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騃 → 騃呆”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9—1469 【介绍】: 明江西永新人,字主静,号呆斋。刘髦子。正统元年进士,授编修。景帝即位,上言兵事形势。旋迁洗马。成化二年入直文渊阁,进工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请停征灾区租课。四年迁礼部左侍郎,卒于官,谥文安。学问渊博,善文工诗。有《周易图释》、《否泰录》、《呆斋集》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主静,永新人。正统丙辰会试第一廷试第三入翰林成化初以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直内阁进侍郎谥文安有呆斋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六
定之字主静,永新人,举人髦子。正统丙辰第三人及第,授编修。迁春坊、洗马,再迁右庶子。英宗复辟,改通政司参议,寻改翰林学士,进太常少卿。成化初,兼侍讲学士,入内阁,预机务,擢工部侍郎,改礼部。卒赠尚书,谥文安。有《呆斋集》四十五卷。 (《水东日记》:刘洗马定之与兵部侍郎王伟遇于朝,伟戏刘曰:「吾太仆马多,公须二洗之。」刘应声曰:「何止太仆,诸司马不洁,我固当洗之。」闻者快之。 《翰林记》:刘井,学士刘定之所浚,在公署后堂之左。 《麓堂诗话》,刘文安公不甚喜为诗,纵其学力往往有出语奇崛用事精当者。如《英庙挽歌》、《石钟山歌》等篇,皆可传诵。《殿阁词林记》:成化中,学士刘定之应制赋元夕》诗绝句百首,顷刻而成。)
维基
刘定之(1409年—1469年),字主静,号呆斋,江西永新县人,正统丙辰探花,成化初年累官至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刘定之自幼聪颖,由其父授其读书。正统元年(1436年)会试高中第一名(会元),殿试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统十三年(1448年)因其弟刘寅之与同乡相奸,牵连到刘定之,下狱后得冤。之后,晋升为翰林院侍讲。景泰三年(1452年)升为洗马,并劝服明代宗接受也先使者乞遣报使。之后,再迁右庶子。天顺元年(1457年)调通政使司左参议,仍兼侍讲。之后进翰林学士。明宪宗时,进太常寺少卿,兼侍读学士,负责经筵。成化二年(1466年)十二月,入直文渊阁,进工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成化四年(1468年)进礼部左侍郎。次年卒于官,朝廷追赠礼部尚书,谥文安。
钟湘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兴国人,字用秀,号呆夫。弘治十五年进士。历官户部郎中,出为漳州知府。曾平定邻境山寨聚众滋事之徒。升广东布政司参政,未行卒。
维基
钟湘,字□□,湖广武昌府兴国州人,军籍。湖广乡试第十九名举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式壬戌科三甲第一百八十一名进士。正德十一年(1516年)任福建漳州府知府。嘉靖元年(1522年)由张鹏接任。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九七
李贞(一六一一— 一六七二),字定夫,号萍庵。东莞人。弱冠游学国子监,与张采、陈子龙、徐世溥相善。明思宗崇祯十六年,有诏荐才,有司以贞荐之。北京陷,感愤激烈。后闻清兵围攻赣州急,贞举兵往,授兵部职方司主事,监督粤东义旅。赣州破,复同张家玉起兵,兵败被执,备受毒刑,后幸得释。旋投奔永历帝,授兵科给事中,转户科。鼎革后,秃发僧服家居,自号大呆和尚,年六十二卒。著有《寄远楼集》。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
释行悦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四
