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缬芷(纈芷)
香草名。 明 张居正 《祭朱公文》:“瀹江兮荐璆,纈芷兮燔薰。”
《国语辞典》:兰根白芷(兰根白芷)  拼音:lán gēn bái zhǐ
兰、芷,皆香草名。「兰根白芷」比喻美好的人品材质。《史记。卷六○。三王世家》:「兰根与白芷,渐之滫中,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国语辞典》:兰芷萧艾(兰芷萧艾)  拼音:lán zhǐ xiāo ài
兰、芷等香草变为萧、艾等杂草。典出《楚辞。屈原。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后比喻士人改变气节,成为凡人。明。胡继宗《书言故事大全。卷一○。花木类。兰芷萧艾》:「士节改化曰『兰芷萧艾』。」
分类:香草杂草
《国语辞典》:兰芷之室(兰芷之室)  拼音:lán zhǐ zhī shì
兰、芷,皆香草。兰芷之室比喻良好的环境。《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也作「芝兰之室」。
《国语辞典》:萧兰不辨真(萧兰不辨真)  拼音:xiāo lán bù biàn zhēn
香草、恶草混杂不清。比喻混假为真。宋。吕本中〈兵乱后杂〉诗:「万事多翻覆,萧兰不辨真。」
《国语辞典》:马来糕(马来糕)  拼音:mǎ lái gāo
一种发面类点心。以鸡蛋、沙拉油、高低筋面粉、玉米粉、细砂糖、香草片、盐、无糖奶水、发粉等材料混合拌匀,倒入模型中,蒸熟而成。如:「马拉糕是著名的粤式糕点,呈金黄色,新鲜吃时非常蓬松、柔软,带有轻微的香味。」
《国语辞典》:香草精  拼音:xiāng cǎo jīng
一种淡黄色的针状结晶,含于香草豆和安息香里。可由亚琉酸纸浆废液中的木质磺酸和钙化合而成,用于冰淇淋、糕饼、香烟等。
《漢語大詞典》:睾芷(睪芷)
亦作“ 睪茝 ”。 香草名。睪,通“ 泽 ”。荀子·正论:“侧载睪芷以养鼻。” 杨倞 注:“睪芷,香草也。”
分類:香草
《漢語大詞典》:藁茇
香草藁本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藁本。参见“ 藁本 ”。
分類:香草
《漢語大詞典》:藁本
(1).香草名。多年生草本。叶呈羽状,夏开白花,果实有锐棱,根紫色,可入药。管子·地员:“五臭畴生,莲与蘼芜、藁本、白芷。”《淮南子·氾论训》:“夫乱人者,若芎藭之与藁本也,蛇牀之与麋芜也,此皆相似也。”
(2).著作的底本。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 王右军 告誓文,今之所传,即其藁本,不具年月日朔。” 明 宋濂 《题桂隐遗文后》:“ 濂 尝受业公门,见公追念先德,日蒐坠逸,手録成编,此盖其藁本也。” 清 黄宗羲 《与陈介眉庶常书》:“ 王应麟 欲举是科,乃于制度典故,攷索殆遍。今之玉海,其藁本也。”
《漢語大詞典》:稿茇
香草名。即稾本。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稾本射干” 裴駰 集解引 晋 郭璞 曰:“稾本,稾茇。”参见“ 稾本 ”。
《國語辭典》:稿本  拼音:gǎo běn
1.著作文字的草底。如:「他拿著稿本到处求人,还是没有出版社愿意帮他出版。」
2.临摹书、画的范本。如:「你照著这个稿本画,久了自然看出他的笔意。」
《漢語大詞典》:白茅香
香草名。修道者多用以沐浴。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白茅香
《漢語大詞典》:逼汗草
香草名。散发的香气能驱除汗液气味。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裙屐少年,油头半臂,至日亭午,则提篮挈榼,高声唱卖逼汗草、茉莉花。”
《漢語大詞典》:蓖荔
即薜荔。香草,可作药用。山海经·西山经:“ 小华之山 ……其草有萆荔,状如乌韭,而生於石上,亦缘木而生,食之已心痛。” 袁珂 校注:“萆荔,香草。”楚辞·离骚作薜荔。 唐 皮日休 《忧赋》:“其坚也龙泉不能割,其痛也萆荔不能瘳。”参见“ 薜荔 ”。
《國語辭典》:薜荔  拼音:bì lì
1.植物名。桑科榕属,常绿蔓茎灌木。叶椭圆,花细而隐于花托中。果实浸出的黏液可制造凉粉及清凉饮料。可入药。也称为「木莲」。
2.饿鬼。译自胡语。佛教六道之一。这类众生由于过去世所造的恶业,招致投生为饿鬼,常处在极度饥饿的状态。《放光般若经》卷三:「我当为泥犁、薜荔中罪人所受苦痛,我当为众生代受无央数劫苦痛。」也称为「饿鬼」。
《漢語大詞典》:千步香
香草名。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 南海 山出千步香,佩之,香闻於千步也。”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二:“南海贡千步香,佩之闻千步。今海隅有千步草,是其种也。”
《漢語大詞典》:蕲茞
香草名。即“蘼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