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檀公策
宋书·檀道济传载: 檀道济 足智多谋,随 高祖 北伐,为前锋,屡建战功,后因称征战计策为“檀公策”。 宋 陈与义 《发商水道中》诗:“草草 檀公 策,茫茫 杜老 诗。” 宋 陆游 《眉州郡燕大醉中间道驰出城宿石佛院》诗:“酒酣忽作 檀公 策,间道絶出 东关城 。” 元 张翥 《闻归集贤远引奉简一章》诗:“将军每叹 檀公 策,朝士徒悲 穆氏 歌。”
《漢語大詞典》:长祖(長祖)
北周 宣帝 时改称高祖为“长祖”。北史·周纪下·宣帝:“﹝ 周宣帝 ﹞又不听人有高者大者之称,诸姓 高 者改为 姜 ,九族称高祖者为长祖,曾祖为次长祖。”
《漢語大詞典》:禾子
“季”的析字。宋书·符瑞志上:“寳文出, 刘季 握。卯金刀,在軫北,字禾子,天下服。”按, 汉 高祖 刘邦 字 季 。
《漢語大詞典》:小祖
高祖以下之庙。礼记·檀弓上:“君復,於小寝、大寝、小祖、大祖、库门、四郊。” 孔颖达 疏:“小祖,高祖以下庙也。”
分類:高祖
《国语辞典》:李世民  拼音:lǐ shì mín
人名。(西元598~649)唐代第二位君主,高祖李渊之次子。聪明英武,兼通文学。隋末,辅佐高祖起兵,平定四方,代隋而有天下,受封为秦王。即位后,锐意图治,轻刑薄赋,海内升平,世称为「贞观之治」。又用李绩、秦叔宝等为将,征服吐蕃、突厥,威及域外。西域各国尊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死后庙号太宗。
《漢語大詞典》:屏宫
宫殿名。 五代 后蜀 高祖 所造。 宋 陶谷 清异录·宫室:“ 幈宫 , 孟蜀 高祖 晚年作,以画屏七十张,关百钮而鬭之,用为寝所。”
《國語辭典》:握蛇骑虎(握蛇騎虎)  拼音:wò shé qí hǔ
比喻非常险恶的处境。语出《魏书。卷二一。献文六王传下。彭城王协传》:「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彦和握蛇骑虎,不觉艰难。」
《漢語大詞典》:四世三公
东汉 袁绍 ,自其高祖至父辈,四代皆有居三公位者,时称“四世三公”。三国志·魏志·袁绍传:“高祖父 安 为 汉 司徒。自 安 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 裴松之 注引 晋 华峤 后汉书曰:“ 安 字 邵公 …… 章帝 时至司徒,生 蜀郡 太守 京 。 京 弟 敞 为司空。 京 子 汤 ,太尉。 汤 四子:长子 平 , 平 弟 成 ,左中郎将,并早卒; 成 弟 逢 , 逢 弟 隗 ,皆为公。”《三国演义》第五回:“ 操 曰:‘ 袁本初 四世三公,门多故吏, 汉 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
《漢語大詞典》:湘东一目(湘東一目)
湘东王 萧绎 初生时患眼疾, 梁高祖 自为医治,遂盲一目。后在 江陵 称帝,是为 元帝 。即位第三年, 西魏 攻陷 江陵 ,被杀。见《梁书·元帝纪》。后人以“湘东一目”指棋眼。 宋 黄庭坚 《弈棋》诗之二:“ 湘东 一目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清 钱谦益 《〈棋谱新局〉序》:“ 项羽 重瞳, 湘东 一目。”
《国语辞典》:磐石之固  拼音:pán shí zhī gù
比喻非常稳固,难以动摇。《魏书。卷七五。列传。尔朱兆》:「若使布德行义,忧公忘私,唇齿相依,同心协力,则磐石之固,未可图也。」唐。徐光溥〈上后蜀高祖请行墨制疏〉:「率土之内,足可保磐石之固,泰山之安。」
《国语辞典》:花蕊夫人  拼音:huā ruǐ fū rén
1.人名:(1)(约西元883~926)五代前蜀高祖王建的妃妾。号小徐妃。宫中呼为花蕊夫人。后随王衍归唐,半途遇害。(2)五代后蜀主孟昶的夫人。姓费,青城(今四川灌县西)人。能文,有宫词百首传于世。宋平蜀,悲忧抑郁,不忘故君,以罪赐死。
2.戏曲剧目。宋代故事戏。蜀主孟昶宠信慧妃徐氏,封为花蕊夫人。昶荒淫,信用奸佞,宋太祖赵匡胤知而遣兵征蜀。蜀兵败,夫人请宋勿以臣属相待,孟昶偕夫人入京,受封。后昶死,赵匡胤纳夫人为妃,夫人思夫,拟报仇,后谋害不成,面斥匡胤,自尽而死。
《国语辞典》:韩信将兵(韩信将兵)  拼音:hán xìn jiàng bīng
(歇后语)多多益善。汉韩信与高祖刘邦论将兵之道,以为自己擅长带兵打仗,所领的士兵,越多越好。典出《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比喻不厌其多,越多越好。如:「结交益友,那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也作「韩信点兵」、「韩信用兵」。
《国语辞典》:咬牙封雍齿(咬牙封雍齿)  拼音:yǎo yá fēng yōng chǐ
雍齿与汉高祖有旧怨,曾数度羞辱高祖。高祖平定天下后,大封同姓诸侯二十馀人,馀臣则私下争功,欲谋造反。张良进言应先封雍齿,则人人自坚矣,高祖从之,遂封齿为什万侯,而群臣皆喜。见《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咬牙封雍齿,计安众将之心。」
《国语辞典》:形于颜色(形于颜色)  拼音:xíng yú yán sè
内在思想、情绪映现于面容。如:「他个性内敛,忧喜之事,很少形于颜色。」《隋书。卷二。高祖纪下》:「朕君临区宇,于兹九载,开直言之路,披不讳之心,形于颜色,劳于兴寝。」
《国语辞典》:拯溺救焚  拼音:zhěng nì jiù fén
援救人于急难困顿中。唐。高祖〈即位告天册文〉:「某守晋阳,驰心魏阙,援手濡足,拯溺救焚,大举义兵,式宁区宇。」《旧五代史。卷七五。晋书。高祖本纪一》:「况万机不可以暂废,大宝不可以久虚,拯溺救焚,当在此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