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半饱  拼音:bàn bǎo
没有完全吃饱
《韵府拾遗 巧韵》:为饱(为饱)
苏轼寄清顺僧诗乞食绕村真为饱无言对客本非禅
《國語辭典》:饱受(飽受)  拼音:bǎo shòu
充分经受。如:「前天深夜经过巷口,看到一条黑影,饱受一场虚惊。」
《漢語大詞典》:饱雨(飽雨)
(1).饱受雨水。 宋 陆游 《归云门》诗:“甑炊饱雨湖菱紫,篾络迎霜野柿红。”
(2).方言。透雨。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一章:“四月里下了场饱雨,公家领导老百姓突击了一家伙,秋庄稼都安种上了。”
《國語辭典》:中饱(中飽)  拼音:zhōng bǎo
官吏侵吞公款、压榨人民而获巨利。语出《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君之国中饱。』……『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后泛指经手公款,以不正当的手段,从中牟利者。《明史。卷一七六。李贤传》:「卢中饱而不货,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
《骈字类编》:马饱(马饱)
元 张弘范 宿龙门 青草路凉羸马饱,碧林月冷倦乌惊。
《漢語大詞典》:饱飞(飽飛)
比喻欲望得到满足即离去,不能长久归心。 唐 高适 《睢阳酬畅大判官》诗:“戎敌本无厌,羈縻非一朝。饥附诚足用,饱飞安可招。”参见“ 饱颺 ”。
《國語辭典》:饱飏(飽颺)  拼音:bǎo yáng
飏,高飞的样子。饱飏形容已经安全的逃走。《福惠全书。卷一七。刑名部。失事》:「行劫之时,不为救护,及其饱飏,故作追状。」
分類:欲望满足
《骈字类编》:露饱(露饱)
白居易 池上早秋诗 见风乾下
罗隐 蝉诗 见风栖下。
《骈字类编》:长饱(长饱)
唐 白居易 放鹰 不可使长饱,不可使长饥。
《骈字类编》:牛饱(牛饱)
张邦奇 草枯连野曙,牛饱背童归。
《國語辭典》:饱飏(飽颺)  拼音:bǎo yáng
飏,高飞的样子。饱飏形容已经安全的逃走。《福惠全书。卷一七。刑名部。失事》:「行劫之时,不为救护,及其饱飏,故作追状。」
分類:欲望满足
《韵府拾遗 巧韵》:实饱(实饱)
姜子外乱而内整示饥而实饱
《漢語大詞典》:饱眼(飽眼)
饱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新安富人》:“言次有四五恶少踵至,咸指女笑曰:‘不在巖下,何故狂奔至此?’饱眼而去。”
《漢語大詞典》:充饱(充飽)
犹言喂饱。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谚云:‘羸牛劣马寒食下。’务在充饱调适而已。”
《韵府拾遗 巧韵》:粗饱(粗饱)
苏辙诗肴蔬取行簏粗饱有遗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