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驯雅(馴雅)
典雅完美。 明 张居正 《重刊两汉书序》:“ 迁 据《左氏》国语世本《国策》史记,而 固 承父 彪 之后,修《西汉书》。然 子长 之书,虽驰骋该博,类取杂家小説以实之,其为文多不驯雅,不如 固 之简严明切,敍次有纪。”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 刘知几 之论史也……其文近浅而远驯雅,其识精琐屑而迷远大。” 清 黎庶昌 《〈续古文辞类纂〉序》:“三国志五代史,其书最为驯雅有法, 汉 以后史之良也,取一二类著焉。”
分類:典雅完美
《漢語大詞典》:驯乌(馴烏)
驯顺的乌鸦。 汉 刘向 《古孝子传·文让》:“ 巴郡 文让 养母至孝。母死,不用僮僕之力,兄弟二人营筑其坟。坟土未足,耕一亩地为壤,蹔归取粮。羣鸟数千衔所作壤以著坟上,俄而成坟。”后以“驯乌”为表扬人子尽孝道的典故。 明 李东阳 《长洲朱氏孝门铭》:“﹝ 朱顥 ﹞父病痈,亲为吮涤。父丧当盛暑,负土成坟,哀痛推裂,致有驯乌之异。”
《骈字类编》:马驯(马驯)
赵嘏华清宫和杜舍人诗见鹰健下。
《漢語大詞典》:驯德(馴德)
(1).犹俊德。圣德,大德。史记·五帝本纪:“能明驯德,以亲九族。”按,书·尧典作“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2).顺从德化。《孔子家语·好生》:“四海承风,畅於异类。凤翔麟至,鸟兽驯德。” 王肃 注:“驯,顺。”
(3).美德。 宋 王安石 《枢密使张昇封赠三代制》之三:“嬪于令人,躬有驯德。”
《骈字类编》:兔驯(兔驯)
元 杨维桢 寄张伯雨 每瞻湖上青乌去,不觉山中白兔驯。
《漢語大詞典》:驯兽(馴獸)
(1).驯服之兽。后汉书·梁冀传:“深林絶涧,有若自然,奇禽驯兽,飞走其间。” 明 吴宽 《庆成宴次仲山韵》:“谁道曲终无以献,舞筵驯兽正蹌蹌。”
(2).训练马、狗、象、狮子、老虎等兽,使听指挥,表演各种技巧动作。 于之 《马戏团的演员》诗:“你不用问世界上谁最威风,当然要算驯兽演员!” 翁偶虹 《北京话旧·春节杂戏》:“耍猴儿和耍耗子同属驯兽的杂戏。”
《骈字类编》:犬驯(犬驯)
诗:遇犬获之。笺:遇犬驯之。犬驯者,谓田犬也。疏:以能获兔,知是犬驯之。犬驯扰者,谓田犬也。犬有守犬、田犬,故辨之。
元稹诗:龙因雕字识 为送书犬驯。
《漢語大詞典》:笼驯(籠馴)
把鸟兽关在笼中使之驯服。 唐 韩愈 《送惠师》诗:“江鱼不池活,野鸟难笼驯。”
《分类字锦》:驯鹊(驯鹊)
拾遗记:昔汉武时,四夷宾服,有献驯鹊者,有喜乐事,则鼓翼翔鸣。
分类:贡献
《漢語大詞典》:调驯(調馴)
训练;使之驯服。史记·秦本纪:“ 大费 拜受,佐 舜 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其马至御前,马足不肯进,左右鞭之,益鸣跳,不如调驯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晚霞:“故其购是童也,先以金啗其父母,预调驯之,堕水而死,勿悔也。”
分類:训练驯服
《漢語大詞典》:教驯(教馴)
(1).教训。墨子·兼爱中:“昔 越王 勾践 好士之勇,教驯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试其士。” 孙诒让 间诂:“驯读为训。”史记·孝文本纪:“今列侯多居 长安 ,邑远,吏卒给输费苦,而列侯亦无由教驯其民。”
(2).训练。《汉书·公孙弘传》:“夫虎豹马牛,禽兽之不可制者也,及其教驯服习之,至可牵持驾服,唯人之从。”
分類:训练教训
《骈字类编》:乌驯(乌驯)
苏轼 旧柏有乌驯。
《漢語大詞典》:驯心(馴心)
驯顺的性情。南齐书·王融传:“慙犬马之驯心,同鹰虎之反目。”
分類:驯顺性情
《漢語大詞典》:驯柔(馴柔)
驯服而顺柔。 宋 梅尧臣 《咏象韩子华邀赋》:“躯大力无用,远物赏驯柔。” 李瑛 《关于人、星球和宇宙》诗:“看,在人类面前,大地变得多么小,而天变得多么低,大自然变得多么驯柔。”
分類:驯服
《漢語大詞典》:驯马
被驯为乘骑的马,典型地有一个强健的背,丰满匀称的躯体,长而倾斜的儃和肩,漂亮的姿势和几种步态(如慢步、小跑、慢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