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马上(馬上)  拼音:mǎ shàng
1.马背上。多指用武。《汉书。卷四三。郦陆朱刘叔孙传。陆贾》:「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
2.立刻。《官场现形记》第四九回:「恨不得马上就请这位名医进去,替老爹看脉,把药灌下。就可以起死回生。」
《國語辭典》:马鞍(馬鞍)  拼音:mǎ ān
放在马背上的坐垫。两端高起,而中间低下。《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三国演义》第五八回:「褚恐伤曹操,以左手举马鞍遮之。」
《漢語大詞典》:锦幪
1.覆于马背的锦巾。
2.借指良马。
分類:马背良马
《漢語大詞典》:鄣泥
即马鞯。因垫在马鞍下,垂于马背两旁以挡尘土,故称。晋书·王济传:“ 济 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乾鄣泥,前有水,终不肯渡。”魏书·长孙道生传:“ 道生 廉约……一熊皮鄣泥,数十年不易。” 清 纳兰性德 《秋日送徐健庵座主归江南》诗之四:“鱼因尺素殷勤剖,马为鄣泥郑重骑。”
《漢語大詞典》:锦蒙(錦幪)
(1).覆于马背的锦巾。 唐 杜甫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乌鹊愁银汉,駑駘怕锦幪。”
(2).借指良马。
分類:马背良马
《国语辞典》:背马(背马)  拼音:bèi mǎ
把马鞍套在马背上。指骑马。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三折:「孩儿休背马,辆起兜轿,著四个孩儿抬著老身,我亲见大人去来。」也作「鞴马」。
《國語辭典》:骗马(騙馬)  拼音:piàn mǎ
1.骑马。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只待要急煎煎挟橐携囊,稳拍拍乘舟骗马。」元。无名氏《黄花峪》第二折:「舞剑轮鎗并骗马,则消的我步走如飞。」
2.一种马技、马戏。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又有执旗挺立鞍上,谓之『立马』。或以身下马,以手攀鞍而复上,谓之『骗马』。」
3.拐骗、勾引。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你本是个折桂客,做了偷花汉。不想去跳龙门,学骗马。」《水浒传》第四六回:「杨雄却认得这人,姓时名迁,祖贯是高唐州人氏。流落在此,则一地里做些飞檐走壁,跳篱骗马的勾当。」
《漢語大詞典》:鞍花
骡马背上被鞍具磨伤后长出的毛作白色,谓之“鞍花”。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野骡野马﹞其状真骡真马也。惟被以鞍勒,则伏不能起。然时有背带鞍花者。”自注:“鞍所磨伤之处,创愈则毛作白色,谓之鞍花。”
《漢語大詞典》:靷环(靷環)
即游环。服马背上的皮环。《诗·秦风·小戎》:“游环胁驱” 毛 传:“游环,靷环也。游在背上,所以御出也。”
分類:服马马背
《国语辞典》:跃马扬鞭(跃马扬鞭)  拼音:yuè mǎ yáng biān
跳上马背挥动鞭子。形容飞快奔驰前进。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一个个跃马扬鞭,插箭弯弓。」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一七出:「亲承朝命赈饥荒,跃马扬鞭到此方。」
《國語辭典》:捎马子(捎馬子)  拼音:shào mǎ zi
北平河北方言。指驮在马背上的囊袋。用厚布制成,长形,中间开口,两端都可盛物的袋子。可搭在骡、马背或肩头上。
分類:马背布袋
《漢語大詞典》:马褥子(馬褥子)
(1).搭在马背上的褥子。儿女英雄传第四回:“﹝ 安公子 ﹞随把个马褥子铺在炕沿上,盘腿坐好,闭上眼睛。”《负曝闲谈》第二七回:“也有在车厢里抽出书来看的,也有扯过马褥子来盖着睡觉的。”
(2).方言。指方凳。 王宗汉 《关东响马》第二章:“ 牤子 硬把 关云天 按在马褥子上。”
《漢語大詞典》:马驮子(馬馱子)
放在马背上驮运的东西。也指背上驮着东西的马。 艾芜 《野樱桃》:“赶马人和马驮子,陆陆续续地走动,尾在后面。”《南京日报》1992.6.14:“马驮子已抬下一阵子了,但十匹马还在冒着热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