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玄岭(玄嶺)
高峻的山岭。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玄岭巉巖,岞峈嶇崯。” 唐 王勃 《梓州郪县灵瑞寺浮图碑》:“絶域天成,珍臺地起。揆刹玄岭,图基丹嶠。”
分類:高峻山岭
《漢語大詞典》:峣嶷(嶢嶷)
亦作“嶤嶷”。 形容山峰高峻。 南朝 宋 宗炳 画山水赋:“峰岫嶤嶷,云林森渺。”
分類:山峰高峻
《漢語大詞典》:嶬嶬
山势高峻。喻人之神态端庄严峻。 宋 司马光 《祭范尚书文》:“冠带立朝,正色嶬嶬,讜言直节,奋不顾己。”
《漢語大詞典》:危岊
高峻的山曲。 南朝 梁 沈约 《奉和竟陵王药名》:“丹草秀朱翘,重臺架危岊。”
分類:高峻山曲
《漢語大詞典》:威摧
高峻不平貌。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岭门山》诗:“威摧三山峭,瀄汩两江驶。” 黄节 注:“威摧,崴嵬也。”
分類:高峻不平
《漢語大詞典》:阻峻
险要高峻。 宋 曾巩 《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缘壁立之山,临不测之溪,危难阻峻,数有颠覆霣坠之害。”
分類:险要高峻
《国语辞典》:笔岫(笔岫)  拼音:bǐ xiù
形容山峦高峻耸立,如毛笔般的挺直。《幼学琼林。卷一。新选地舆类》:「彩云笼笔岫,绚出文章。」
《漢語大詞典》:郁崛(鬱崫)
高峻貌。文选·陆倕〈石阙铭〉:“鬱崫重轩,穹隆反宇。” 李周翰 注:“鬱崫穹隆,壮大貌。”
《漢語大詞典》:达蘖(達枿)
高峻貌。 唐 韩愈 《南山诗》:“旋归道迴睨,达枿壮復奏。” 钱仲联 集释:“ 方世举 注曰:达枿,高貌。 徐震 评释曰:按此二句言于旋归途中回视,则高峯巍然復在前也,达枿盖即嵽嵲之音转。”
《漢語大詞典》:陮隗
高峻不平貌。
分類:高峻不平
《漢語大詞典》:峭卓
高峻陡直。 宋 吕祖谦 《卧游录》:“《巩氏耳目志》:海山微茫而隐见,江山严厉而峭卓。”
分類:高峻陡直
《漢語大詞典》:森棱(森稜)
高峻突兀。 清 黄景仁 《王兰泉先生斋头消寒夜集观邝湛若天风吹夜泉砚作歌》:“何如我公佐熙代, 嵩 华 森稜见风概。”
分類:高峻突兀
《漢語大詞典》:嶱嵑
山石高峻貌。
分類:山石高峻
《漢語大詞典》:棱锐(稜鋭)
突兀高峻。
分類:突兀高峻
《漢語大詞典》:棱叠(稜疊)
高峻层迭貌。 宋 刘斧 《游武夷山记》:“草木蒙茸,寒暑一色,崖壁红腻而稜叠可爱。”
分類:高峻层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