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青纱障(青纱障)  拼音:qīng shā zhàng
夏秋间,东北一带的高粱、玉米等农作物。因长得高而密,像青纱织成的罗帐,盗贼常以其作为屏障,藏匿其中。也称为「青纱帐」。
《漢語大詞典》:饭粱(飯粱)
用高粱做的饭。仪礼·公食大夫礼:“宰夫授公饭粱,公设之于湆西,宾北面辞,坐迁之。”
分類:高粱
《漢語大詞典》:大庄稼(大莊稼)
方言。大秋作物。主要有玉米、高粱、谷子等。
《國語辭典》:打场(打場)  拼音:dǎ cháng
将麦子、高粱等农作物在广场上晒乾脱粒。《醒世姻缘传》第七九回:「那日正在打场,将他套上碌轴,他也不似往时踢跳,跟了别的牛沿场行走。」
《漢語大詞典》:木稷
高粱的古名。广雅·释草:“藋粱,木稷也。” 王念孙 疏证:“今之高粱,古之稷也。 秦 汉 以来,误以粱为稷,而高粱遂别名木稷矣。又谓之蜀黍。 王禎 农书云:‘蜀黍,一名高粱……一名木稷。’”太平御览卷八三九引 晋 郭义恭 《广志》:“杨禾,似藋粒细也,折右炊,停即牙生,此中国巴禾,木稷也。”
《國語辭典》:芦粟(蘆粟)  拼音:lú sù
植物名。禾本科蜀黍属,「高粱」之别称,参见「高粱」条。
分類:高粱品种
《國語辭典》:窝窝头(窩窩頭)  拼音:wō wo tóu
一种用玉蜀黍粉或高粱制成的面食。略作圆锥形,底下有个窝,故称为「窝窝头」。也称为「窝头」。
《漢語大詞典》:挺秆
方言。高粱茎杆顶端长穗的一节。 梁斌 《红旗谱》十:“到了家, 运涛 立刻吩咐 春兰 、 江涛 、 二贵 ,去撧秫秸挺秆儿,动手插了一只小巧的鸟笼。”
《漢語大詞典》:甜高粱
一种甜的高粱,糖用高粱
主要因其茎内的甜汁液而栽培的各种高粱的任何一种,可制出糖和糖浆,也广泛用作饲料和青贮草
《漢語大詞典》:茓子
方言。做囤用的狭长的粗席子,通常是用高粱秆子或芦苇的篾儿编成的。也称踅子。
《漢語大詞典》:轧场(軋場)
(1).谓麦子、高粱、豆子等农作物收割后,在场上用磙子碾压脱粒。 吴广川 《微山湖畔·扯磙》诗:“赶车、轧场、耕耙地……样样农活全学会。”
(2).指用碌碡压平打谷场和晒粮食的场院。
《国语辞典》:席篾  拼音:xí miè
将竹子、高粱秆等的表皮劈开而得的细长薄片。多用来编织席子、篓子等。
《漢語大詞典》:席篾儿(蓆篾兒)
即细篾儿。用苇子、竹子、高粱秆等的皮劈开而成的细长的薄片,用来编席、篓子、草帽等。《金瓶梅词话》第八六回:“那个长将蓆篾儿支着眼。”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你倒是揭起炕毡子来,把那蓆篾儿给我撅一根来罢。”
《国语辞典》:高粱篾儿(高粱篾儿)  拼音:gāo liáng miè ér
用高粱的茎劈成细长薄片所编成的网或笼子。如:「由于化工或塑胶原料取代了高粱篾儿,高粱篾儿织物已比较少见了。」
《国语辞典》:谷树皮(谷树皮)  拼音:gǔ shù pí
一种红高粱的皮。黑红色而带黑点。形容脸黑而有麻子的人。《金瓶梅》第一回:「人见他为人懦弱,模样猥衰,起了他个浑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俗言其身上粗躁,头脸窄狭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