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马扬祖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宝祐四年(1256)任司农寺丞。宝祐五年(1257)任常州知州。宝祐六年(1258)任淮南江浙荆湖等路发运使。宝祐六年(1258)任淮南江浙荆湖等路发运副使。宝祐六年(1258)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宝祐六年(1258)任平江府知府。

人物简介

维基
马扬(1487年—?),字抑之,河南汝宁府上蔡县人,民籍。河南乡试第二十一名举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会试第三百二十一名,登第三甲第一百四十八名进士。历官兵部职方司主事,嘉靖七年(1528年)正月改任南京山东道监察御史,十年十二月与其他南京御史乔英、陈洙、李祥、佘勉学、刘志仁、李松、何宏、陈府、宋宜等人一起弹劾陕西三边总制王琼,被锦衣卫逮至北京镇抚司讯问。后任户部郎中,十八年升任苏州府知府,十九年十二月京察被黜为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8—1755 【介绍】: 清安徽祁门人,字秋玉,号嶰谷。迁扬州。与弟曰璐同以诗名,时称扬州二马。乾隆初同举鸿博,不就。好结客,所居园曰小玲珑山馆,曰街南老屋。丛书楼藏书甲于东南。四库馆开,进书七百余种。有《沙河逸老集》。
清诗别裁集
字秋玉,江南江都人。著有《嶰谷集》。○维扬,肥腻地也,嶰谷嗜好殊俗,富藏书,有希见者,不惜千金购之,玲珑山馆中四部略备,与天一阁、传是楼诸家若相等也。喜宾客,四方有文行者,每加礼焉。结诗文社,《韩江雅集》诸刻,可续王新城红桥修禊风。嶰谷没,风流渐消歇矣。过其地者,每想见其为人。
《漢語大詞典》:马扬(馬揚)
(1). 汉 司马相如 与 扬雄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 枚 贾 追风以入丽, 马 扬 沿波而得奇。” 范文澜 注:“ 马 扬 即 司马相如 与 扬雄 。” 明 丰坊 《真赏斋赋》:“ 贾 董 敷其治策, 马 扬 逞其诡丽。”
(2). 汉 司马迁 与 扬雄 的并称。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史记:“ 班孟坚 为汉书亦放其意於序传内,又歷道之而谦不敢自谓作者,避於拟圣,故改作为述,然叙致之体与 马 扬 不殊。”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寻 固 於 马 扬 传末,皆云 迁 雄 之自敍如此。”
《国语辞典》:跃马扬鞭(跃马扬鞭)  拼音:yuè mǎ yáng biān
跳上马背挥动鞭子。形容飞快奔驰前进。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一个个跃马扬鞭,插箭弯弓。」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一七出:「亲承朝命赈饥荒,跃马扬鞭到此方。」
《國語辭典》:红尘(紅塵)  拼音:hóng chén
1.俗世、繁华热闹的地方。南朝陈。徐陵 洛阳道诗二首之一:「绿柳三春暗,红尘百戏多。」清。陈澧〈水龙吟。词仙曾驻峰头〉词:「此夜三人对影,倚高寒红尘全洗。」
2.尘埃。《文选。班固。西都赋》:「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唐。刘禹锡〈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漢語大詞典》:胡尘(胡塵)
(1).胡地的尘沙。 北周 庾信 《王昭君》诗:“朝辞 汉 闕去,夕见 胡 尘飞。” 明 梁辰鱼 《拟出塞》曲:“有崎嶇北污胡尘,哀笳倚拍,家山何处。”
(2).胡人兵马扬起的沙尘。喻胡兵的凶焰。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拥旄司部, 代 马不敢南牧;推轂 樊邓 ,胡尘罕尝夕起。” 唐 白居易 《法曲》:“以乱干和 天寳 末,明年胡尘犯宫闕。”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词:“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明 屠隆 《綵毫记·访道仙翁》:“万户伤心泣野燐,衣冠无处避胡尘。”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用 夏 变夷,斩邪留正,誓扫胡尘。” 柳亚子 《题〈张苍水集〉》诗:“北望中原涕泪多,胡尘惨淡 汉 山河。”
《漢語大詞典》:马尘(馬塵)
奔马扬起的尘土。 元 萨都剌 《燕姬曲》:“兰香满路马尘飞,翠袖笼鞭娇欲滴。”
《漢語大詞典》:鞭声(鞭聲)
(1).抽鞭的声音,指古代官员出行,衙役等执鞭驱令行人回避,以示官威。 宋 黄庭坚 《贾天锡惠宝熏乞诗予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十字作诗报之》:“雉尾映鞭声,金鑪拂太清。”
(2).策马扬鞭时的响声。亦借指征战。 宋 陆游 《出朝天门由小西门归》诗:“澹日向人供帽影,微风傍马助鞭声。” 宋 陆游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诗:“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何时夜出 五原 塞,不闻人语闻鞭声。”
《漢語大詞典》:驿尘(驛塵)
驿马扬起的飞尘。指驿骑。 元 耶律楚材 《过覃怀二绝》之二:“信断 江 南望驛尘,十年辜负岭头春。” 明 高启 《题荔枝练带》诗:“雨后蛮枝锦果肥, 华清 贡罢驛尘稀。”
《漢語大詞典》:迎尘(迎塵)
谓迎奉接待。尘,来客车马扬起的尘土。 唐 李绰 《〈尚书故实〉序》:“ 宾护 尚书 河东 张公 ,三相盛门,四朝雅望,博物自同於壮武,多闻远迈於咠臣。 绰 避难 圃田 ……叨遂迎尘,每容侍话。”
《漢語大詞典》:望尘奔溃(望塵奔潰)
亦作“ 望尘奔北 ”。 谓只看见敌方军马扬起的尘土便奔逃溃散。形容军无斗志。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望尘奔北,闻敌失魄。”北史·魏纪二·太武帝:“诸军同日皆临 江 ,所过城邑,莫不望尘奔溃,其降附者不可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