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凶神恶煞(凶神惡煞)  拼音:xiōng shén è shà
1.凶恶的神。比喻非常凶恶的人。元。王晔《桃花女》第三折:「又犯著太岁,遭这般凶神恶煞,必然板僵身死了也。」
2.形容非常凶恶。《情变》第七回:「他向来最胆小,我父亲凶神恶煞般跑来捉我,不知他吓得怎样了。」
《国语辞典》:龙城飞将(龙城飞将)  拼音:lóng chéng fēi jiàng
龙城,汉代匈奴诸长集会,祭祀先祖、天地、鬼神的地方。「龙城飞将」指威震匈奴,被称为「飞将军」的汉代名将李广。参见「李广」条。唐。王昌龄〈出塞〉诗二首之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国语辞典》:没神没鬼(没神没鬼)  拼音:méi shén méi guǐ
不相信鬼神。如:「像他这种没神没鬼的人,根本不信鬼怪的存在。」
分类:相信鬼神
《国语辞典》:神鬼不测(神鬼不测)  拼音:shén guǐ bù cè
鬼神都无法预知、测度。形容极隐密奇异,无法预料。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三折:「贤士展神鬼不测之机,兴一旅之师,辅佐公子,以成大事。」也作「神鬼莫测」、「神鬼难测」。
《国语辞典》:神鬼不觉(神鬼不觉)  拼音:shén guǐ bù jué
形容极秘密,连鬼神都无法察觉。《三国演义》第二○回:「陛下可制衣一领,取玉带一条,密赐董承;却于带衬内缝一密诏以赐之,令到家见诏,可以昼夜画策;神鬼不觉矣。」也作「神鬼不知」。
《国语辞典》:神鬼不知  拼音:shén guǐ bù zhī
形容极秘密,连鬼神都无法察觉。《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幼谦仍旧上山茶树,蹑竹梯而下,随后蜚英登墙,就抽了竹梯起来,真个神鬼不知。」也作「神鬼不觉」。
《国语辞典》:神鬼难测(神鬼难测)  拼音:shén guǐ nán cè
鬼神都无法预知、测度。形容极隐密奇异,无法预料。元。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将军,这龙韬虎略,神鬼难测。今日见了主公,定然封官赐赏也。」也作「神鬼不测」、「神鬼莫测」。
《国语辞典》:神理不容  拼音:shén lǐ bù róng
形容罪大恶极,鬼神天理不能容受。《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吾术岂可用来伤物命以充口腹乎?不唯神理不容也,如此小用不得。」
《国语辞典》:神怒鬼怨  拼音:shén nù guǐ yuàn
形容罪大恶极,鬼神都为之愤怒。《封神演义》第二七回:「皇后谏陛下造此惨刑,神怒鬼怨,屈魂无申。」
《国语辞典》:神怒民痛  拼音:shén nù mín tòng
鬼神震怒,人民痛恨。形容为非作歹,罪大恶极,引起众怒。《晏子春秋。外篇。重而异者》:「不思谤讟,不惮鬼神,神怒民痛,无悛于心。」也作「神怒民怨」、「神怒人怨」。
《国语辞典》:神怒民怨  拼音:shén nù mín yuàn
鬼神震怒,人民痛恨。形容为非作歹,罪大恶极,引起众怒。《东周列国志》第六八回:「神怒民怨,君不久矣!侈心之兴,实起于楚。」也作「神怒民痛」、「神怒人怨」。
《国语辞典》:四大门儿(四大门儿)  拼音:sì dà mén ér
狐、鼬、猬、蛇。迷信鬼神的人,相信这四种动物能降祸福于人,故尊称它们为「四大门儿」。
《国语辞典》:求神拜鬼  拼音:qiú shén bài guǐ
到处祭拜鬼神,祈求保祐。如:「求神拜鬼,祈祷阖家平安。」也作「拜鬼求神」、「求神拜佛」。
《国语辞典》:烧纸引鬼(烧纸引鬼)  拼音:shāo zhǐ yǐn guǐ
烧纸,指烧化纸钱以敬鬼神。「烧纸引鬼」喻本出一片诚敬,反招无谓的麻烦。如:「烧纸引鬼的事只会惹祸上身,千万别做。」
《国语辞典》:鬼戮神诛(鬼戮神诛)  拼音:guǐ lù shén zhū
为鬼神所斩杀。比喻极重的处罚。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哪一个不指著皇天后土,哪一个不赌著鬼戮神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