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饰外(飾外)
亦作“餙外”。 修饰外表;装饰仪表。 汉 刘向 说苑·反质:“夫饰外以夸众,厚葬以隔真,使归者不得至,化者不得变,是使物各失其然也。” 唐 常衮 《谢端午赐衣及器物等表》之二:“既承餙外之恩,弥积善中之惧。” 清 袁树 《赘言》诗:“饰外而絮内,於身何有焉。”
《國語辭典》:粉饰(粉飾)  拼音:fěn shì
1.敷粉妆饰。《史记。卷一二六。滑稽列传。褚少孙补西门豹》:「为具牛酒饭食十馀日,共粉饰之。」
2.比喻作表面的装饰。如:「粉饰太平」。《清史稿。卷一一二。选举志七》:「廷议陇其不计缓急轻重,浮词粉饰,致捐生观望,迟误军机,拟夺职。」《文明小史》第四三回:「历任巡抚想粉饰自己的门面,于是大大小小学堂,倒也开得不少。」
《漢語大詞典》:外饰(外飾)
谓粉饰外表;虚饰。《易·履》“履道坦坦” 三国 魏 王弼 注:“履道尚谦,不喜处盈,务在至诚,恶夫外饰者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南间贫素,皆事外饰,车乘衣服,必贵齐整,家人妻子,不免飢寒。” 唐 颜真卿 《让宪部尚书表》:“若受任失守,还朝屡迁,示国无刑,於臣大损;非敢外饰,实披至诚。” 宋 曾巩 《太子右司御沈君墓志铭》:“君为人质朴无外饰,其居乡閭,宽然长者也。”
《漢語大詞典》:饰观(飾觀)
装饰外表。韩非子·有度:“上用目则下饰观,上用耳则下饰声。” 清 昭槤 啸亭续录·上书房:“日课诗赋,虽穷寒盛暑不輟,皆崇篤实之学,其较往代皇子出阁讲读,片刻即归,徒以为饰观者,真不啻霄壤分也。”
《漢語大詞典》:饰表(飾表)
亦作“餙表”。 修饰外表,装饰表面。 晋 张华 《鹪鹩赋》:“不怀宝以贾害,不饰表以招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浊漳水:“ 鄴城 东西七里,南北五里,饰表以塼,百步一楼。” 唐 吕温 《故太子少保赠尚书左仆射京兆韦府君神道碑》:“不餙表以近名,恒从心而中矩。”
《国语辞典》:充门面(充门面)  拼音:chōng mén miàn
专饰外表,摆空架子,指人虚有其表。如:「没有钱就不要装阔,充门面的事撑不久。」
《国语辞典》:改容加饰(改容加饰)  拼音:gǎi róng jiā shì
修饰外表、容貌。比喻改良原有的,而令人耳目一新。《三国演义》第二二回:「又议郎赵彦:忠谏直言,义有可纳,是以圣朝含听,改容加饰。」
《國語辭典》:粉饰太平(粉飾太平)  拼音:fěn shì tài píng
掩盖社会动乱的真实,装饰出太平景象。元。周密《武林旧事。卷六。酒楼》:「官中趁课初不藉此,聊以粉饰太平耳。」
《國語辭典》:摆门面(擺門面)  拼音:bǎi mén miàn
比喻人讲究排场,粉饰外表。如:「现代有些人买仿冒的古物摆门面,附庸风雅,实在没必要。」
《國語辭典》:矫情饰貌(矯情飾貌)  拼音:jiǎo qíng shì mào
掩饰真情,装模作样。《魏书。卷九三。恩倖传。序》:「夫令色巧言,矫情饰貌,邀眄睐之利,射咳唾之私。」《隋书。卷四。炀帝纪下》:「于是矫情饰貌,肆厥奸回,故得献后钟心。」也作「矫情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