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饥流(飢流)
飢饿流离。《后汉书·安帝纪》:“万民飢流, 羌 貊叛戾,夙夜克己,忧心京京。”
分類:饥饿流离
《漢語大詞典》:饥窘(饑窘)
飢饿困窘。魏书·逸士传·冯亮:“时连日骤雪,穷山荒涧,鸟兽飢窘,僵尸山野。”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妾虽迫於飢窘,不敢妄有干求。”
飢饿困窘。饥,通“ 飢 ”。旧五代史·晋书·范延光传:“及经岁受困,城中饥窘。”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 天宝 六载,召试至 长安 ,报罢之后,则日益饥窘。观其诗可知也。”
分類:饥饿困窘
《國語辭典》:饿狼(餓狼)  拼音:è láng
比喻贪吃、贪财的人。《商君书。画策》:「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
《漢語大詞典》:菜肚
(1).指吃素。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八:“ 黄太史 过 泗州 ,礼僧伽之塔。作发愿文,痛戒酒色肉食……当其在 宜州 ,栖迟瘴雾之中,非菜肚老人所宜,其况味盖可知。”
(2).指饥饿的肚子。 陈三立 《人日顾石公广文饮集龙蟠里至者及余凡六人》诗:“坐想鼓篋校章句,日拊菜肚窥饭箩。”
《漢語大詞典》:枵肠(枵腸)
腹中空虚。谓饥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湖主:“﹝ 陈弼教 与僮僕﹞相与曝衣石上,近午始燥可着。而枵肠轆轆,飢不可堪。”
《漢語大詞典》:饥劳(飢勞)
飢饿劳顿。国语·吴语:“其民不忍飢劳之殃,三军叛王於 乾谿 。”
分類:饥饿劳顿
《漢語大詞典》:饥瘦(飢瘦)
飢饿瘦弱。 清 唐孙华 《闻张二星若讣》诗之一:“后死独怜吾尚在,反缘飢瘦得清安。”
分類:饥饿瘦弱
《漢語大詞典》:羸饿(羸餓)
瘦瘠饥饿。亦指瘦瘠饥饿的人。 唐 陈子昂 《谏灵驾入京书》:“去岁薄稔,前秋稍登,使羸饿之餘,得保沉命。” 唐 白居易 《羸骏诗》:“驊騮失其主,羸饿无人牧。” 宋 苏轼 《祭佛陀波利文》:“大拯羸饿,以发信根。”
分類:瘦瘠饥饿
《漢語大詞典》:饥厄(飢戹)
飢饿困厄。后汉书·桓荣传:“ 荣 初遭仓卒,与族人 桓元卿 同飢戹,而 荣 讲诵不息。”
分類:饥饿困厄
《漢語大詞典》:槁饿(槁餓)
谓穷困饥饿。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铁路》:“彼此相较,贫富相形,而欲边境之民尽甘槁饿而不为敌人用也,其可得哉?” 景耀月 《读史感言》诗:“槁饿直至今,遑云千载后。”
分類:穷困饥饿
《漢語大詞典》:困馁(困餒)
困乏饥饿。后汉书·独行传·刘翊:“﹝ 翊 ﹞又逢知故,困馁於路,不忍委去,因杀所驾牛,以救其乏。”
分類:困乏饥饿
《漢語大詞典》:饿羸(餓羸)
因飢饿而困乏衰弱。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餘,虽欲去,必不达。”
《漢語大詞典》:饥坑(飢坑)
指飢饿之腹。 唐 卢仝 《月蚀诗》:“不独填飢坑,亦解 尧 心忧。”
分類:饥饿
《漢語大詞典》:饥乱(饑亂)
飢饿乱离。后汉书·第五伦传:“臣三娶妻皆无父,少遭飢乱,实不敢妄过人食。”后汉书·郑太传:“ 卓 既迁都 长安 ,天下飢乱,士大夫多不得其命。”
饥荒骚乱。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詔吏人遭饥乱及为 青 徐 贼所略为奴婢下妻,欲去留者,恣听之。”
《漢語大詞典》:失饥(失飢)
谓忘却饥饿。 唐 薛能 《海棠》诗:“负赏惭休饮,牵吟分失飢。”
分類:忘却饥饿