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72,分5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首选
贼首
首公
卷首
界首
鹑首
蓬首
不首
陈首
垂首
首路
二首
首饰
九首
濡首
《漢語大詞典》:首选(首選)
(1).科举时代以第一名登第的人。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四:“ 高郢 夜课于 丰亭 ,忽见一鳖在案上,视之,石也。 郢 异其事,取千题散置楮中祷祝,令石鳖衔之,以卜来事。既而石鳖举头,乃是沙洲独鸟赋。题出,果然,其年首选。”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既而次榜亦中首选。”宋史·选举志二:“士人初进,便须别其忠佞, 九成 所对,无所畏避,宜擢首选。”
(2).犹上品。 清 赵翼 《竹初斋中盆兰多名种今年为春寒所败其次者作花尚茂赋诗索和即次原韵》:“纵非首选犹青眼,难得肩随亦素心。”
《國語辭典》:贼首(賊首)  拼音:zéi shǒu
贼人的首领。《薛仁贵征辽事略》:「若擒取贼首者,当封万户侯。」
《漢語大詞典》:首公
以公务为首要。即“奉公”
《漢語大詞典》:卷首
(1).书刊的前面部分。 明 毛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跋》:“兹集卷首载《汴梁杂事》,下卷又载《汴京宫殿》,可补 周美成 、 李元叔 二赋之闕。” 叶德辉 《书林清话·古今藏书家纪板本》:“国初 季振宜 《季沧苇书目》、 钱曾 《述古堂藏书目》,卷首均别为 宋 板书目。” 曹聚仁 《我与我的世界·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卷首饰有‘古稀天子之宝’和‘乾隆御览之宝’的朱印。”
(2).首卷,成绩最优的第一份考卷。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殿试策:“上疑首卷有私,於二甲卷首,得 罗万化 ,置於第一。”
《漢語大詞典》:界首
边界前缘;交界的地方。《后汉书·酷吏传·董宣》:“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梁书·范岫传:“ 永明 中, 魏 使至,有詔妙选朝士有词辩者,接使于界首,以 岫 兼 淮阴 长史迎焉。” 宋 李纲 《与张相公书》:“ 吉州 永丰 贼 李安净 者……出没於 崇仁 、 新淦 、 丰城 数县界首,巡尉不能制。”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三折:“行尽了 秦 淮 界首,不觉的 吴 越 分流。”
《國語辭典》:鹑首(鶉首)  拼音:chún shǒu
星名。古当秦的分野,与黄道十二宫的巨蟹宫相当。《史记。卷二七。天官书》:「东井为水事,其西曲星曰钺」句下唐。张守节。正义:「东井八星,钺一星,舆鬼四星,一星为质,为鹑首,于辰在未,皆秦之分野。」
《國語辭典》:蓬首  拼音:péng shǒu
语本《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形容头发散乱。《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董祀妻传》:「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也作「蓬发」、「蓬头」。
《漢語大詞典》:不首
不伏罪。《汉书·梁怀王揖传》:“王阳病抵谰,置辞骄嫚,不首主令,与背畔亡异。” 颜师古 注:“不首谓不伏其罪也。”南史·范晔传:“詔收 综 等,并皆款服,唯 曄 不首。”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这婆子不合假装姑姑,同谋不首,亦合编管邻州。”
分類:伏罪
《國語辭典》:陈首(陳首)  拼音:chén shǒu
自首认罪。《三国演义》第五九回:「如有病者,即设坛使病人居于静室之中,自思己过,当面陈首,然后为之祈祷。」
《漢語大詞典》:垂首
头低着。例如:垂首跪拜;垂首膝行。
《國語辭典》:首路  拼音:shǒu lù
1.出发、动身。三国蜀。诸葛亮 为后主伐魏诏:「今旌麾首路,其所经至,亦不欲穷兵极武。」《文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王师首路,威风先逝。」也作「首涂」。
2.道路。《文选。颜延之。陶徵士诔》:「虽今之作者,人自为量,而首路同尘,辍涂殊轨者多矣。」
《骈字类编》:二首
左传史赵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疏正义曰:二画为首,六画为身,二画并之,使如其身旁,则是生来日数也。孔融荐谢该书:巨骨出吴,隼集陈庭。黄能入寝,亥有二首,非夫洽闻者,莫识其端也。王起书同文赋:三坟八索,何患乎阙疑。二首六身,或因而知远。
分类:二首
《國語辭典》:首饰(首飾)  拼音:shǒu shì
原指头部的饰物,后泛称女子身上佩戴的装饰品,如别针、臂钏、珠花、指环等。《文选。曹植。洛神赋》:「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儒林外史》第四○回:「将他那房里所有动用的金银器皿,真珠首饰,打了一个包袱。」
《漢語大詞典》:九首
山海经·海外北经:“ 共工 之臣曰 相柳氏 ……九首人面,蛇身而青。”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賛》:“ 共工 之臣,号曰 相柳 。禀此奇表,蛇身九首。恃力桀暴,终禽 夏后 。”后因以九首指力大无穷的怪兽。 清 陈梦雷 《抒哀赋》:“何虎视之耽耽兮,九首拔木而莫綰。”
《國語辭典》:濡首  拼音:rú shǒu
语出《易经。未济卦。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指沉湎于酒,而失去常态。三国魏。王粲 酒赋:「昔在公旦,极兹话言,濡首屡舞,谈易作难。」唐。元稹饮致用神曲酒三十韵〉:「讵敢辞濡首,并怜可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