喻指官吏眷恋朝廷。唐武元衡《甫构西亭偶题因呈监军及幕中诸公》:“信矣子牟恋,归欤尼父吟。”


例句

魏阙苍龙远,萧关赤雁哀。 令狐楚 王昭君

公车诣魏阙,天子垂清问。 元结 忝官引

魏阙从此去,沧洲知所便。 刘长卿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君居洞庭日,诗句满魏阙。 刘驾 送李殷游边

魏阙望中何日见,商歌奏罢复谁听。 严维 韦情献相公

回瞻魏阙路,空复子牟心。 孟浩然 初下浙江舟中口号

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 孟浩然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子牟怀魏阙,元凯滞襄城。 崔湜 襄城即事

仲尼在川上,子牟存阙下。 张九龄 忝官二十年尽在内职及为郡尝积恋因赋诗焉

徒欲心存阙,终遭耳属垣。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

眷阙悲子牟,班荆感椒举。 李德裕 夏晚有怀平泉林居

空持钓鳌心,从此谢魏阙。 李白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魏阙心犹在,旗门首已悬。 李华 咏史十一首之四

人惭公干卧,频送子牟还。 杜牧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十六韵献居守相国崔公兼呈工部刘公

丹心悬魏阙,往事怆甘棠。 杜牧 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韵

回首周南客,驱驰魏阙心。 杜甫 晴二首之二

晋山虽自弃,魏阙尚含情。 杜甫 送李卿晔

信矣子牟恋,归欤尼父吟。 武元衡 甫构西亭偶题因呈监军及幕中诸公

岂惟长思君,日夕在魏阙。 王昌龄 次汝中寄河南陈赞府

欲送近臣朝魏阙,犹怜残菊在陶家。 皇甫曾 酬窦拾遗秋日见呈

几变陶家柳,空传魏阙书。 窦常 酬舍弟牟秋日洛阳官舍寄怀十韵

大哉环海晏,不笇子牟心。 窦牟 元日喜闻大礼寄上翰林四学士中书六舍人二十韵

尘迷魏阙身应老,水到吴门叶欲残。 罗隐 下第作

西游象阙愧知音,东下荆溪称越吟。 罗隐 宿荆州江陵驿

山遮魏阙路,日隐洛阳云。 耿湋 赴许州留别洛中亲故

如何子牟意,今古道斯存。 蒋防 藩臣恋魏阙

子牟恋阙归阙,王粲下楼相别。 贯休 送崔使君

谁言魏阙下,自有东山幽。 郎士元 题刘相公三湘图

谁见子牟意,悁劳书魏阙。 钱起 奉使采箭簳竹谷中晨兴赴岭

魏阙贲翘楚,此身长弃捐。 钱起 海畔秋思

魏阙辞花绶,春山有杏田。 钱起 送宋征君让官还山

惆怅江陵去,谁知魏阙情。 钱起 送卫功曹赴荆南

千里趋魏阙,一言简圣聪。 钱起 送襄阳卢判官奏开河事

定知怀魏阙,回首海西头。 钱起 重送陆侍御使日本

子牟恋魏阙,渔父爱沧江。 陈子昂 群公集毕氏林亭

望阙路仍远,子牟魂欲飞。 韦庄 婺州和陆谏议将赴阙怀阳羡山居

公干寂寥甘坐废,子牟欢抃促行期。 韩偓 余寓汀州沙县病中闻前郑左丞璘随外镇举荐赴洛兼云继有急征旋见脂辖因作七言四韵戏以赠之或冀其感悟也

魏阙心犹系,周才道岂捐。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

典故  
照乘宝
  
魏国明珠

相关人物
梁惠王


《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
「(齐)威王二十三年,与赵王会平陆。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梁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唐·司马贞《史记索隐》:「韩婴《诗外传》以为齐宣王,其说异也。」

例句

玩馀轻照乘,谢欲等悬黎。 李咸用 谢友生遗端溪砚瓦

宝剑丰城气,明珠魏国珍。 杨炯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

人望皆同照乘宝,家风不重满籯金。 权德舆 奉和韦谏议奉送水部家兄上后书情寄诸兄弟仍通简南宫亲旧并呈两省阁老院长

天真来照乘,成性却沉泉。 独孤绶 投珠于泉

润川终自媚,照乘且何由。 王起 浊水求珠

色共梁珠远,光随赵璧圆。 褚亮 奉月望应魏王教

典故
相关人物
曹操(魏武帝)


