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萧光(蕭光)
祭祀时燃艾蒿所生之香气。《礼记·祭义》:“燔燎羶薌,见以萧光,以报气也。” 郑玄 注:“光,犹气也。” 宋 曾巩 《贺熙宁十年南郊礼毕大赦表》:“是以萧光之烈,奏於宗祊;柴燎之蒸,焜於郊兆。”
《漢語大詞典》:越香
(1).散发的香气。文选·宋玉〈高唐赋〉:“越香掩掩,众雀嗷嗷。” 刘良 注:“越香,谓香气迁越。”
(2).产于南方的名贵香料及其制成品。 唐 杜牧 《再奉中丞姊夫长句一篇》:“檣似邓林江拍天, 越 香 巴 锦万千千。”
《漢語大詞典》:白鲜(白鮮)
多年生草本。有浓烈香气。根肉质,淡黄白色,羽状复叶,总状花序顶生,花大,白色或淡紫色。根皮入药,称白鲜皮。性寒、味苦,主治湿疹、疥癣、风湿热痹等症。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白鲜
《國語辭典》:香樟  拼音:xiāng zhāng
植物名。樟科樟属,为「樟树」之俗称。常绿乔木。叶椭圆形,圆锥花序腋生,花被六枚,黄绿色。木材有香气,叶和枝条能提制樟脑,木材可供建筑、制箱匮等。产于台湾及中国大陆江南各省、日本、琉球、印度等地。也称为「栳樟」。参见「栳樟」条。
分類:香气
《國語辭典》:淑郁  拼音:shú yù
香气浓郁。《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芬芳沤郁,酷烈淑郁。」
分類:香气浓郁
《國語辭典》:沤郁(漚鬱)  拼音:òu yù
浓郁的香气。《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芬芳沤郁,酷烈淑郁。」
《漢語大詞典》:郁弗
香气浓盛貌。 清 曹寅 《栗花歌》:“鬱为千芝蟉结成楼臺,其上轮囷郁弗紫霞起。”
分類:香气
《漢語大詞典》:婓婓
(1).往来貌。汉书·扬雄传上:“昔 仲尼 之去鲁兮,婓婓迟迟而周迈。” 颜师古 注:“婓婓,往来貌也。” 清 黄景仁 《鼠》诗:“呼羣声穀穀,隔烛影婓婓。”
(2).香气盛貌。
《國語辭典》:胡臭  拼音:hú chòu
患者腋窝、乳晕、脐及外阴等汗腺的分泌物,所发出的类似狐骚的气味。也称为「狐臭」。
《國語辭典》:狐臭  拼音:hú chòu
患者腋窝、乳晕、脐及外阴等汗腺的分泌物,会发出类似狐骚的气味,故称为「狐臭」。与种族及遗传有关,多自青春期始。严重时,可以手术去除狐臭源头的汗腺。也称为「胡臭」、「狐臊」、「狐骚」、「狐骚臭」、「腋臭」、「愠羝」。
《漢語大詞典》:染薰
沾染香气。 南朝 梁简文帝 《应令诗》:“傍玉流温,依兰染薰。”
分類:沾染香气
《漢語大詞典》:馚馧
香气浓郁貌。 南唐 刘崇远 《新开宴石山记》:“金鑪晓炷以馚馧,银炬宵然而炫燿。”
分類:香气浓郁
《漢語大詞典》:馧馞
香气浓郁貌。 清 唐孙华 《次韵詶宫恕堂》:“一笑披君帷,名香自馧馞。”
分類:香气浓郁
《國語辭典》:鹅观草(鵝觀草)  拼音:é guān cǎo
植物名。禾本科鹅观草属,二年生草本。生于路旁。茎高五十至一百公分。茎叶均略带紫赤色,有香气。五、六月间,茎梢抽穗,长达二十公分,有芒长一至二公分,呈紫黑色或绿色。原产日本。
《漢語大詞典》:鸿芬(鴻芬)
浓盛的香气。比喻美好的德行或声誉。 唐 韩休 《赠邠州刺史韦公神道碑》:“公淳辉秉灵,鸿芬锡祉,合英秀发,扬光炯曜。” 明 汤显祖 《广意赋》:“肇皇皇之帝 夋 兮,备鸿芬之纯粹。”
《漢語大詞典》:馞馞
香气浓郁貌。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玄微》:“遂揖入坐,色皆殊絶,满坐芳香,馞馞袭人。”
分類:香气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