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鬟丝(鬟絲)
鬟髻的发丝。 清 姚燮 《浪淘沙·梨花庭院图》词:“停了十三徽,掩了灯幃,鬟丝裊裊露丝飞。” 清 杨文荪 《〈秦淮画舫录〉序》:“扇影鬟丝,眉繚花而语结;脂匲镜槛,手携玉以魂销。” 清 无名氏 《帝城花样·琵琶庆传》:“烛影摇红之下,釧响釵光,鬟丝鬢影,无不入媚。”
分類:鬟髻
《漢語大詞典》:长鬟(長鬟)
高而环形的发髻。 唐 刘禹锡 《采菱行》:“长鬟弱袂动参差,釵影釧文浮荡漾。”
分類:环形发髻
《漢語大詞典》:鬟鬓(鬟鬢)
鬟和鬓。 元 姚燧 《摸鱼子·赋玉簪》词:“青冥万里,鬟鬢乱风雾。”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其首乃一女子,鬟鬢儼然。”
《漢語大詞典》:颓鬟(頽鬟,穨鬟)
谓女子的髻鬟斜堕在一旁。 清 龚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归来料理书灯红,茶烟欲散頽鬟浓。”参见“ 倭堕髻 ”。
穨鬟:指女子的发髻。 清 龚自珍 《幽人》诗:“亦有梅花梦,穨鬟待太阳。”参见“ 穨云 ”。
《國語辭典》:倭堕髻(倭墮髻)  拼音:wō duò jì
一种汉时流行的发髻型。髻斜于一侧,故称为「倭堕髻」。《乐府诗集。卷二八。相和歌辞三。古辞。陌上桑》:「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漢語大詞典》:颓云(穨雲)
1.柔软的云。亦以喻指女子松柔的发髻。 唐 崔融 《嵩山启母庙碑》:“玄女以明月为珠,素女以穨云作髻。”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抛却鸳衾兜凤舄,髻子穨云乍綰。”
2.坠落的云。参见“ 穨云駃雨 ”。
《漢語大詞典》:颓云(頽雲)
下坠的云。 晋 傅玄 《正都赋》:“修袖连娟,长裙繽纷,起若翔龙,降若頽云。”一本作“ 穨云 ”。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焚轮虹霓寝其祅,頽云商羊戢其翼。”
分類:下坠
《漢語大詞典》:颓云(頽雲,穨雲)
下坠的云。 晋 傅玄 《正都赋》:“修袖连娟,长裙繽纷,起若翔龙,降若頽云。”一本作“ 穨云 ”。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焚轮虹霓寝其祅,頽云商羊戢其翼。”
穨雲:1.柔软的云。亦以喻指女子松柔的发髻。 唐 崔融 《嵩山启母庙碑》:“玄女以明月为珠,素女以穨云作髻。”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抛却鸳衾兜凤舄,髻子穨云乍綰。”
(2).坠落的云。参见“ 穨云駃雨 ”。
《漢語大詞典》:蝉鬟(蟬鬟)
喻指女子的发髻。 元 陈孚 《嘉兴》诗之二:“象梳两两蝉鬟女,笑拥红娇买藕花。”
分類:女子发髻
《国语辞典》:上鬟  拼音:shàng huán
古代女子十五岁及笄时,把原本披垂的头发挽上去,并插上簪子,表示已经成人待嫁了,称为「上鬟」。唐。蒋防《霍小玉传》:「此钗,吾所作也。昔岁霍王小女,将欲上鬟,令我作此,酬我万钱。」《聊斋志异。卷一。画壁》:「共捧簪珥,促令上鬟。」
《漢語大詞典》:翠云鬟(翠雲鬟)
(1).指妇人的美发。 唐 杜牧 《山石榴》诗:“一朵佳人玉釵上,祇疑烧却翠云鬟。”
(2).喻指翠色的山峦。 宋 苏轼 《游道场山何山》诗:“出山回望翠云鬟,碧瓦朱栏縹緲间。”
《漢語大詞典》:花鬟
美丽的发髻;美发。 北周 庾信 《夜听捣衣》诗:“花鬟醉眼纈,龙子细文红。” 南唐 张泌 《临江仙》词:“花鬟月鬢緑云重。”
《漢語大詞典》:鬟玉
插戴于鬟髻的玉饰。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记沪上诸校书》:“鬟玉欲夺遥波緑,眉黛疑分远岫晴。”
《漢語大詞典》:鬟烟(鬟煙)
形容鬟髻美如烟云。 清 姚燮 《珍珠帘》词:“衔花燕子飞无语,感春人,如影鬟烟飘后。”
《漢語大詞典》:鬟簪
插戴于鬟髻的簪子。 南朝 梁简文帝 《茱萸女》诗:“杂与鬟簪插,偶逐鬢鈿斜。东西争赠玉,纵横来问家。”
《高级汉语词典》:娃鬟
美丽的发髻
《韵府拾遗 删韵》:夜鬟
何中诗厓东野月上露华膏夜鬟
《漢語大詞典》:鬟花
插戴于鬟髻的绢花。 清 陈裴之 《湘烟小录·香畹楼忆语》:“姬与余情爱甚挚,而耻为忮嫉之行,是以香影阁赠余鬟花綃帕,香霏阁赠余冰紈杂佩……姬皆什袭藏之。”
分類:插戴鬟髻
《漢語大詞典》:侍鬟
侍女。鬟,婢女。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輓诗》:“侍鬟称练行,小像刻沉香。”
分類:侍女婢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