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马和(马和)
韩诗外传故御马有法矣御民有道矣法得则马和而欢道得则民安而集
分类:马和
《國語辭典》:鞍马(鞍馬)  拼音:ān mǎ
1.鞍和马,借指骑马或战斗的生活。《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赫然发愤,遂躬戎服,亲御鞍马,从六郡良家材力之士,驰射上林。」
2.一种体操器械,形似马,背部有两个半圆环,选手以手臂支撑身体,在鞍马上做腿的摆动、回旋、交叉等体操动作。
《漢語大詞典》:马牛(馬牛)
(1).马和牛。书·费誓:“无敢寇攘,踰垣墙,窃马牛。” 唐 韩愈 《获麟解》:“然麟之为物,不畜於家,不恒有於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
(2).牛马。比喻迫于生活供人驱使从事艰苦劳动的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尊堂病废,不能理家人生产;弟坐食,一无所操作,贤夫妇何为作马牛哉!” 蒋智由 《有感》诗:“凄凉读尽 支那 史,几箇男儿非马牛!”
《國語辭典》:车徒(車徒)  拼音:chē tú
兵车及步卒。《周礼。夏官。大司马》:「群吏撰车徒,读书契、辨号名之用。」《文选。班固。东都赋》:「若乃顺时节而蒐狩,简车徒以讲武,则必临之以王制,考之以风雅。」
《國語辭典》:骑射(騎射)  拼音:qí shè
骑马和射箭。《战国策。赵策二》:「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矣。」《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善能骑射,屡立大功。」
《漢語大詞典》:骊黄(驪黄)
(1).鸟名。黄鹂,黄莺。《礼记·月令》“仓庚鸣” 汉 郑玄 注:“仓庚,驪黄也。” 朱彬 训纂:“ 高 注吕氏春秋曰:‘尔雅曰:“商庚、黎黄, 楚 雀也。” 齐 人谓之摶黍, 秦 人谓之黄离, 幽 燕 谓之黄鸟。云“黄鸟于飞,集于灌木”是也。’《方言》:‘自 关 而西或谓之布穀。’ 郭 注:‘今 江 东呼为穫穀。’”
(2).见“ 驪黄牝牡 ”。
(3).黑马和黄马。泛指马。 清 赵翼 《哭铁骡》诗:“巨礮轰一声,驪黄尽股慄。屹立独不动,四蹄儼卓笔。”
《漢語大詞典》:骊黄牝牡(驪黄牝牡)
犹言牝牡骊黄。喻指事物的表面现象。 明 文徵明 《跋米临禊帖》:“盖昔人论书,有脱墼之誚, 米公 得此意,故所作如此。观者当求之驪黄牝牡之外也。” 明徐复祚《投梭记·应聘》:“驪黄牝牡谁能究,尘埃物色难参透。”亦省作“ 驪黄 ”、“ 驪牝 ”。 明 李贽 《三大士像议》:“像之面目有些不平整,和尚每见,輒嘆以为好,岂非以其人乎?抑所嘆在驪黄之外也?”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事部一》:“好书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时名,徒为架上观美,牙籤锦轴,装潢衒曜,驪牝之外,一切不知,谓之无书可也。” 明 李东阳 《书围炉诗后》:“ 东阳 窃自念朴劣幼稚之资,仅晓声律……寧知驪牝之质,终不为 九方皋 善相之累乎?” 明 马銮 《红拂》诗:“一见便能知国士,笑人索骏只驪黄。”参见“ 牝牡驪黄 ”。
分類:表面
《國語辭典》:服色  拼音:fú sè
衣服的颜色。《礼记。大传》:「改正朔,易服色。」《儒林外史》第五○回:「他拿的是个已革的生员,怎么却是这样服色。」
《漢語大詞典》:青骊(青驪)
(1).青马和黑马。楚辞·招魂:“青驪结駟兮齐千乘,悬火延起兮玄颜烝。” 王逸 注:“纯黑为驪……言 屈原 尝与君俱猎於此,官属齐驾駟马,或青或黑,连千乘,皆同服也。”
(2).青骊马。毛色青黑相杂的骏马。 唐 王维 《燕支行》:“颯踏青驪跃紫騮,拔剑已断天骄臂。” 宋 晏几道 《阮郎归》词:“收翠羽,整妆华,青驪信又差。” 苏曼殊 《耶婆提病中末公见示新作伏枕奉答兼呈旷处士》诗:“青驪逝千里,瞻乌止谁屋。”
(3).青黑色。史记·夏本纪:“ 华 阳 黑水 惟 梁州 ……其土青驪。” 裴駰 集解引 孔安国 曰:“色青黑也。”
《漢語大詞典》:黄骊(黄驪)
诗·鲁颂·駉:“有黄有驪。” 朱熹 集传:“纯黑曰驪,黄騂曰黄。”指黄马和黑马。后以“黄驪”泛指马。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爰卜吉日,乃驾黄驪。”
《漢語大詞典》:相御
相马和驾车的人。《文选·枚乘〈七发〉》:“於是极犬马之才,困野兽之足,穷相御之智巧。” 吕向 注:“相,谓相马者;御,谓御车者。”一说指向导者和驾车者。
《國語辭典》:驴骡(驢騾)  拼音:lǘ luó
动物名。由公马和母驴交配所生,身体较马骡小,耳朵较大,尾部的毛较少。也称为「駃騠」。
《漢語大詞典》:遽委
指驿站车马和储存的粮食。管子·大匡:“三十里置遽委焉,有司职之。” 尹知章 注:“遽,今之邮驛也;委谓当有储拟,以供过者,立官以主之。”
《國語辭典》:磬控  拼音:qìng kòng
不让马前进的驭马方法。《诗经。郑风。大叔于田》:「抑磬控忌,抑纵送忌。」
分類:纵马马和
《國語辭典》:马戏(馬戲)  拼音:mǎ xì
唐宋时,专指驯马和马术的表演。现已成为各种驯兽或杂技表演的通称。其形式多为马术及各类动物的技巧动作表演并穿插丑角表演。
《漢語大詞典》:马鹿(馬鹿)
(1).马和鹿。 汉 陆贾 新语·辨惑:“夫马鹿之异形,众人所知也。” 唐 古之奇 《秦人谣》:“上下一相蒙,马鹿遂颠倒。”新唐书·元稹传:“彼 赵高 ,刑餘之人,傅之以残忍戕贼之术,日恣睢,天下之人未尽愚,而 亥 不能分马鹿矣。”
(2).鹿的一种。体长,肩高,耳大,有如小马,故称马鹿。雄的有角,最多生八叉。毛色夏季赤褐色,冬季灰褐色,臀部灰白色。我国多产于 东北 、 内蒙 、 西藏 等地。毛皮可做褥垫或制革,肉供食用,鹿茸入葯。 沈凯 《古玛河春晓》第五章:“离他不到二十步远的水边,站着一头肥壮的马鹿,摇晃着一对美的盘杈大角。”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鹿
(3).梵语Mahallaka的日语译音。无知,愚蠢。日语亦用以骂人,谓笨蛋;混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教者马鹿,学者亦马鹿。” 瞿秋白 《乱弹·小白龙》:“如此之爱国主义,如此之国家主义,如此之马鹿。”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九:“‘马鹿!’留一撮撮小胡子的 森田 ,也踱出来,站在一边,瞪着眼睛,帮着 韩老六 斥骂 郭全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