《昭明文选》卷四十二、三国魏·曹子健(植)《与杨德祖书》
盖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论于淑媛;有龙渊之利,乃可以议于割断。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一《潕水》引《晋太康地理志记》
(西平)县有龙泉水,可以砥砺刀剑,特坚利,故有坚白之论矣,是以龙泉之剑,为楚宝也。

例句

金羁络骏马,锦带横龙泉。 李白 留别广陵诸公(一作留别邯郸故人)

薛公龙泉姿,其气在斗牛。 李群玉 将之京国赠薛员外

典故
戮仆

相关人物
扬干
 
魏绛


《春秋左传·襄公三年》
「晋侯之弟扬干乱行于曲梁,魏绛戮其仆。」晋·杜预注:「行,陈次。仆,御也。」

例句

放纵是谁之过欤,效尤戮仆愧前史。 韩愈 寄卢仝

典故
相关人物
曹丕(魏文帝)
 
王粲(字仲宣)


《世说新语》下卷上《伤逝》
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例句

尘满空床屋见天,独作驴鸣一声去。 刘言史 题王况故居

典故
丝难绣
 
绣比平原
 
买丝绣平原

相关人物
赵胜(平原君)
 
魏无忌(信陵君)


《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2365~
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封于东武城。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馀,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是时齐有孟尝,魏有信陵,楚有春申,故争相倾以待士。

例句

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 李贺 浩歌

典故 
名驹千里

相关人物
刘德(河间献王)
 
刘彻(汉武帝)
 
屈原
 
曹操(魏武帝)
 
鲁仲连


《楚辞补注》卷六〈卜居〉~76~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蔽鄣于谗。心烦意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媮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慄斯,喔咿嚅唲,以事妇人乎?宁廉絜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汜汜若水中之凫乎?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抗轭乎?将随驽马之?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嘿嘿兮,谁知吾之廉贞?」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汉·王逸注:「才绝殊也。」
《史记》卷八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鲁仲连〉~2459~
鲁仲连者,齐人也。好奇伟俶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游于赵。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鲁仲连子》云:「齐辩士田巴,服狙丘,议稷下,毁五帝,罪三王,服五伯,离坚白,合同异,一日服千人。有徐劫者,其弟子曰鲁仲连,年十二,号『千里驹』,往请田巴曰:『臣闻堂上不奋,郊草不芸,白刃交前,不救流矢,急不暇缓也。今楚军南阳,赵伐高唐,燕人十万,聊城不去,国亡在旦夕,先生柰之何?若不能者,先生之言有似枭鸣,出城而人恶之,愿先生勿复言。』田巴曰:『谨闻命矣。』巴谓徐劫曰:『先生乃飞兔也,岂直千里驹!』巴终身不谈。」
《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列传·楚元王刘交〉~927~
德字路叔,修黄老术,有智略。少时数言事,召见甘泉宫,武帝谓之「千里驹」。唐·颜师古注曰:「言若骏马可致千里也。年齿幼少,故谓之驹。」
《三国志》卷九〈魏书·曹休传〉~279~
曹休字文烈,太祖族子也。天下乱,宗族各散去乡里。休年十馀岁,丧父,独与一客担丧假葬,携将老母,渡江至吴。以太祖举义兵,易姓名转至荆州,閒行北归,见太祖。太祖谓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驹也。」使与文帝同止,见待如子。常从征伐,使领虎豹骑宿卫。刘备遣将吴兰屯下辩,太祖遣曹洪征之,以休为骑都尉,参洪军事。太祖谓休曰:「汝虽参军,其实帅也。」洪闻此令,亦委事于休。备遣张飞屯固山,欲断军后。众议狐疑,休曰:「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今乃先张声势,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促击兰,兰破则飞自走矣。」洪从之,进兵击兰,大破之,飞果走。太祖拔汉中,诸军还长安,拜休中领军。文帝即王位,为领军将军,录前后功,封东阳亭侯。夏侯惇薨,以休为镇南将军,假节都督诸军事,车驾临送,上乃下舆执手而别。孙权遣将屯历阳,休到,击破之,又别遣兵渡江,烧贼芜湖营数千家。迁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进封安阳乡侯。帝征孙权,以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督张辽等及诸州郡二十馀军,击权大将吕范等于洞浦,破之。拜扬州牧。明帝即位,进封长平侯。吴将审屯皖,休击破之,斩首,吴将韩综、翟丹等前后率众诣休降。增邑四百,并前二千五百户,迁大司马,都督扬州如故。太和二年,帝为二道征吴,遣司马宣王从汉水下,休督诸军向寻阳。贼将伪降,休深入,战不利,退还宿石亭。军夜惊,士卒乱,弃甲兵辎重甚多。休上书谢罪,帝遣屯骑校尉杨暨慰谕,礼赐益隆。休因此痈发背薨,谥曰壮侯。子肇嗣。
典故
平原君好客

