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9,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肸饰
强饰
饰物
讳饰
整饰
绘饰
豹饰
饰美
珠饰
饰装
饰羽
饰名
完饰
掩饰
仪饰
《漢語大詞典》:肸饰(肸飾)
犹言整饬装饰。《汉书·礼乐志》:“鸞路龙鳞,罔不肸饰。” 颜师古 注:“肸,振也。谓皆振整而饰之也。”
分類:整饬装饰
《漢語大詞典》:强饰(强飾)
犹矫饰。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二·士大夫癖性:“每见其举动,輒心折嘆服,以其各有至处,非强饰也。”
分類:矫饰
《國語辭典》:饰物(飾物)  拼音:shì wù
身上配带、装扮的东西,如首饰等。如:「她收集了许多样式别致的小饰物。」
《國語辭典》:讳饰(諱飾)  拼音:huì shì
隐瞒掩饰。如:「他从不讳饰自己的过失缺点。」
分類:隐瞒掩饰
《漢語大詞典》:整饰(整飾)
整饬;修饰。鹖冠子·能天:“彼虽至人,能以练其精神,修其耳目,整饰其身,若合符节。”后汉书·桓晔传:“初 鸞 卒,姑归寧赴哀。将至,止於传舍,整饰从者而后入。 曄 心非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道壹道人 好整饰音辞。”
《漢語大詞典》:绘饰(繪飾)
描绘修饰。 元 汤式《一枝花·桧轩为越中沙子正赋》套曲:“但将翰墨褒题,不假丹青绘饰。” 明 李东阳 《重建孔子阙里庙图序》:“搆缔完整,象设端伟,绘饰华焕,悉臻其极。” 郑振铎 《蝴蝶的文学(二)》:“甚至于在我们古式的帐眉上,常常是绘饰着很工细的百蝶图。”
《漢語大詞典》:豹饰(豹飾)
古人衣袖上用豹皮制成的缘饰。《诗·郑风·羔裘》:“羔裘豹饰,孔武有力。” 毛 传:“豹饰,缘以豹皮也。” 孔颖达 疏:“《唐风》云‘羔裘豹袪’,‘羔裘豹袖’。然则‘缘以豹皮’,谓之为袪袖也。礼:君用纯物,臣下之。故袖饰异皮。”礼记·玉藻:“羔裘豹饰,緇衣以裼之。” 宋 秦观 《贺钱学士启》:“熊掌兼鱼飧之美,自古为难;羔裘加豹饰之华,於今盖寡。”
《漢語大詞典》:饰美(飾美)
(1).打扮得漂亮。 汉 刘向 说苑·反质:“男女饰美以相矜,而能无淫泆者,未尝有也。”
(2).华美。文选·何晏〈景福殿赋〉“莫不以为不壮不丽,不足以一民而重威灵;不饰不美,不足以训后而示厥成” 唐 吕延济 注:“所以壮丽饰美,盖天子示天下以威灵,且令后世子孙无以加之。”
《国语辞典》:珠饰(珠饰)  拼音:zhū shì
用珠、玉等缀成的饰品。如:「这套洋装搭配一件珠饰,再好看不过了。」
分类:珠饰
《國語辭典》:饰装(飾裝)  拼音:shì zhuāng
整理行李。唐。薛调《无双传》:「于是饰装抵京师。」
《漢語大詞典》:饰羽(飾羽)
亦作“餙羽”。 修饰羽毛。比喻刻意追求文采。庄子·列御寇:“ 仲尼 方且饰羽而画,从事华辞。” 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曰:“羽有自然之文采,饰而画之,则务人巧。”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饰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 明 杨慎 《雁来红赋》:“採佳名於饰羽,聊以貽夫雕虫。”
《漢語大詞典》:饰名(飾名)
谓故意做作,谋取美名。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三》:“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 莽 妻迎之,衣不曳地,著布蔽膝,见者以为僮僕使人,问乃知其夫人。其饰名如此。” 明 唐顺之 《廷试策一道》:“臣愿陛下修復旧典,申戒銓司,核功过,勿循毁誉,量才能以责名实……则人不得饰名以求功,而亦不得巧文以避罪矣。”
《漢語大詞典》:完饰(完飾)
完备精良。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国富民强,器械完饰,蓄积有餘。”
分類:完备精良
《國語辭典》:掩饰(掩飾)  拼音:yǎn shì
掩盖失误。《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院主方才晓得顾阿秀劫掠是真,前日王氏所言妻妾不相容,乃是一时掩饰之词。」《红楼梦》第五八回:「藕官正没了主意,见了宝玉也正添了畏惧;忽听他反替掩饰,心内转忧成喜。」
《漢語大詞典》:仪饰(儀飾)
古代依照礼仪制度佩带或应用的装饰物。世说新语·容止“ 左太冲 絶丑” 刘孝标 注引《续文章志》:“ 思 貌丑顇,不持仪饰。”晋书·礼志下:“ 康帝 建元 元年,纳皇后 褚氏 ……又詔曰:‘旧制既难準,且於今而备,亦非宜。府库之储,惟当以供军国之费耳。法服仪饰粗令具,其餘兼副杂器停之。’” 郭沫若 《蒲剑集·蒲剑、龙船、鲤帜》:“ 日本 人以五月为男童节(以三月为女儿节),一家有多少男童,便挂多少鲤鱼。这不用说是 中国 的鲤鱼跳龙门的演化,但用以为端午的一种仪饰,在 中国 不知道有没有它的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