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馡馡  拼音:fēi fēi
香气浓郁,四处散逸的样子。宋。陆游 独坐诗:「茶鼎松风吹谡谡,香奁云缕散馡馡。」也作「菲菲」。
分類:香气散逸
《漢語大詞典》:若芳
杜若的香气。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沐兰泽,含若芳,性和适,宜侍旁。” 汉 傅毅 《舞赋》:“顾形影自整装,顺微风挥若芳。”
分類:杜若香气
《漢語大詞典》:香浥
香气盛貌。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写意》:“杯擎碧玉香浥泻春醪,拜献丘山聊慰劳。”
分類:香气气盛
《漢語大詞典》:脐香(臍香)
雄麝麝香腺囊的分泌物。有特殊香气。 宋 高似孙 纬略·水麝:“ 天寳 中,虞人获水麝,脐香皆水也。每取以针刺之,香气倍于肉麝。” 欧阳予倩 《黛玉焚稿》第七场:“春写愁,秋写怨,缠绵惝恍,好一似蚕自缚,麝惜脐香。”
《漢語大詞典》:梅气(梅氣)
梅花的香气。 南朝 梁元帝 《和鲍常侍龙川馆》:“苔衣随溜转,梅气入风香。”
分類:梅花香气
《漢語大詞典》:馣馤
(1).香气浓盛貌。 清 赵翼 《今岁桂花甚迟简稚存》诗:“菊有色无香,借桂出馣馤。”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四七:“道塲馣馤雨花天,长水宗风在目前。”
(2).比喻美好。 清 龚自珍 《〈汉器文录〉序》:“馣馤丽硕,又往往璆然,振其铭辞,可续 周 天府矣。”
分類:香气美好
《漢語大詞典》:香波
(1).散发香气的水波。 宋 宋白 《宫词》:“千门竞洗燕脂面,流作香波入御沟。” 宋 高观国 《御街行·赋帘》词:“香波半窣深深院,正日上花阴浅。”
(2).[英shampoo]化妆品的一种。洗发用的合成洗涤剂。
《漢語大詞典》:余芬(餘芬)
(1).残留的香气。 南朝 梁 王筠 《和萧子范入元襄王第诗》:“皓壁留餘篆,蕙圃有餘芬。” 清 方文 《山行八咏·杏林》:“芳林伐已久,到此仰餘芬。”亦指残花。 南朝 梁 江淹 《金灯草赋》:“乃御秋风之独秀,值秋露之餘芬。出万枝而更明,冠众葩而不羣。”
(2).比喻传留后世的美德懿行。 唐 张说 《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龙驂迴旧宅,凤德咏餘芬。”
《國語辭典》:好气(好氣)  拼音:hǎo qì
1.香气,芬芳的气味。南朝梁。简文帝〈伤美人〉诗:「薰炉含好气,庭树吐华滋。」
2.生气。《文明小史》第五九回:「冲天炮是读过天文教科书的,懂得此中道理,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3.心里高兴,态度好。常用于否定句。《二刻拍案惊奇》卷二○:「陈定也没好气的,也不来管他好歹。」也作「好气儿」。
《國語辭典》:裛裛  拼音:yì yì
香气散布。唐。李商隐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诗:「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分類:香气袭人
《國語辭典》:馨逸  拼音:xīn yì
奇异的香气。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兰薰麝越,自成馨逸。」
《漢語大詞典》:郁芬
浓烈的香气。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知处州蒋公墓志铭》:“公既休,扃小室,繆篆郁芬。”此指墨香。
分類:浓烈香气
《漢語大詞典》:掩掩
(1).形容香气浓郁。掩,通“ 馣 ”。《文选·宋玉〈高唐赋〉》:“薄草靡靡,联延夭夭,越香掩掩。” 刘良 注:“掩掩,香气貌。” 王念孙 《读书杂志馀编·文选》:“《高唐赋》:‘越香掩掩。’掩,亦与馣同。广雅曰:‘馣,香也。’又曰:‘馣馣,香也。’”
(2).隐约,模糊。 唐 元稹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诗之一:“月濛濛兮山掩掩,束束别魂眉敛敛。”
《漢語大詞典》:香楠
楠树。有香气,因称。 清 阎尔梅 《锦屏山》诗:“渔村乌柳围金橘,僧舍香楠荫铁蕉。”
分類:楠树香气
《漢語大詞典》:敷芬
发散香气。 唐 陶翰 《送惠上人还江东序》:“才贤翕集,文墨敷芬。”
分類:发散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