相关人物
赵胜(平原君)
 
魏无忌(信陵君)


《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2365~
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封于东武城。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馀,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是时齐有孟尝,魏有信陵,楚有春申,故争相倾以待士。
典故 
相关人物
曹操(魏武帝)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三〈曹操·与太尉杨彪书〉~070~
操白:与足下同海内大义,足下不遗,以贤子见辅。比中国虽靖,方外未夷,今军征事大,百姓骚扰,吾制钟鼓之音。主簿宜守。而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谓其能改,遂转宽舒,复即宥贷,将延足下尊门大累,便令刑之。念卿父息之情,同此悼楚,亦未必非幸也。今赠足下锦裘二领、八节银角桃杖一枚、青?床褥三具、官绢五百匹、钱六十万、画轮四、望通幰七香车一乘、青牸牛二头、八百里骅骝马一匹、赤戎金装鞍辔十副、铃眊一具、驱使二人,并遗足下贵室错䌽罗縠裘一领,织成靴一量,有心青衣二人,长奉左右。所奉虽薄,以表吾意,足下便当慨然承纳,不致往返。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二十〈乐府·乌栖曲四首〉~922~
〈乌栖曲四首〉其三:「青牛丹毂七香车,可怜今夜宿倡家。倡家高树乌欲栖,罗帏翠帐向君低。」
典故
厌穷愁
 
穷愁著书
 
著穷愁
 
虞卿
 
虞卿著书

相关人物
虞卿
 
魏齐


《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虞卿〉~2375~
虞卿既以魏齐之故,不重万户侯卿相之印,与魏齐閒行,卒去赵,困于梁。魏齐已死,不得意,乃著书,上采春秋,下观近世,曰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凡八篇。以刺讥国家得失,世传之曰《虞氏春秋》。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馀万众,邯郸几亡。虞卿料事揣情,为赵画策,何其工也!及不忍魏齐,卒困于大梁,庸夫且知其不可,况贤人乎?然虞卿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云。唐·司马贞《史记索隐》:「魏齐,魏相,与应侯有仇,秦求之急,乃抵虞卿。卿弃相印,乃与齐閒行亡归梁,以托信陵君。信陵君疑未决,齐自杀。故虞卿失相,乃穷愁而著书也。」

例句

谁遣虞卿裁道帔,轻绡一匹染朝霞。 李贺 南园十三首之十二

若逢金马门前客,为说虞卿久著书。 段成式 送穆郎中赴阙

莫怪殷勤谢,虞卿正著书。 韩愈 李员外寄纸笔

典故
穰侯宠

相关人物
魏冉


《史记》卷七十二《穰侯列传》
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为政。……太史公曰:穰侯,昭王亲舅也。而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于天下,天下皆西乡稽首者,穰侯之功也。及其贵极富溢,一夫开说,身折势夺而以忧死,况于羁旅之臣乎!

