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西皮  拼音:xī pí
传统戏曲的腔调。以胡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拍子有原板、慢板、快三眼、导板、摇板等。
《漢語大詞典》:激摧
高亢凄怆。 晋 左芬 《万年公主诔》:“挽僮齐唱,悲音激摧。士女歔欷,高风增哀。”
分類:高亢凄怆
《漢語大詞典》:劫遌
形容声音高亢,节奏急促。文选·马融〈长笛赋〉:“牚拒劫遌,又足怪也。” 李善 注:“言声之相逆遌也。” 刘良 注:“声烈而繁,若相凌距以相击触,可谓奇怪者也。牚,凌;劫,击;遌,触也。”
《漢語大詞典》:论亢(論亢)
论调高亢。魏书·常景传:“论亢匪久,人咸敬忌。”
《漢語大詞典》:哮哓(哮嘵)
形容声音高亢悠长。 宋 司马光 《白鹘图》诗:“倾身叠紺爪,吟啸何哮嘵!”
《漢語大詞典》:廉肉
指乐声的高亢激越与婉转圆润。礼记·乐记:“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 孔颖达 疏:“廉谓廉棱,肉谓肥满。”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夫商徵响高,宫羽声下;抗喉矫舌之差,攒脣激齿之异,廉肉相準,皎然可分。”
《漢語大詞典》:强音
高亢的声音。 秦牧 《艺海拾贝·艺术力量和文笔情趣》:“各个民族古代流传的精彩的谚语格言,我们只要读上几句,常常就给吸引住了。因为那是理性的强音和智慧的虹彩!”
分類:高亢声音
《漢語大詞典》:激亢
激昂高亢。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陆铨》:“ 石谿 奇气激亢,真诗家之 乌获 。”
分類:激昂高亢
《漢語大詞典》:激哇
激昂高亢的歌声。艺文类聚卷六二引 三国 魏 韦诞 《景福殿赋》:“吟清商之激哇,发角徵与《白雪》。”
《漢語大詞典》:嘄噭
高亢激昂。史记·乐书:“故云《雅》《颂》之音理而民正,嘄噭之声兴而士奋, 郑 衞 之曲动而心淫。” 司马贞 索隐:“上姑尧反,又音叫,下音(噭)击。”
分類:高亢激昂
《漢語大詞典》:伉音
高亢的声音。 汉 王粲 《七释》:“邪睨鼓下,伉音赴节。”《文选·陆机〈文赋〉》“譬犹舞者赴节以投袂” 李善 注引《七释》作“亢音”。
分類:高亢声音
《漢語大詞典》:余音绕梁(餘音繞梁)
(1).列子·汤问:“昔 韩娥 东之 齐 ,匱粮,过 雍门 ,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绕梁欐,三日不絶。”后因以“餘音绕梁”形容歌声高亢圆润,馀韵无穷。《老残游记》第二回:“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餘音绕梁,三日不絶’的话,我总不懂……及至听了 小玉先生 説书,才知古人措辞之妙。”
(2).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清 贺裳载酒园诗话·宋欧阳修:“至若叙事处,滔滔汩汩,累百千言……所惜意随言尽,无復餘音绕梁之意。”亦作“ 餘响遶梁 ”、“ 餘响绕梁 ”。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八:“ 秦青 顾谓其友曰:‘昔 韩娥 东之 齐 ,遗粮,过 雍门 ,鬻歌假食而去,餘响遶梁,三日不絶,左右以其人弗去。’” 唐 李亢 独异志卷中:“ 韩娥 过 齐 雍门 ,鬻歌假食,既毕,而餘响绕梁,三日不絶。”
《国语辞典》:高昂斗志(高昂斗志)  拼音:gāo áng dòu zhì
高亢激昂的战斗意志。如:「要赢得比赛,除了要有精湛技术外,还要有高昂斗志。」
《漢語大詞典》:高遏行云(高遏行雲)
形容歌声高亢嘹亮。 宋 晏殊 《山亭柳》词:“偶学 念奴 声调,有时高遏行云。”参见“ 响遏行云 ”。
《國語辭典》:响遏行云(響遏行雲)  拼音:xiǎng è xíng yún
形容声音响亮高妙,能止住行云。《列子。汤问》:「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漢語大詞典》:峨峨汤汤(峨峨湯湯)
亦作“峩峨汤汤”。 形容乐声高亢奔放。 宋 周密 《志雅堂杂钞·图画碑帖》:“中有琴,徽以玉,峩峩汤汤弹此曲,寄声知音同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