释行悦,字梅谷,亦号呆翁,晚称蒲衣尊者。姓曹氏,娄东人。年十八,披剃于普陀海岸禅林,受具后,担簦诣硿峒,参瑞白,知向上事。复参天童密,问:“掣电之机还许凑泊也无?”密方诘难,即拂袖云:“鹞子过新罗。”密连棒趁出,悦当时会得宾主句。年二十二,再参报恩,已而入夹山,参南涧箬庵,问:“隔江招手,便乃横趋,上座还具者个眼否?”悦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南涧卓杖,云:“能有几人知?”悦云:“果然作家。”南涧便喝,悦即礼拜。明年,随侍金山,即承付属。后居庐岳,忽焉数载,时在茂年,居多暇日,乃简古公案数十百则,皆为颂之。丁酉,继席南涧。乙巳,主粤东龙树院。丁未,主蒋山天华。辛亥秋,复入粤住大隐禅院。癸丑,至南安,居西华山龙光寺。己未,赴江宁蒋山金陵寺请。壬戌拟之台山,先入京师憩锡城西。甲子秋,客城东弥勒庵,腊月朔夜,索水沐浴,焚香礼佛,辞众端坐,垂诫恳至,众皆感泣,请末后句,乃说偈曰:“使符多谢远相迎,撩起袈裟请共行。一曲浩歌归去乐,从来老将不谈兵。”三日荼毗,舍利莹莹,灵骨片片作金玉声,塔于南涧北莲花峰。寿六十六,腊四十八。悦凡七坐道场,五会说法,一语一机有照有用,学者宗之。弟子数十人,所著《正宗语录》、《列祖提纲增集》、《禅宗杂毒海》、《历代帝王宏教录》各若干卷,又《三会语录》《梦冰》《东皋》《拈庄》《放钵》《北游》诸集,皆梓行于世。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如皋人,住舍桴庵,有匏溪词。
释机溥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八
释机溥,字志西,号月呆。姓刘氏,乐清人也。母卢氏,感白衣种授子,于怀而孕,既举,常默默如入定僧。才及龇龄随母礼佛,见僧即拜。年十二,游龙门寺,闻邻舍僧诵《弥陀经》,能默记终篇,不遗一字,心有感发,屡欲轶俗。年二十,始从式公薙度,受具戒于大邑明因寺永智,习演教乘,渐得省解。彦恢胜者,永智弟子也。见溥诚笃,付以法衣,及归适龙门山寺。妙能法师方开莲杜,因与斯会,专修净业,道风益著。缁素皈衣,不胜指数。光绪纪元创建净济寺,于郭路双狮山麓。莲会再启,鱼梵之声,六时不绝。内外肃然,不减林东规度。十一年春,延大海法师入寺,崇专讲席,提倡净土宗旨。丁亥三月,应太邑绅耆之请,主明因丈席,频岁宏戒传经,声德远施。莘莘衲子,望风而至。溥性简质,貌度冲和,言语率真,诚心爱物,生平戒律精严,功行超卓。虽事繁形疲,必晚息早起,禅诵不辍,午则随众作苦,载笠荷锄从事蔬圃。有栖贤、百丈遗风。晚岁体气康强,顶骨隆起,色如渥赭,状类肉髻。盖年已七十矣,童颜鹤鬓,目光炯炯,能睹小字藏经。居恒持诵《大悲神咒》甚虔,灵应甚著,凡有祈祷,俱获痊安。宣统二年,寿已八十,为弘戒法,得尸罗弟子,百廿三人,洽符远公莲社之数,故卐莲有“一百廿三人入社,往生都在藕花中”之句。盖由往昔倡导,两寺莲社,功深果熟,故致此兆。溥后五年,果有往生净土之徵,寂前一夕,自谓定中见白衣大士,满身璎珞,乘百宝船大如山,凌空来迎,遂得西向念佛而去。塔于寺左,凤冈之阳。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陈兴武,字步之,号步堂。网名华一呆,又名黎元子。广东大埔人。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系。曾师从中国社科院文献学家栾贵明先生,参与创制钱钟书先生倡导之中国古籍数据库。历任曲阜孔子书院特聘教授、北京燕鸣诗社创始社长、都江堰国学院创院教务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高研班特聘导师、华南理工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浙江复兴国学研究院顾问等。曾获第十一届台北文学奖古典诗奖。出版有《桃源古今文萃》、《通行本二十四史勘评选》等著作,编撰有《燕社嘤鸣录》、《六艺文化概要》、《步堂对韵初编》等十馀部书稿。主持点校《全清诗文》、《中华全藏》等古籍约合三亿馀字,辑录《上古三代及两汉帝皇名臣集》等二百馀人合集。组织并撰写《孔子诞辰及生卒年岁考》、《古代中国如何面对灾难》、《文庙丛考》、《客家精神概论》等论文四十馀篇。所撰骈文编入《百年文言》。曾应台湾学者龚鹏程先生之请先后撰写“世界周易大会暨文王朝圣大典”及都江堰孔庙释奠礼主祭文等。近年应浙江昆剧团之请,与内人徐青子合作,将雨果名著《巴黎圣母院》改编为大型昆曲《钟楼记》(初拟名《梅姬恨》),并于2017年11月29日在杭州全球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