例句

穰侯富秦宠,金石比交欢。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二十一

《漢語大詞典》:老骥(老驥)
年老的骏马。多喻年老而壮志犹存之士。 唐 杜甫 《赠韦左丞丈济》诗:“老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 宋 欧阳修 《送张生》诗:“老驥骨奇心尚壮,青松岁久色逾新。” 叶剑英 《自题近照绝句》:“百年赢得十之八,老驥仍将万里行。”参见“ 老驥伏櫪 ”。
《國語辭典》:老骥伏枥(老驥伏櫪)  拼音:lǎo jì fú lì
好马虽老了,伏在马槽边,仍想奔跑千里的路程。语出汉。曹操 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比喻年虽老而仍怀雄心壮志。宋。陆游〈与何蜀州启〉:「老骥伏枥,虽未歇于壮心。」也作「伏枥老骥」。
分類:年老
《國語辭典》:魏阙(魏闕)  拼音:wèi què
古代宫门外的阙门,为悬示法令的地方。后亦作为朝廷的代称。《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幼学琼林。卷三。宫室类》:「书室曰芸窗,朝廷曰魏阙。」
《漢語大詞典》:魏阙心(魏闕心)
谓身居江湖而心向朝廷。语本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 宋 范成大 《送张真甫中书奉祠归蜀》诗:“一封朝奏钧天梦,万里 江 行魏闕心。” 宋 刘辰翁 《行香子·迭韵》词:“叹魏闕心,磻石魄, 汨罗 身。”
分類:江湖朝廷
《漢語大詞典》:梁珠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齐威王 ﹞与 魏王 会田於郊。 魏王 问曰:‘王亦有寳乎’ 威王 曰:‘无有。’ 梁王 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柰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寳乎?’”后因以“梁珠”指宝珠。 唐 褚亮 《奉和望月应魏王教》:“色共 梁 珠远,光随 赵 璧圆。”
分類:宝珠
《漢語大詞典》:照乘
见“ 照乘珠 ”。
《國語辭典》:照乘珠  拼音:zhào shèng zhū
战国时魏惠王的宝珠。珠光能照明前后二十四辆车子。见《史记。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后泛指珍贵的珠宝。唐。高适〈涟上别王秀才〉诗:「何意照乘珠,忽然欲暗投。」明。张四维《双烈记》第三五出:「莫因贪看中秋月,失却盘中照乘珠。」
《國語辭典》:照乘珠  拼音:zhào shèng zhū
战国时魏惠王的宝珠。珠光能照明前后二十四辆车子。见《史记。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后泛指珍贵的珠宝。唐。高适〈涟上别王秀才〉诗:「何意照乘珠,忽然欲暗投。」明。张四维《双烈记》第三五出:「莫因贪看中秋月,失却盘中照乘珠。」
《漢語大詞典》:照车(照車)
照耀车辆。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后以代称照乘珠。 南朝 宋 谢庄 《孝武宣贵妃诔》:“照车去 魏 ,联城辞 赵 。”参见“ 照乘珠 ”。
分類:照耀车辆
《國語辭典》:龙泉(龍泉)  拼音:lóng quán
宝剑。《晋书。卷三六。张华传》:「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有龙泉之利,乃可以议其断割。」也称为「龙渊」。
《漢語大詞典》:驴鸣一声(驢鳴一聲)
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王仲宣 好驴鸣。既葬, 文帝 临其丧,顾与同游曰:‘ 王 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后以“驴鸣一声”指伤悼故友。 唐 刘言史 《题王况故居》诗:“尘满空牀屋见天,独作驴鸣一声去。”
分類:伤悼故友
《國語辭典》:千里驹(千里駒)  拼音:qiān lǐ jū
1.驹,少壮的马。千里驹指日行千里的良马。如:「这匹马可连续奔驰数十里而不气喘、不疲倦,真不愧为千里驹。」也称为「千里马」。
2.比喻年轻有为的少年。《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德字路叔,修黄老术,有智略。少时数言事,召见甘泉宫,武帝谓之『千里驹』。」《三国志。卷九。魏书。曹休传》:「閒行北归,见太祖。太祖谓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驹也。』」
《國語辭典》:七香车(七香車)  拼音:qī xiāng chē
用多种香料涂饰,或各种香木制成的豪华车子。唐。王维〈洛阳女儿行〉:「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朝天子招贤,连登云路,五花诰,七香车,尽著他女儿受用。」
《國語辭典》:香车(香車)  拼音:xiāng chē
装饰华美的车子。亦指妇女乘的车子。宋。欧阳修〈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词:「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三国演义》第一六回:「连夜具办妆奁,收拾宝马香车,令宋宪、魏续一同韩胤送女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